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政治经济学枢纽的理论是什么(理解政治经济学枢纽的理论是什么意思)
- 知识
- 2023-01-21
- 23热度
- 0评论
理解政治经济学枢纽的理论是什么?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揭示了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的揭示,都离不开马克思所阐述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理论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等,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后,就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价值增殖过程,工人的抽象劳动一方面创造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
根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资本;可变资本就是转化为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抽象劳动能使价值增殖的资本。
这就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为理解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讲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等。(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2)、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 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论述方法?
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并非要“回到古典”亦即回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上去,而是要扬弃异化亦即扬弃政治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的异化,使国家复归社会。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去构想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相对应。黑格尔是国家主义者,主张国家本位;马克思是社会主义者,主张社会本位。但是,当马克思从黑格尔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转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三元结构时,他也就从社会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这个共产主义与私产主义相对应,马克思认为私产主义的最后和最高形态是资本主义,他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批判资本主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接续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前者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想性环节,而后者则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实性环节。相比而言,后者比前者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马克思许多著作和手稿的标题,甚至《资本论》的副标题,都叫做“政治经济学批判”。这里的“批判”显然借鉴了康德的用法,亦即阐明研究主体、客体(对象)及其关系的认识论根据,确定每一研究适用的领域,划分每一领域合法的边界。
乍一看来,《资本论》以“资本”亦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题,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并无多少政治哲学蕴含。马克思完成的著作大多是纯粹哲学、历史和经济领域的研究。倒是恩格斯还有几部著作(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涉及政治哲学问题。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中的“道德和法”部分就研究了“平等”、“自由”两个政治哲学问题。
其实,这些政治哲学主题在《资本论》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一个新型政治哲学体系,致力于在具体社会历史形态亦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中,实现对每一政治哲学问题的具体历史阐明;致力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工人的自由”,就是除了支配自己劳动力商品之外,“自由得一无所有”。“自由”,就是商品的自由契约;“平等”,就是商品的等价交换;所有权,就是“每一个人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就是“双方都只顾自己”。马克思《资本论》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只要联系它的经济基础,就会发现它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妙。资产阶级习惯性地将自己具有特殊性的利益和意志普遍化,就在无意中制造了谎言和骗局。
分工、所有制(所有权)也都成为政治哲学问题。马克思既从经济科学角度去研究分工,又从政治哲学角度来批判分工。分工既是生产力,又是生产关系。当分工被作为生产力去研究时,就是一个经济科学问题;当分工被作为生产关系(即与利益关系、权力关系相对应的技术关系)来批判时,又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所有制是一个经济科学问题,所有权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马克思倾向于将所有权问题还原为所有制问题,这也就是将法权(上层建筑)还原为生产和分配(经济基础)。
当然,不只如此,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都是政治哲学批判。例如,我们可以将《资本论》的结构理解为一种物象—人本结构,所谓“物象”(物质现象),就是经济现象(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地租等等);所谓“人本”(人类本质),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等),就是社会关系,尤其阶级关系,或处于一切社会(阶级)关系之中的个人,或作为一切社会(阶级)关系总和的个人(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等等)。我们可以将《资本论》的方法理解为一种现象还原,先将物质现象还原为人的社会关系,再将人的社会关系还原为人的实践活动。反过来说,将人及其社会关系、本质力量物化(外化、异化)为物恰恰是马克思力图扬弃的社会结构,将这种社会结构神圣化,就是拜物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
总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一种研究,而且是一种批判。与其说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不如说马克思批判政治经济学。研究是一种科学态度,批判是一种哲学态度。因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既是经济科学,也是政治哲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一个新型政治哲学体系,研究和批判了诸多政治哲学问题。就此而言,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可以视为一种政治哲学批判。
为什么商品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之所以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因为: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什么是一般性研究方法?
一般性研究方法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要遵循生产力标准。
②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③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
④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运用和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同时还可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马原价值规律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经济原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无产阶级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有机整体,是研究人类社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经济学的发展曾经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总名称。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大致如下:
工人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后,资本的聚集导致生产力过剩或者投机行为等因素造成经济危机,或者利润下降,工人技术失业。
经济危机,或者利润下降,工人技术失业。这三个因素都导致失业工人增多。无产阶级更为贫困。
通过经济危机和利润下降,资本和财富重新分配聚集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财富的不断高度聚集,无产阶级的持续贫困,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导致社会动荡。阶级矛盾不断尖锐,从而产生阶级斗争。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
什么理论联系了经济活动和政治制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了经济活动和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之一,它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规律,研究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的科学。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阶级关系。所以政治经济学也是研究阶级斗争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