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作者是谁 儒林外史是长篇讽刺小说吗 儒林外史作者是什么代的谁

儒林外史的贤人有哪些

1、王冕

作者心目中的主要理想角色,因此在全书一最初就用他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正面表明著书的宗旨。

2、杜少卿

作者着笔最多、用力最勤的壹个正面角色形象,在他身上相对综合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他反对科举制度,瞧不起作八股文的儒生,认为“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

3、庄绍光

名尚志,字绍光,人称庄征君,以字行于世,书香门第。为书中的正面角色,乃真儒也。

4、迟衡山

一位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小说中贤人们祭泰伯祠的盛大礼乐活动主题,虽然以虞博士为首,但首倡、策划与执行的都是迟衡山。他的言行无一不体现着他的“正”。

5、虞育德

虞博士没有奇言异行,他的生活环境并不比其他士人特殊,但是虞育德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诠释着自己不平凡的观念。

儒林外史的作者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又字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别署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29]祖籍浙江温州。[30]赣榆县学教谕吴霖起之子,中国清代小说家。[29]

吴敬梓出身世宦之家,14岁时过继向伯父吴霖起,此后一直随嗣父生活。成年后,吴敬梓遭遇丧妻与科场不利的烦恼,又因生父、嗣父相继去世而遭遇觊觎、争夺遗产的家族纷争,伤心愤懑,以任性挥霍发泄苦闷,遂“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受尽鄙视。雍正十一年(1733年),吴敬梓因不能忍受家乡的处境,移家江苏南京。其为人诚悬豪爽,又富见识才学,在南京得和程廷祚等文人学士广有交往。乾隆元年(1736年),荐博学鸿词科试,但督院考试时因病未终卷而退场,未能参与北京廷试,从此绝意仕途。后吴敬梓积极参加修复南京雨花台先贤祠,资产耗尽,又出售故乡老屋,从此一贫如洗,幸赖姻亲、友人相助得以存活。移家南京后,常往返于扬州、真州、淮安间,和友朋诗酒酬唱,诗名鼎盛。乾隆十九年(1754年),吴敬梓偕妻和幼子游扬州,在扬州客寓逝世,由友人买棺归葬南京。

儒林外史是谁写的,说的是啥子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正反角色还分多种,书中理想角色就是第一回出现的王冕。而其他的正面角色,如虞育德、庄少光、迟衡山、杜少卿等,虽然要比那些反派角色高尚得多,但心里仍有儒家思想,例如杜少卿,虽然讨厌虚伪的孝道,但却因为提倡真孝而进行的“豪举”也不过就是被那些市井之流欺骗夺产,最后落了个贫穷一世的大结局。再如儒士“马二先生”马纯上(原型是作者吴敬梓的一位姓冯的兄弟),虽然在儒学方面有些封建思想,并且做事天真(见西湖庙里被假神仙骗),不过结果是老好人有好报的类型。并且在仗义疏财事件中,也不乏看出他是壹个君子,所以他主要还是壹个复杂的角色。但有些反面角色,如范进、潘三等,确实全是讽刺了。其实,从正面角色也有很大的儒学思想中可以看出,吴敬梓本人还是有一定的“崇奉孔孟”的道德观。

儒林外史作家

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安徽人

儒林外史的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有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故事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

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儒林外史的小说作者

我来答,《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吴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