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 名著读后感
- 2020-06-28
- 263热度
- 0评论
读后感的写法
一:什么是读(观)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人们蒙昧的心灵, 指引着人生的航程。一幅画、一篇诗文或一本著作(也包括一部影视作品),我们读过(或看过)之后,总会有些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在心灵上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感”才是重点。
二:常出现的问题
(1)大量引述或者抄录原文,忘记了“感”才是重点。
(2)脱离原文空写“感”,忽略了“感”应该和原文紧密相连。
(3)内容杂乱无中心,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4)“感”的太肤浅。看不到作者的动情点。
三: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理解原文抓要领
要读懂原文,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突出重点谈感受
因为读的内容丰富,涉及的问题多,所以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但是,读后感应当是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不可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联系实际深开掘
写读后感,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四: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具体写法都应灵活掌握,以上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属于议论性体裁,一般就是读完文章后的感想。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情节、写法等某些方面展开议论,并联系实际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方面。
写读后感切忌面面俱到,要选准角度,深刻挖掘。
那么读后感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呢?
它应该包括“读”和“感”两部分。
学生在认真阅读作品过程中,总要受到感染和启发,通过联想、分析和综合,感染和启发加强了、深化了,对作品的某个或某些观点有有了新的见解或新的感悟。
由此可见,“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引申和深入。既可以写体会、收获,也可以生发出去加以升华和超越。
从写作实践来看,写读后感类文章一般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首先,起笔应该交代读了什么,并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这部分语言要简洁。
其次,对原文要进行分析,明确摆出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从议论文的角度说,这是提出中心观点,行文应该简明。
再者,联系个人或社会的具体实际,充分阐发自己的感想和看法,这是对中心论点的拓展和深入阐发。
最后,结尾干脆利落,总结全文或与前文呼应。
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引”、”议”、“联”、“结”。
“引”就是引述原文,这种引述不是简单的复述,要抓住原文的主要观点,选准合适的角度来引述,而且字数不宜过多,概括引述即可,以便 使下文的内容有的放矢。
下文将要议论什么,你就引述什么,字数少的原文可以全部引用,字数多的可以概括引用。
“议”,就是议论,扣住引文,扣住中心进行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感情或态度,这部分内容也是树立文章观点的部分。
这部分要根据上面的引文提炼出观点,下文将围绕这个观点去展开论述。
“联”,就是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自身的感受。
这部分实际就是论证部分,可以运用一些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可以举古今中外和现实生活中的经典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引用名言来证明,事例要新,要典型,而且所引的事例要概括,不要太长,事例要能证明上面的论点。
名言的引用要准确,要标明作者,出处。名言的引用不宜过多,一般来说,全文引用两个名言已经足够了,而且引用的名言内容不重复。
联系实际部分要注意,不要违反法律,不要有负面观点,要体现正能量。生活中的现象不必详细写,列举即可。
同时,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来谈,说明自己所受到的影响和触动。
“结”就是结论,总结全文或呼应论点,要简洁有力,可以发出号召,也可以表明感情态度。
其实,写读后感,也是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的思路来行文的,只不过要引用原文的材料,扣紧材料谈感想,而且逻辑性不是那么强。
篇幅所限,没有结合具体事例来写,留待后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