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素书》 为什么说素书是谋略第一

网友提问:

为何有人说一部《素书》成就一代谋圣“张良”?

优质回答: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为人处世、人生韬略的著作中,《素书》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素书》原文6章,132句话共1360字,被历代的隐士和谋士奉为千古不传的谋略秘籍和成就大业的不二之南。

《素书》的面世颇有神秘性,相传这本书是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他算到秦朝将亡,想物色一个优秀的人才来结束乱世,又恰好遇见了刚刚在博浪沙必杀秦始皇失败的张良。黄石公先是把鞋子抛到桥下来考验张良的耐心及胸怀,后又三次提前相会来考验张良的气度、诚心和勤奋,最后才把一卷书交给张良,并告诉他“读此则为王者师矣”。随后张良熟读此书,运用其中的智慧帮助刘邦成就了帝业。司马迁曾评价: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夫予书,亦可怪矣。

而《素书》的再次出现则在晋朝,有盗墓者发掘张良墓,在玉枕中发现了这本书,上有字曰: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此后,此书才在世间流传。

张良作用此书中的法则与谋略,使刘邦在项羽争霸的过程中多次化险为夷,以至于刘邦发出有名的感慨: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从刘邦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素书》中的智慧。

本书的真实作者,历朝历代都有争议,但普遍认为黄石公不过是一位深通道家隐士的化名。至于书名,《素书》的“素”意为“朴素、简单”的意思。明朝天启年间对《素书》的开头做了解释:素者,符先天之脉,合玄元之体,在人则心,在事则为机,冥而无象,徽而难窥,秘密而不可测,笔之于书,天地之秘泄矣。

其他网友回答

我倒觉得,用谋圣形容张良,不大妥当。

留侯这辈子计谋之卓越,恰恰不在于他圣,而是他跳出了贵族的出身,深入了解凡人的阴暗心理,并且因势利导。

他不跟你讲圣人大道理,而是非常现实地跟你讲利益,讲出了一个西汉来。

众所周知,张良跟刘邦一见如故,互相热爱。张良说自己的玩意跟别人说不通,跟刘邦却一点就通,所以说刘邦是天授。

然而刘邦的处事之道,是自市井之间摸爬滚打出来的。

张良这辈子的风格,也是如此:极为现实。

黄石公之类的故事不提,说张良自己的经历。

本来他爷爷和爸爸五世相韩,是贵族出身。但张良弟死不葬、舍财求刺客,就已走上了不归路。即:放弃贵公子身份,去跟《刺客列传》、《游侠列传》里那些社会人一起搞事情了。

虽然曹操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但张良的风格,其实更接近贾诩,甚至还有点吴用呢——当然比他俩强太多了,也高级多了,但张良的玩法,就是很社会的边缘人玩法。

张良谋刺秦始皇不成,我得提醒的是:那可能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宏伟的谋刺。《刺客列传》那几个,谋刺的不过是韩相吴王秦王之流;张良当时已是布衣,谋刺已经称帝的秦始皇,这格局已经大过燕太子丹了。

始皇帝大搞通缉,张良能逃得性命,居然还能顺便救了项伯这种杀人犯,说明张良本身已经是个黑帮游侠、天才间谍、秦末的詹姆斯·邦德了。

我很怀疑张良在逃亡期间,见识了太多的地痞流氓杀人犯,所以此后他对这路人的心理,很懂。

此后他的计策,无一而不是跟利益与心理有关。

比如,他劝刘邦:对方将领是个屠夫的儿子,商人容易用利益打动。你去哄他投降——哄完了,又说将领要投降,士兵不一定肯听,不如趁他松懈时打他。

这是商人和士兵的心理。

劝刘邦放弃秦宫还军霸上,跟项伯一起搞定鸿门宴的危局。亲自留下来献礼。

这是项羽这个年轻人的心理。

劝刘邦去搞定韩信英布彭越三大将。这是他识人之明。但看出英布和彭越可以收买驱策,那是了解了刑徒和流氓的心理。

劝刘邦割地,让诸侯汇合到垓下打项羽,是把握了乱世投机分子们的心理。

跟刘邦说诸将急着要功劳,安抚他们,就得先封跟刘邦有仇的雍齿:这是他把握了草根诸将的心理。

推荐商山四皓,帮衬着吕后哄住了刘邦,而且晚年杜门不出,是把握住了刘邦和吕后的心理。

而张良最精彩的一段说法,是这样的。

郦生那老儒生脑子锈了,劝刘邦立六国的后代为王,各国复兴后,一定可以帮衬刘邦。刘邦就听了。

张良赶紧过来劝,说了一段千古名言,大意是:

你现在兵力不够强,就算立了六国之后,他们服你吗?

再者说,你手下那些人抛弃亲戚和故乡,跟你一起混,就是求一点利益。你现在把六国都封了人,拿什么来封你的手下?谁还跟你?

刘邦听了,气得东西也不吃了,大骂郦生,从此再不提裂土封贵族的事,把一切都留给了他的那些功臣。

张良这段话,体现了他基本的思想:

他很了解刘邦及他手下那些草根将军,以及英布、彭越、屠夫之子、普通士兵的心理。他很直白地劝刘邦,用利益来绑定自己和诸将。他自己是贵族出身,但他不相信贵族血统的天然高贵。劝刘邦宁可拿利益去收买手下那些草根,别去立贵族。

所以张良是个,能跳出自己阶级局限,了解普通人现实心理的人。他不把人当圣人,而把他们当做利益动物。这才是张良与刘邦一拍即合的所在。

顺便,张良的这个思想,也一直贯彻了刘邦的整个生涯。

《史记》里写樊哙的战绩,有一串列表: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枿战砀东,却敌,斩首十五级,赐爵国大夫。常从,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复常从,从攻城阳,先登。下户牖,破李由军,斩首十六级,赐上间爵。从攻围东郡守尉于成武,却敌,斩首十四级,捕虏十一人,赐爵五大夫……”

很枯燥,但仔细想一想:这时刘邦不止没称帝、没称王,充其量就是个流浪军阀。而樊哙的战绩数据,历历在目,可见是功劳簿记得清楚,用来封赏的。

西汉开国,就靠这点赏罚分明,让贩夫走卒、车夫屠夫,都积累功劳,成了西汉开国元勋:这就是张良和刘邦一直坚持的:不看血统,看实绩。

刘邦自己吹说自己善于用人,而用人说到底,无非是岗位安排、权限给予,以及赏罚罢了。

刘邦逝世近半个世纪后,窦太后去跟汉景帝念叨,要他封皇后的大哥王信为侯,太尉周亚夫——他爸爸周勃是个织帘子奏哀乐为生的,跟着刘邦封到绛侯与宰相,还平定了吕后亲戚闹的乱子;周亚夫自己本无继承权,是靠着战功封的侯——就义正辞严,搬出了刘邦当年的训诫:

“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违反此约,天下共击之。”

这个非有功不得侯,说白了,就是张良一直跟刘邦灌输的现实主义思想:

别看六国之后的贵族血统,看实在的功劳!

地要留着封有功之人,不能乱封!

所以后来汉文帝还说李广“你遇到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西汉所以能靠一群草根开国,就是靠刘邦这股子不看血统看成绩的实打实精神;而这股子要给手下实打实利益的劲头,恰好是张良坚定地灌输给刘邦的。

张良从不把谁当圣人,自己也不当圣人,“你手下都不是圣人,所以别给他们画大饼,扎扎实实给他们涨工资!”——这份现实,恰好是他最聪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