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全文(形而上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全文?

【原文】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译文】老师说:“某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记载下来的也不可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既然如此编纂《易经》的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难道就不能够完全看到了吗?老师说:“编纂《易经》的圣人决定用典型去最大限度地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创立了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用来最大限度地体现事情的来龙去脉变化,与占测符号联缀在一起的文辞用来最大限度地展现他的主张。……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句如何解释?

意思是: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

出自《易经》。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扩展资料: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形之上者谓之道的哲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现有关资料普遍都将《周易·系辞上》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提出来单独翻译,

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解读古文最忌断章取义,这句系词是《系词上》最后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并且前面有“是故”二字,一看就是与上文成因果关系,前因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后果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进一步才是“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实际这里的“形”古通“型”。既“模型;楷模;典型”;“上”亦非上下之上,乃是“崇尚,提倡”之意;“道”古文中亦作“导”。

是“引导”之意;“下”亦非上下之下,乃为“发表,宣告”之意;“器”是“器重,重视”之意。(详见注释。)连起来大意是说:由于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作者决定用典型去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

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由此可以看出:《易经·系词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与现代的哲学术语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什么是形而上之道?

“形而上”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

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释义: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

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是: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 2、此内容出自《易经·系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易经·系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路有宽度之规、坡度之律。)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哲学范畴:  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感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用具体(理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啊?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是:

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

2、此内容出自《易经·系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释义: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

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可道,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其中“常”是恒的意思,《老子》原文中为“恒道”,在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才改为“常”,“常”即永恒。

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不是真正的名。(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扩展资料:

一、易经的辨证法则: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解析:

1、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4、《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即[时]与[中]: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时]指与时势一致:也就是说和谐、与时俱进。

二、易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

易经是中国儒家千年总结的哲理和经验,它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包括在内的一部百科全书。易经给人类带来三把金钥匙。

1、第一把金钥匙是“阴阳”,世上任何事情阴阳平衡就达到了和谐,和谐就能发展进步。

2、第二把金钥匙是“五行”,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五行的身影,风水的命理学和位理学都从它而起。

3、第三把金钥匙是“八卦”,由八卦延伸为“文王六十四卦”。他告诉我们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大千世界都逃脱不了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