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殿试还有什么考试(科举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会试乡试殿试院试的区别?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

  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

  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任期为三年。

  学政在任期内,要依次到所管辖的各府、州去主持考试。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

  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

  会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

  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第一名为会元。

  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

府试乡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府试是童生试的第二阶段考试,通过了府试,获得童生功名,基本就算是进入了读书人行列。所以府试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乡试是科举考试中录取比例最低的,通过乡试,就能获得举人功名,基本就踏入了仕途,可以担任低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乡试会试殿试是同一份试卷吗?

不是。乡试,会试,殿试是三个不同规格的考试怎么会是同一份考卷。

人们都知道,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但每科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进行,却是定于明代。

乡试试场设在各省省城,即布政司衙门所在地,南北直隶的试场分别设在应天、顺天二府,即今北京、南京。考试之前,各布政司及二京府均聘请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四人。主考官的职责是出题、审卷、决定录取名单、排定名次并上报礼部,同考官则负责协助出题、审卷。

会试的考前组织工作与乡试大体相同,也要组成一个包括主考、同考、提调、监试、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官在内的工作班子(据《涌幢小品》卷7,会试搜检官设于隆庆二年),但整个规格要高得多。洪武十八年定,会试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八人,主考官及三位同考官必须由翰林官担任,其余五位同考官可从教官中聘用。至正统四年,要求主考、同考官均由翰林、春坊官担任,兼用京官“由科第有学行者”,不再聘用教官。主考官的资格更是不断提高。洪武、永乐时,一般用翰林学士及侍读、侍讲为主考官,到宣德、正统,改为三品正卿兼翰林院学士为主考官,从弘治开始,一般是大学士一人,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人为主考,至天启二年,二主考官均用大学士。

会试出榜后的两三天,即三月初一日,为殿试日。从成化八年开始,殿试推迟到三月十五日举行。会试录取的“贡士”均参加殿试。由于殿试名义上是皇帝“亲策于廷”,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所有贡士都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若干名。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和五部(礼部除外)、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及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充任,提调官由礼部尚书、侍郎担任,监试用监察御史二人,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则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巡绰有锦衣卫,后勤供应由礼部和光禄寺。几乎所有在京文职衙门都参与这三年一度的大典。

古代乡试前十名都叫什么?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剩余的没有特殊称号。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如《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乡试和举人的区别?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著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清朝如何参加乡试?

在清朝乡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中者即为"举人"。

科举考试名。(1) 金 人科举分乡试、府试、省试、御试四级。士子先于诸州分县赴试,号为“乡试”,榜首曰“乡元”,亦曰“解元”。后于 章宗 明昌 元年废乡试。参阅 宋 洪迈 《松漠纪闻续》。(2) 元 代每三年一次,十一个行省, 河东 、 山东 二宣慰司与 直隶省 四路举行乡试。中式者仅可由此应会试,不可入仕。参阅《元史·选举志》。(3) 明 清 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式者称“举人”。即会试不第,亦可依科选官。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九:“又疑土著之民不能相容,则另立屯额科举乡试,不与土人相参也。”《平山冷燕》第十九回:“话説 燕白頷 自有了科举,又替 平如衡 纳了南监,遂同到 南京 来乡试。”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余回省后,时值乡试届期,入闈监临。”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举人》。

为什么叫乡试?

乡试是在南京和北京及各直省布政使司所在地举行的地方性考试,又称为“乡闱”。每3年考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的八月,所以也称为“秋闱”。习惯上称南京府的乡试为“南闱”,北京府的乡试为“北闱”。凡在各州县级考试中中试的秀才(或称“生员”)均可参加乡试。主持乡试有正、副主考官两人。

会试乡试区别?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乡试府试院试的区别?

乡试府试院试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三个等级,我按等级分别先后叙述一下它们的区别。

先说府试,亦称府考,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童试”的其中一关,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由知府主持,试期多在四月,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

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学政就近于各府应试童生,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

乡试,凡获秀才身份的均可报考,每三年一次,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考点在各省省城和京城,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会试殿试表?

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会试: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

殿试: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

考试科目:

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