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的皇后及嫔妃 慈禧和同治帝的皇后

同治帝的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清穆宗同治帝皇后,蒙古正蓝旗人(后因封后而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

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生,于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选秀女时指立为皇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以惇亲王奕誴为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册立为皇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子刻,入宫合卺。同治十三年(1874年)穆宗宾天后,同年十二月德宗光绪帝即位,奉两宫皇太后命,尊为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寅时崩于储秀宫,年二十二岁,葬于惠陵,全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延伸阅读

历史上的同治帝的皇后宝音是个什么样的人?

  治帝的遗孀慧妃既是富察氏  淑慎皇贵妃,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员外郎凤秀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一生,到同治十一年虚岁刚十四,在选入宫时还不足十三岁。但她俏丽清秀,风流多情,善体人意,但不足的是为人心胸狭窄,看一代妖后中同治帝和皇后阿鲁特氏就知道此人心机极深,若是让此人坐上皇后,后宫永无安宁之日。阿鲁特氏是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比同治帝大两岁,名门闺秀。是选富察氏,还是阿鲁特氏?两宫皇太后发生了分歧。慈禧主张选富察氏,慈安却认为富察氏轻佻好动和心胸狭隘,是个俗气到家的庸俗女子,不足以母仪天下。而阿鲁特氏端庄文静,知书达礼,可以正位中宫,两宫太后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听从皇帝的意见。深有不满的慧妃  同治帝虽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却对慈禧的日常做法十分厌恶,加上慈禧是个视权如命的人,爱权势胜过爱自己的儿子,因此母子之情不深。嫉妒至狂的慧妃  慈安太后忠厚慈祥,对同治皇帝视为己出,关怀备至,这也可从电影垂帘听政中看到慈安如何劝解丽妃,让她小心谨慎一点,就可知其贤德无疑,因此深受同治帝和光绪帝的爱戴和尊重。所以在选后时,同治帝按慈安太后的意愿,选了阿鲁特氏。就在同治帝的一念之间,骄纵和心机颇深的富察氏失去了眼看就要到手的皇后桂冠。慈禧十分恼火,她一方面横加干预同治帝和皇后的生活,另一方面处处优待富察氏。本来四人是同时进宫的,慈禧却把富察氏封为慧妃,享受贵妃待遇,另外那三个人,两个封为嫔(赫舍里氏、阿鲁特氏)一个封为贵人(西林觉罗氏).两年多以后,富察氏由妃直接晋封为皇贵妃,连升两级,而那三位都只升一级。同治帝刚死半个月,慈禧册封富察氏为敦宜皇贵妃(照例给皇贵妃上的封号)。光绪二十年正月,慈禧六十大寿之前,又册封她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皇贵妃得到四个字的封号,在有清一代仅此一例。由此可见慈禧是多么偏爱富察氏了。孤夜落泪的慧妃  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富察氏怀着未能当上皇后的遗恨离开了人世,终年四十六岁。谥号为淑慎皇贵妃。她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入葬,成为惠陵妃园寝内第一个墓主人。其宝顶居前排居中位置(前排唯一一座墓),地宫是石券规格。

同治的皇后?

同治皇帝的皇后是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

同治皇后?

同治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她就是孝哲毅皇后,她一生无子无女,在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就去世了,孝哲毅皇后,咸丰四年(1854年)出生,阿鲁特氏,满洲正蓝旗人,祖父是咸丰帝的大学士赛尚阿,外祖父是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之一的郑亲王端华,父亲是户部尚书崇绮,她的家世是非常显赫的,她自幼就接受的非常良好的封建教育,咸丰十一年(1861年)作为秀女选入宫中,经过层层选拔,被同治帝立为皇后,在选皇后时,慈禧太后想选择的是另一个人,而慈安太后不喜欢那个人,选择了她,由于慈安太后比慈禧太后的地位更高一些,所以最后她被选为皇后,所以一直以来慈禧和她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好,阿鲁特氏是大清最可怜的女人,贵为皇后,却受到比宫女还多的屈辱,同治帝活着的时候,她一直被慈禧虐待,根本没有皇后的地位和尊严,作为女人,她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完全没有享受到皇后该有的荣宠和幸福,同治十三年(1874年)12月,同治帝驾崩,但是她还没有为同治守完孝,就突然离世了,年仅21岁,谥号“孝哲毅皇后”,关于她的死因,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不过有说法孝哲毅皇后是突发疾病去世的,但也有说法她是慈禧太后逼死的。

同治皇帝的皇后?

阿鲁特氏。

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大婚,二月初三册立阿鲁特氏为皇后,阿鲁特氏,满洲镶黄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崇绮字文山,是清朝二百余年来唯一的满族状元。早在立后之初,矛盾立现,找谁做皇后,两宫皇太后意见不一。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 同治帝本人喜欢前者,便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由此也埋下了后宫不和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