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智慧体现在哪里 刘邦的智慧

网友提问:

刘邦的智慧?

优质回答:

刘邦应该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情商也很高。此人抱负远大,且非常务实。是一个一心要做大事业的人,虽然不是出身贵族,但却是天然的领袖人物。识字不多,识人厉害,当时一流的人才,尽入其帐下。对待名士能谦恭宽厚,知人善任,笼络人心。而且意志坚韧不拔,屡败屡战,最后垓下一战,取得天下。正如刘邦自己总结得天下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知己知彼,有自知之明,所以最后能取胜,能吟《大风歌》。这是项羽个人英雄,要面子,逞匹夫之勇没法比的。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在临死前,说的话基本上都应验了。尤其是在安排日后的宰相职务上。

当时,刘邦躺在病榻上快要奄奄一息了。

这时候吕后问刘邦,若是你百年之后,萧何这个丞相,也不行了。让谁来担任宰相呢?

刘邦说萧何之后,让曹参来担任了。曹参肯定是可以担当此任的。

吕后又问了一句,那陈平如何呢?

刘邦说陈平这个人,聪明才干是有,但是,他做事情,考虑自己的时候,比较多。让他主管国家大事,对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不过,陈平也不是不能用,但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和他一起来主政。若是曹参百年之后,可以让王陵和陈平一起来当宰相,主持国家政务。

吕后还想问刘邦,那陈平和王陵之后呢?

刘邦说那你就不用管了,说不定那时候,你也已经不在了,子孙的事情,就让子孙来做吧。

交代完这些事,刘邦真的就去世了。

萧何大家都知道,他是工作勤勤恳恳的这么一个人,最终差不多也是为国事劳累而死的。而且在他临死前,他还给汉惠帝推荐了曹参,让曹参来当宰相。

这个曹参,也是刘邦临死前推荐的人。

曹参上任之后,什么都没有干。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是贤相名声。因为那时候国家刚在战乱中恢复过来,老白姓受不了任何折腾。休生养息,就是对百姓最大的安抚。

恰好那时候萧何把规矩都给制定好了,也就是说,他只要按照萧何制定的规定执行就行了。

这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规曹随。

大汉在曹参的治理下,依旧是欣欣向荣,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到了曹参之后,王陵和陈平就开始接班当丞相,王陵是左丞相,陈平是右丞相,周勃是太尉统领兵权。

当时国家是吕后执政,她想封自己的吕姓侄子为王, 但是,刘邦去世之前,给大臣有一个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

若是非刘称王的话,天下人可以共同了起兵来讨伐他们。

当时吕后就是忌惮刘邦的这个白马盟誓,所以,她就试探性的把王陵和陈平,周勃叫了来一起商议这个事情。

吕后问他们三人,我想封我的侄子为王,你们意下如何。

王陵是左丞相,所以,他先说话。

他告诉吕后,高祖(刘邦)去世之前,曾经给我们有一个白马盟誓,我们一起都是喝过马血的人,并且答应高祖,天下非刘姓是不能当王的。

所以,这个意见您还是不要说了,我这里是通不过的。

可是,这时候陈平说话了,他说高祖执政的时候,大封刘姓子孙为王,这没有什么错。如今吕后执政了,吕后封吕姓为王,也没有什么错。

所以,我是支持吕后封吕姓为王的。

听到陈平这样说,吕后高兴极了,她又问太尉周勃,周勃看陈平说的吕后很高兴,所以,他也说支持吕后封吕姓为王。

吕后一听有两个人支持自己,当真是高兴坏了。

所以,那一天散会之后,吕后就解除了王陵的左丞相之职,把王陵赶回老家养老去了。

陈平因为讨好吕后,被提升为左丞相。

你看刘邦是不是看人很准,他临死前就知道陈平这小子不老实,他遇事总为自己考虑的多,当吕后问他的时候,他果然就是为自己考虑的。毕竟他若是不答应,也有可能被吕后赶回家养老。

但是,刘邦想不到的是,王陵竟然被吕后罢官了。

看来吕后治理国家,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呀,不过吕后也是被陈平坑的最惨的一个人。

陈平在担任丞相期间,因为惧怕吕后,他从来都不敢干有违吕后心意的事情。吕后对这样不作为的陈平,当然是满意的了。

但是,因为陈平的不作为,他就得罪了刘邦的子孙。

到了吕后快死了,陈平想到在这样下去,自己的小命就将不保了,毕竟吕后一死,他就没有后台了。

到时候,刘邦的子孙找他秋后算帐,杀了他陈平,也是很可能的。

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陈平在吕后去世之后,又开始和周勃走在一起,两个人一商量,将功补过,就把姓吕的人全部给屠杀了。

这样陈平和周勃又成了有功之臣。

所以,这样的陈平和周勃,刘邦的子孙也不会杀他们了,你看陈平就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

刘邦临死前说的安刘氏江山者必勃也,这个勃就是周勃。

陈平就是让周勃,带领士兵把吕后的吕家全部给灭了族的。之后,陈平和周勃,把代王刘恒给接到了宫中当皇帝,刘恒就是汉文帝。所以,安刘氏江山的,正是这个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