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浅读《沉默的大多数》读书报告)
- 读后感大全
- 2020-03-31
- 168热度
- 0评论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以前听过一句话,“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集,王小波的杂文别具一格,笔调幽默,文章有趣,在吸引读者的时候也能够给读者带来深深的思索。
王小波的杂文确实没有小说精彩,但这种小篇幅的文章更适合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也可以更深入了解到作者的思想。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很杂,包含思想文化方面的思考、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生活方面的思考、创作的内容等等。
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方面的内容,了解不多不便评论,只能写一下给自己带来感触的部分。
《沉默的大多数》是这本书的开篇文章,文章中对于保持沉默的的原因进行了划分,有的事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有的是有隐情;还有的是对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作者幼年时候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造成他沉默的原因,经历过那个变革的时代,沉默贵及生命。
其实现在大多数保持沉默的愿意不是因为没能力,主要是因为没有站出来说话的勇气。
很多人将王小波的杂文与鲁迅的杂文进行对比,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也写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们现在对很多问题选择性失明,面对社会问题及身边的事往往选择沉默,这种沉默是怯懦的表现,是人心的冷漠。
书中有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的尤为有意思,写了作者插队的时候见过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只“猪兄”敢于无视人类对其生活的设置,不愿意混吃等死,就暗下决心对抗人类,最后成功突围过上潇洒的生活。对生活作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行,除了那只猪,我还未曾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到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王小波提供这只“猪”蔑视世俗价值观,所作所为是对现实的戏弄与颠覆,这只“猪”其实也并没有得到现实意义上的成功,得到的也只是自己内心的胜利。在生活中,我们活在很多规则之下,活在某些人给我们做了安排的道路上,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其实并不能跳出这层层的规则,我们所能获得和争取的也就是内心的快乐与幸福感。
书里的王小波敢于直言,对于看不惯的东西直接投去鄙夷,尤其是文人的一些作风,甚至是国学都口诛笔伐,文字犀利得一针见血,对于一些沉重的话题,他能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借用一句话感慨一下,“还好走的早,可惜走的早”。
(文:胡帅)
浅读《沉默的大多数》读书报告
重回理性,拒绝沉默
王小波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家。”——李银河。
近日有幸,拜读了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经典杂文集。王小波先生用他深刻理性、真实幽默的文字重构了我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和想象,尤其是对于“沉默”这二字。书中的许多观点放在当下社会依旧给予人们强烈的共鸣感,我想,这就是王小波和《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内核——自由主义和理性所散发出的跨时代魅力。
讲到王小波,很多人会想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黄金时代》等作品,还有“自由”、“叛逆”、“小众”这类“专属于”他和他作品的形容词。的确,在上个世纪末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对于他和他的作品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从“内”到“外”的困难,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逆流”。可是,在那样一个彷徨而又空虚的年代,王小波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王小波所处的年代可谓是中国最动荡的时期,他经历过文革,见证了改革开放……在经历了社会巨变后,社会处于撕裂边缘:守旧保守势力和进步自由力量对于社会的撕裂。顶层设计者都在摇摆,何况亿万普通百姓?王小波的出现给社会注入一股自由理性的鲜活力量,他用他的力量,引导社会回归理性,安抚空虚躁动的心灵。他也成为一代的年轻人心中的“文化偶像”。
王小波毕生写过约35万文字的杂文与随笔,而《沉默的大多数》是收集他作品最全的合集。 [1](摘自《名著赏析》 2015年第30期, 第123页,《知识分子问题的探究》作者:柴欢)全书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风格不一样、行文方式不一样、思路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本书行文风格真实、幽默、风趣,用讽刺的言语、讽刺的故事和讽刺的现状与历史不断激发你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与想象。像是书中《思维的乐趣》一章,小波用他前往农村插队的所见所闻,真实反映了那个无奈年代人们的凄苦遭遇。用真实的文笔、幽默的文风记录了“文革”背景下,大众“失智”、“无趣”和“沉默失声”的众生相,引人深思。本书在行文方式上十分独特,比如说《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这一章。 [2] (引用王小波著《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出处 《沉默的大多数》, 北京,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 pp. 65-70.)从题目看,第一感觉让人认为这仅是一篇批判文,但王小波却将它写成了一篇分析当代知识分子“堕落”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的文章。灵活运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指出了知识分子在不同时候的错误,并提出观点。这样的行文方式和文章内容,少了几分感性指责,多了几句理性分析,让读者透彻了解来由经过,而不是知其皮毛后横加指责。再看其写作的目的,本书和他的大多数文章虽然都在讨论中国在现在和过去的问题,可是他不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这种浅层面上,而是深挖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理性的建议和思考模式。小波写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不满与牢骚,更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就单看这一点,小波的层次就已经高出不少同时期作家了。
王小波作为中国自由派代表作家,“自由”的理念贯穿了整本书。王小波之所以能够得到读者的喜爱与他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作家,王小波身上自带的“科学求是”的精神让他拥有了别的作家不“敢”有的自由和理性的基因。王小波在生前给好友的最后一封邮件中写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3] (摘自王小波等著《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7, p. 403页.)这铿锵有力的“宣言”喊出的不仅是小波的真心话,更是一群知识分子向“沉默、愚蠢、非自由”的战书。书中有这么个例子:一起打架事件,一名同学的耳朵被咬掉一部分,作者很关注,但他更加关心的则是“同类相食”这件事。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扭曲,把黑的说成白的,好像发了一场集体性的癔症,只能把真实的人性掩藏在病态背后,口不对心的表达着自我。 [4] (摘自孙芳,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赏析》,《文学教育》, pp. 46-47, 2017.08.)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与对“失智沉默”的反感,一种能替正义、真实和理性发声的力量。
回到《沉默的大多数》的关注点——沉默。且不论王小波曾经历的“文革”乱世,当下,我们所处的当下,沉默也是无处不在的——出现在该有和不该有的各类场合。上课老师提问时,学生一片沉默;社会上有人作恶时,路人一片沉默;政策欠合理时,公民一片沉默……这沉默看似和谐,却又包含了多少不信任、畏惧、懦弱与无能?借用《沉默的大多数》中一句话:“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底下却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5] (摘自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出处 《沉默的大多数》, 北京,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 p. 1.)回想你我生活中的点滴过往:与亲朋好友在饭桌上有无讨论过某些政治话题?聚会时有无在背地里评论过某一些人?课堂上有没有一些话想说却憋着没说?如果这些话都说出来了,且不论是好是坏,我想社会在信任度、透明度上比现在进步许多。从个人看沉默,可能没什么的,可当大众都沉默时,社会就很可能进入一个“沉默螺旋”定律中苦苦挣扎——当个人看法与所谓“主流”相违背时,会保持沉默,即使你的观点是更好的。 [6] (启发于 肖晶晶著《互联网视域下 “沉默的螺旋”理论再思考》,” 《中国报业》, pp. 56-57, 2018.4.)当社会进入这样的境地时,我想,社会的走向非“理性”悲哀也从此刻开始。当社会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一家独响,万家沉默”时,社会也就开始了自我的“毁灭”。沉默就是最大罪人之一。
小波虽已逝,可他所代表的自由与理性却是永存的。《沉默的大多数》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深刻理性的分析和自由理性的精神内涵,深刻揭露了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并引导我们用理性、有效的方式去解决。它也同时号召我们,在不该沉默的时候勇敢发声,做“理性自由”的社会参与者,而不是沉默的大多数。当沉默的大多数开始发声之时,当社会抛弃“失智”、回归理性之时,社会一定能更加美好。我想,这也是逝去的小波最想看到的吧。
最后,向这只代表理性、自由的“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先生致敬!
本文是为国文课课题所著
作者/陈超凡(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