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哪里的风俗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风俗

网友提问: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优质回答:

谢谢这个命题!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公历3月8日~国际妇女节,同时,今天又是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一,“龙抬头”,剃龙头: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以后会有好兆头”。

二,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山东、河北、河南、山西一带有些地方有着诸多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家乡大人们还沿习一些风俗:“早起拍囤头,大囤满,小囤流”;“早起敲锅底,又省柴禾又省米”;“早起拍炕沿,蝎子毒虫不见面”……体现了人们对安康幸福美满好日子的期盼……

三,二月二这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一些水域所在地,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有个好光景...

四,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南方如客家地区,在这一天传说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之为“土地诞”。家家户户会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钟鼓燃放鞭炮,有时若赶上各地举办的“土地会”,更是热闹非凡……

五,也正是这一天,人们把面条叫作“龙须面”,水饺被称为“龙耳”或者“龙角”的好名字,米饭冠上“龙子”好名,煎饼被烙成龙鳞状称为“龙鳞饼”,面条、馄饨煮在一块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为“食龙头”,吃葱饼又叫“撕龙皮”,使人听了耳目一新,都想一饱口福……

六华北一带有些地方,这一天要吃炒黄豆、炒豆萁。”这里的豆萁跟“煮豆燃豆相似~用面粉、鸡蛋、牛奶等做原料~再加一点儿盐和糖“油炸豆萁”。油烧到六七成热时下锅炸,变成金黄色后,豆萁香酥的气味在空气中飘散,令人陶醉……

七,除此之外,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敬奉碾子,因为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告诉人们,这一天一要停止,以免对龙有所不敬……

八,二月二这天,妇女忌做针线活,以免用针怕“扎瞎了龙眼”,同时人们也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生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九,古人很聪明,他们仰望苍穹,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分别代表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叫做“二十八宿”,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国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的二十八个区域。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二十八宿”又被划分为四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不难看出,东宫7宿正是被想像成一条巨龙。古今有些风水学“四象”常用于此~二十八宿也用了择吉之一~择吉还要根据十二建、阴阳不将、三元紫白九星(八卦九星)、八卦二十四山及五行、属相、流年运与十年大运多方面综合考查……

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接近子夜时分,代表“龙爪的星宿也现身了,这就是“龙抬头”……

其他网友回答

一阵阵鞭炮声,把我从睡梦声惊醒。原来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日。童年的回忆涌上心头,老家的习俗非常有趣,不妨说之一二供各地朋友分享:第一件,二月二'龙招头,风调雨顺好兆头。这一天天气好像征今年五谷丰登。农家的男主人早起撒仓,把除夕夜做年夜饭的烧灰留存起来,:在二月二太阳未出之前撒成一个个大园圈,中间压上五谷杂粮像征是粮仓粮囤,仓满囤流。第二件趣事,是二月初一夜里一家人围着桌子用五彩纸折小鸡然后用高梁杆挑起一群小纸鸡悬在锅上边,等烧开锅下饺子时热气一冒,小鸡狂飞乱舞,像征鸡吃毒虫,一年无毒少病。三,炒蝎子爪,把豆子早早泡好,用五香粉及盐拌好月一放锅里用温火炒,炒好后又香又脆,邻里百家互相赠送看谁炒的好吃。……过去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过了二门二才算年沒了再重复年复一年的忙碌,劳作,,生活,奔波。

住事如云烟,一去难复返。

怀旧故乡事,古稀忆童年。

其他网友回答

农历二月初二,日历上标注“龙头节”,老百姓则称“龙抬头”。这一天,国人有许多事情要做的,苏州人要多一件事,就是食糕。这块糕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撑腰糕”。

“龙抬头”,苏州要吃“撑腰糕”的说法是:天文学上的解释是,二月初,东方有二颗星星,一颗白,一颗苍黄,同时升起,在两颗星的带领下,还有一串小星星随之相继升起,形成一组天象,仿佛一条巨龙腾跃于东方上空。这一天妈妈给男孩子理发,是会带来好运,干净,健康又吉利,春姑娘在召唤,人们得有点新面貌、新气象。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辽宁锦州每到二月二龙抬头时,首先要洗头,叫洗龙头寓意吉祥,第二件把猪头煮熟了,嘴里叨着猪尾巴先上供,之后再吃,这是对神灵的恭敬,第三件是烙馅饼。意思是春暖了,各种昆虫都复活了,用火烙烙免得进屋来。反正都是老人的传说吧!

其他网友回答

在老北京人中,有一句口头禅特别流行,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指刚过完新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在古代的时候这天被称为“中和节”,民间的老百姓有俗称其为“龙抬头”。而二月二龙头节是老北京时比较大的民间节日,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撒灰引龙,引龙熏虫”的习俗。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古代老北京人认为,龙出则百虫伏藏,农作物可获得丰收,熏虫是为了防止害虫破坏捣乱,确保五谷丰登。这里用来引龙所撒的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

2.“剃龙头”的习俗。老北京人认为,在年三十之前修剪过的头发,在整个正月里都不能剪,因为,在京城里传有“正月里剔透死舅舅”的说法,在正月里剪头对家庭和谐、幸福非常不利。所以大家都等到二月初再剪。而二月初二有龙抬头的说法,在这天剪头发,正应了自己的头是“龙头”的寓意,非常吉利,所以大家都喜欢在这一天剪头发。

3.二月二的食俗。节日不论大小,必定和吃食有些关系,二月二也是如此,在这天,北京城有吃春饼的习俗。春饼是北京城比较流行的一种民俗食品,是一种烙的很薄的面饼,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所以北京人吃春饼又被称为“吃龙鳞”。

4.“接已经出嫁的姑奶奶”的习俗。在北京城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说法,这里提及的宝贝儿,就是指已经出嫁的姑奶奶,将姑奶奶接回来之后,要拿春饼款待她们。

5.“女人忌做针线活”的习俗。在北京城里有这样的习俗,就是在二月二这天,女人们是不能动针线的。如果动针线,就会伤了“龙目”。因此,人们在这一天把自己的女儿从婆家接回来,也是为了躲避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