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真的是恶霸 董其昌的恶行
- 知识
- 2022-10-20
- 68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董其昌晚年为何沦落为无耻恶霸?
优质回答: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恰好说到了一桩千古奇冤!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董其昌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击碎了。当时董其昌已62岁。这是一件诡异离奇的事件,是非曲直至今仍然在学界争讼不已。
从当时留下的一些可靠性较强的文献记载来看,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董其昌的次子董祖常喜欢上一个名叫绿英的女子,她是松江诸生陆绍芳的使女,绿英也有意于他,于是董祖常便悄悄把绿英养在仆人陈明家中。有一天,绿英回家探亲,被家主陆绍芳捉住,陈明怕主人怪罪,于是就带着几个兄弟把绿英抢了回来。两家因此争讼,随后私下和解了此事。
按说此事可以到此为止,然后不久之后,松江街头便开始流传一部传奇《黑白传》,讽刺此事,第一章节便是“白公子夜打陆家庄,黑秀才大闹龙门里”,因董其昌号“思白”,所以称祖常为“白公子”。再后来,传言这部传奇是秀才范昶所做,董家去责问范秀才,范秀才予以否认,并且跑到城隍庙发誓赌咒。
事情至此,也只能不了了之。
然而,最诡异的是,十几天之后,范秀才竟然死了。这下,范家人不干了,跑到董家闹事,两家发生冲突。很快又一则传言飞速传播,说范家的女眷被董家的仆人脱掉裤子,关进寺院示众。
于是,松江府学的秀才们被激怒了,各处飞章投揭,布满街衢,甚至称董其昌为“兽宦”,“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的歌谣也开始传播。不知是何人召集,很快就有上千人聚集在董其昌的宅邸之外。
事情顿时一发不可收拾,僵持到夜里,突然有人爬上屋顶,放起火来。明人所著《民抄董宦事实》记载火起之后,“是夜西北风微微,火尚漫缓,约烧至茶厅,火稍烈而风比前加大,延及大厅,火趁风威,回环缭绕,无不炽焰。数百馀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园亭台榭,密室幽房,尽付之一焰中矣”。当地的县令担心激起民变,也不敢派兵弹压、救火。
于是,董其昌毕生积聚也从此大半灰飞烟灭。甚至松江城里有董其昌题词的建筑也因此遭殃,白龙潭的一座书园楼的匾额“抱珠阁”三字是董所题,被人扔到河里,围观者欢呼“董其昌直沉水底矣”。一座名叫坐化庵的寺庙正殿上匾额 “大雄宝殿”四字也是董所题写,僧人慌忙取下藏起来,却被人翻出来用刀打碎,欢呼“碎杀董其昌也” 。
这本书还记载了两个恐怖的场景,一是董家仆人妻子的棺木“被多人舁至火中,破而焚其尸”,二是“有一带巾穿月白绸衣者年可五十许,手持扇遮日,扇乃董其昌写者,被一人扯破之,其人犹争嚷不已,立被四五十人痛打,扯破巾服而去。”如果说焚烧棺木还有泄愤的原因,那么一个路过的行人,仅仅因为拿了一把写有董其昌的书法的扇子,就被四五十人痛打,则是匪夷所思、细思恐极。
董其昌一生追求的书法艺术,此刻成了惹祸的灾星。
家被抄后,董其昌带着家人逃了出来,躲在小船上度过了一生最为痛苦的日子——身与名俱裂!
官府后来惩治了几个借机抢掠财物的江湖流氓,此事也就作罢。御史杨鹤上了一道奏折,为董其昌鸣不平,并且说“一时汹汹不靖,通国若狂,放火故烧官民房屋者,律有明条,不知当事何以处此?”对当地官府的作为,明显不满意,杨鹤还警告说“今三吴世家大族,人人自危,恐东南之变,将在旦夕”。杨鹤的预言后来变成了现实。二十年之后,江南奴变爆发,数千人聚啸,杀人放火,江南士绅血流成河。
真正要给董其昌平反的,却是易代之后清朝的史官,他们在修《明史》的时候,透露出此事的根源还在于“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
就在这一年,董其昌躲在流亡的小舟上,路过太湖竟然还画了一幅画——《高逸图》,画的是湖山草木之景,模仿的是倪云林(倪瓒)的笔法。
或许,那一刻,他想到了倪云林弃家隐居太湖的往事?
不知道,他画画的时候,是否断灭了所有烦恼。
所以,所谓“恶霸”,真的是无稽之谈。
其他网友回答
董其昌晚年为什么成为恶霸,主要是晚年人老了,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倚老卖老,无人监督,抓住下台前捞一票,人走茶凉心理,最终导致晚节不保!明朝的衰败,董其昌就是写照,共产党一心为民,高举反腐大旗为什么?腐败是权力的本性,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使其不敢腐,不能腐!鱼肉人民是一切官僚腐败分子的通病,但是恶劣的官场环境,随波逐流的心态,是董其昌最终变成恶魔的的核心原因!愚人陋见,见笑!
其他网友回答
人说“撒一个谎得用一百个谎来圆”,实际上,这话放在做恶上同样适用:“做一件恶事得用一百件恶事来掩盖”。晚年董其昌沦为无耻恶霸,便是如此。
董其昌做过太子太保,即皇帝的老师。他还曾任礼部尚书,即相当于今天的文化部长。而文化部长那是参与管理全国文化、教育的,如此的一个人,晚年却沦为“恶霸”致晚节不保,真真令人扼腕长叹!
人说“字如其人”,董其昌的书法平淡天真、结体内敛、章法虚空,按理,如此位高权重且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其人品应该也不差,可他偏偏却落下这千古骂名了,为何?
这事,还得从董其昌60多岁那年的一桩事说起。
万历四十三年秋天,赋闲在家的董其昌已经是六十岁的老头子了,一次,闲来无事到处晃荡的他,竟看上了一个叫绿英的民间小姑娘。
话说这名叫绿英的小姑娘,从年龄上讲,他真真是可以做她爷爷了。
看上以后呢,董其昌也并未动什么歪心思,可他那专横的儿子看了,却替父亲动了歪心思。于是,为了“孝顺”父亲,他专横的儿子强行把绿英抢回家中给自己的老爹做小妾。
思春心切的董其昌,哪经得起这种诱惑,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老了的董其昌也是如此。
俗话讲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此强枪民女的行为,要想瞒天过海,岂是易事?
很快,老百姓中就流传开了,不满的民众中,还有人干脆编出了一部《黑白传》的评书,以此揭露影射董其昌的恶行,并广为流传。
这个评书不用说,基本就类似于今天的传媒了,不久后,董其昌的这桩丑事,便闹到了人所共知的地步。
人啊,终究还是要爱惜羽毛的,不然,多不好看。
自觉颜面无光的董其昌悔不当初,怎么办呢?董其昌想到的法子相当地简单粗暴,为了掩盖这桩丑事,他做了一桩更大的丑事。
董其昌命家奴将写这部评书的书生范昶抓回家中凌辱逼问,这范昶自然是不承认啊,这要承认了还了得,于是,他开始赌咒发誓,但董其昌却并不肯罢休。明朝强抢民女画像
书生啊,一般都是清高孤傲的,受尽凌辱回家后的范昶归家后,整日郁结于心。
从心理学上将,郁结于心是最容易滋生病症的,所谓“病由心生”,不多时后,范昶便暴病而死了。
想想,这董其昌为了掩盖强抢民女的罪行,竟搭上一条性命,哎!
如果发展到此,董其昌能够认清自己的罪行,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毕竟,这书生是自己抑郁死的,对吧。
但人都有执迷不悟的时候,董其昌依旧心存侥幸,想用自己的余威将一切通通抹干净,只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从来没想过,即便一切都抹干净了,老天和他自己也是清楚的,如此,又有何用?
此时,他真正该做的是退还民女,重金安置;同时向秀才家属发去慰问表达歉意并精神赔偿。
董其昌没有选这条通往阳光的路途,他选了一条通向地狱的路:继续掩盖事实。
董其昌显然不知,掩盖的结果,通常是让罪行进一步扩大,直至无法收拾。
范昶死后,伤心的范母便带着自己儿媳及女仆前往董其昌的豪宅讨要说法。
董府家大业大, 还怕这等“刁民”?
试图进一步掩盖事实真相的董其昌,命家丁将她们抓住,关上门后便是一顿毒打。
为了让她们闭嘴,董家家丁还遵照指示给了她们点“颜色”瞧瞧:
“董家的家丁还把范家的几个女人扒掉裤子,用棍子捣戳她们的阴户。更恶毒的是,董其昌命人打开大门,让围观的群众观赏她们被凌辱的惨状,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淫威。”
董其昌此举,是想告诉范昶家人和所有人:你们看好了,跟我作对就这下场,小心着点。
发展到此,董其昌的罪行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对范昶若还只算侮辱毒打的话,到这里已经上升到了性虐待的地步了。
如此暴行,百姓岂能忍。
很快,官府迫于压力,只得抓了个董家的家奴做做样子了事了。
这以后,董其昌便开始意识到:权力、钱财这东西在手,还真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啊。
于是,在这次事件中冲破了底线的董其昌便全无了以前的谦和恭让,这很简单,一个人作恶如果没有尝到恶果,一定是会继续作恶的。
自这以后,董其昌在当地更加为所欲为了。
雪球越滚越大以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民怨持续积累,各处都出现了声讨董其昌恶行的大字报和漫画、童谣。民众纷纷加入到揭露、批判董其昌的大军中,连娼妓嫖客也在传播董其昌的斑斑劣迹。
量变到达一定程度,一定会引发质变。
民怨到了一定程度后,终于爆发了。
任何时候,即便是统治者,也不能忽略人民的力量,何况这区区的董其昌。
关于董其昌这场经由民怨引发的暴乱,《明史董其昌传》是这样记载的:
“ 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因为不满董其昌的暴行,老百姓聚集董府,把董家的奇珍异宝、金银玉器洗劫一空。临走前,百姓们还用芦席泼油点燃,把董家数百间亭台楼阁毁之一炬。
到此,董家便总算来了一次“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吓破胆的董其昌只好四处逃难,直到半年后,这位老人才敢返回家中。
最终,事情虽然平息了,但董其昌的名声也彻底臭了。想想,原本是一个集书法家、画家、权贵于一身的人,最终却落到人人喊打,所谓“做作孽不可活”,大抵如此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有才无德的顶着大师光环,私底下却是不折不扣人渣之辈!当今社会,有之乎?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世上走一遭,能做一辈子好人,不做一件坏事,那是天方夜谭。人能在十件事情上有七件事选择正确,就能算圣人了,其他三件事做得再不堪,也不会妨碍我们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好人。&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山水取法倪赞、黄公望等名家,其绘画讲究笔墨情趣、画格清润明秀,以平淡天真取胜。
至于董其昌,他名留青史,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道德模范,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书画圣手。我们肯定董其昌,是因为他在书画上的造诣,至于他的私生活,倒是无关紧要的,就算他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难道就可以否定他对艺术的贡献?
关于董其昌晚年晚节不保,也是源于他作为主考官不肯徇私,得罪了地方势力,所以这些人利用民间艺人把董其昌二子强抢佃户之女的事编成歌谣到处撒播。董其昌怀疑是同乡范昶所为,范昶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就发毒誓,结果几天后病发身亡。
在地方势力和范家人的煽动下,打着为范昶讨公道的名义,当地读书人将董其昌家有着几百间房子的宅院打砸后一把火焚烧,还把董其昌手书“抱珠阁”三字的匾额沉在河里,这就是把董其昌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民抄董宦”。后来董其昌辗转于苏州、镇江、丹阳、吴兴等地,直到半年后事件才平息下来。&董其昌书法集宋元各家之长,散逸苍清,笔法挺劲,干净利落。
且不论这件事的到底谁有道理,从董其昌家被抢砸,后无奈的在外地流亡,这就不应该是一个无耻恶霸的所为。尽管他儿子抢亲在先,但是在封建社会,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董其昌护犊是每一个父亲的自然反应。更何况这件事也只是地方势力的一面之辞,恐怕并不是抢亲那么恶劣。
就算这件事是董其昌一生的污点,但把他归于无耻恶霸就有点偏激了,作为一个明代文人,儒家温良恭俭让的思想是深入骨髓的,是十分维护自己的文人形象的。所以个人觉得董其昌有污点,人无完人,我们没必要形而上学,给董其昌戴上一个恶人的大帽子。
其他网友回答
董其昌在一干文人堆里地位当属显赫,在朝堂上不低但绝非权顷朝野!此人性情傲慢,所以在文化特别书画界中排斥别派,妄自尊大是有存在的,但他的书画功底的确非同一般很有造诣,水平的确不是一般书画界人氏可比,他的文章诗词也十分了得,是个大才,他真有些有才失德,至于横行乡里评价对他似有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