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宠爱高阳公主 李世民和高阳公主是什么关系
- 知识
- 2022-10-19
- 88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高阳公主真的深得李世民喜爱吗?
优质回答:
引言:大家都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爱之女儿,按照古代嫡、庶有别的规矩,唐太宗对她的宠爱肯定排不到前三,因为高阳公主的出生并不详细,而且有可能是庶出之女,所以高阳公主只是众多公主中的一位,并不是最受宠爱那一个,说高阳公主深得太宗之心,把她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然后她恃宠娇纵,其实这些是受到后世质疑的,暂且不讨论,高阳公主婚后与和尚辩机私通,最后被唐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公主奴婢数十人,高阳公主非常怨恨,这件事出自《新唐书》,但是后世也把这件事作为疑案在研究。后来唐太宗驾崩后,高阳公主,哭容不哀,这等于说她心中对唐太宗杀辨机是有恨的,这是后世传说,真伪难辨。
公元653年,高阳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官爵,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与其夫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露,唐高宗赐其自尽。公元 658年,追封合浦公主,这件事也是高阳公主后来被人熟悉的原因,而她真的就那么受唐太宗宠爱吗?还真不一定,唐太宗对她的爱,不过是一位父亲对于儿女的正常爱护,就像家里姐妹兄弟比较多,父亲一样喜爱,总会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手心手背总会有厚薄,唐太宗亦然。
一、高阳公主的出生年月并不详细,史料记载也不齐全,也没有记载过如何宠爱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约贞观三年前后出生,《新唐书》根据资料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第十七女,而高阳公主的生母也不确定是谁,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掌上明珠其实是长乐公主,长乐公主李丽质因为长孙皇后所生,太宗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
有史料记载,唐太宗在准备嫁女之前,就对众位大臣说:“长乐公主是皇后嫡出之女,也是朕的掌珠,她要出嫁了,礼数就当比其他公主有所增加。”大臣们也纷纷表示:陛下的爱女,自当应该多加一点东西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长乐公主在众多公主中的地位绝对不同,特别是她不但是嫡出正统,更是唐太宗最爱之人长孙皇后所出。
群臣附议唐太宗的提议,要增加长乐公主的礼数,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唐太宗对此还特别满意,欣然同意大臣的建议,然而魏征站出来表示反对这么做,也不知道这个魏征是真的忠直无比还是爱抬杠,他说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礼数规矩不能逾越。
后面的事情不再讨论,由此可见,长乐公主才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公主,而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唐太宗如何宠爱高阳公主。
唐太宗宠爱皆出自长孙皇后所生儿女,包括次女城阳公主,太宗对她也非常喜爱,将她嫁给了杜如晦的嫡子杜荷,因为宠爱公主,连驸马杜荷也得封郡公,后来因参与李承乾谋反案被赐死。 唐太宗不愿意女儿年轻守寡,再次为她指婚,由于前段婚姻不顺,遇人不淑,唐太宗特命人对婚事占卜,欲破例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以期女儿有一段良缘,可以看出唐太宗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三女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极其喜爱的女儿,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亲加鞠养”。
四女衡山公主生于贞观八年,也是唐太宗的最后一个孩子,太宗为她打破了名山大川不得作为封号的规定。直到唐高宗继位才将妹妹改封新城长公主,亦称新城公主。
这几位除了长乐长公主是正统嫡女,其余次女都是长孙皇后的孩子,唐太宗爱护皇后,对这些孩子自是不同,所以高阳公主并不会是唐太宗的最爱之女。
除却嫡出儿女,长孙皇后还收养了一位下嫔所生的庶女豫章公主,豫章公主去世后,太宗悲伤异常,长期穿着素服,进食不香,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书劝谏,要求皇帝克制悲伤。
唐太宗是把“爱屋及乌”的观念进行到底了,他和长孙皇后鹣鲽情深自是更加爱护其儿女,而高阳公主怎么也不会超过这几位公主去,毕竟嫡庶有别。
二、高阳公主确实是受宠的孩子,虽然不如长孙皇后所出的公主,但是她经常绕膝承欢,所以也深得唐太宗喜爱
高阳公主的生母是个谜,当然不可能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她也的确受尽宠爱,养尊处优,至少她不会让唐太宗讨厌,要不然她也不能有那么娇纵的性格,公主也不是白叫的。
唐太宗虽然在朝堂杀伐决断,但是他也是父亲,爱儿女也是人之常情,就像上班累了,回家看到儿女绕膝,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特别是都是粉妆玉琢、千娇百媚的小棉袄,唐太宗虽是帝王,他也是凡人,肯定会多几分宠爱。
而高阳公主的受宠爱,肯定也有一位受宠的母亲,如果母亲都被厌弃,她也不会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她母亲极有可能是唐太宗高级嫔妃中的一位,至于那位受宠的妃子是谁,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
唐太宗的儿女甚多,光公主就有二十一位在世,这么多公主里,她也能分得宠爱,就可以看出来,她不但有一位受宠的母亲,自己也是十分乖巧,在宫中时也经常承欢膝下,深得唐太宗的宠爱,她有可能也是一位善于讨巧的人,要不然怎么在众多公主里脱颖而出。
三、她的出名是因为身上的迷案,也是后世诟病的依据
《新唐书》:……次子遗爱,诞率无学,有武力。尚高阳公主,为右卫将军。公主,帝所爱,故礼与它婿绝。主骄蹇,疾遗直任嫡,遗直惧,让爵,帝不许。主稍失爱,意怏怏。与浮屠辩机乱,帝怒,斩浮屠,杀奴婢数十人,主怨望,帝崩,哭不哀。
这是出自新唐书的记载,高阳公主与辨机私通,被唐太宗所厌弃,并杀了辨机以正风气。
《资治通鉴》:散骑常侍房遗爱尚太宗女高阳公主,公主骄恣甚,房玄龄薨,公主教遗爱与兄遗直异财,既而反谮遗直。遗直自言,太宗深责让主,由是宠衰;主怏怏不悦。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宝枕,云主所赐。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更以二女子侍遗爱。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主益怨望,太宗崩,无戚容。
《资治通鉴》记载得更加详细,公主争夺财产,被唐太宗所厌弃,又知道她和辨机私通,最后把辨机腰斩了,太宗死后,高阳公主没有一点悲伤之色。
这就是一些史料记载的高阳公主,当然我们这只是讨论她是不是受宠,这些疑案暂且不探究,总的来说,高阳公主肯定是受宠爱的,太宗皇帝对她的宠爱,就是一位父亲对于儿女深沉的爱,虽然并不及嫡出公主,但是爱不会少,帝王在外征伐江山看起来威风无比,当他卸下盔甲之时,他也是父亲,唐太宗对高阳公主的就是一个父亲的该有的情感,至于后来的太宗之怒,也不过是父亲哀其不争的无奈。
其他网友回答
高阳公主,又称合浦公主,按照《新唐书》排列,为唐太宗第十七女,很受太宗宠爱,为他挑选了当朝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为夫。
关于高阳公主是否最受宠,这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是《两唐书》还是其他史料记载,李世民对高阳公主的疼爱都是有别于其他公主的:
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骄。(房玄龄)次子遗爱,尚太宗女高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初,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由于高阳公主备受宠爱,连带其丈夫房遗爱也增光不少,其待遇、机会都是有别于其他驸马的。
就是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闹得沸沸扬扬的闺房密事爆发时,李世民也没有迁怒于高阳公主,而是把辩机和尚和十几个知情的婢女全部杀死,始终没有动高阳公主一下,可见李世民对其的宠爱,可以用溺爱来形容了。
可高阳公主却不领情,给丈夫带来了整个呼伦贝尔大草原
《新唐书》里记载,高阳公主在得知了情夫的死讯后,对父亲十分不满,父女俩开始疏远,甚至到最后李世民病得快死的时候,高阳公主都没有一丝伤感,反而放飞了自己,越玩越嗨,把和尚道士什么的都往家里引,玩得十分开心:
至是,浮屠殊死,杀奴婢十余。主益望,帝崩无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
这些事当然房遗爱是知道的,虽然没人去记录他当时有什么反应,可在这样一个强势的老婆面前,房遗爱还能说啥呢?尤其是他的岳父,更是一个强势的皇帝,狠起来连兄弟都杀,何况只是功臣世家,反正既然皇帝对自己的女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房遗爱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了。
高阳公主野心越来越大,最后死在了弟弟的手里
这事《资治通鉴》记载得最为完整:起因就是辩机和尚事件后,太宗和高阳公主的感情日益衰减,此时的高阳驸马房遗爱也因为老婆执意要和和哥哥争家产而被贬为房州刺史,心里不忿。
在太宗死后高宗继位,房遗爱就联系了其他的外戚,包括太宗妹夫薛万彻、太宗女婿巴陵驸马柴令武一起意图谋反,要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太宗弟弟,其女嫁给了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当然这事很快就被高宗察觉,派了舅舅长孙无忌去查探,结果一查就坐实了高阳公主的谋反事宜,高宗震怒,下令将参与谋反的人全部诛杀,连姐姐和哥哥都不放过。
四年春,二月,甲申,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阳、巴陵公主并赐自尽。
当然所谓高阳公主谋反案是有很多疑点的,尤其是长孙无忌居然把没有参与谋反吴王李恪也拖了进来。
这个历史上身份最高贵的皇子,身兼隋唐两朝帝王的血脉,又文武双全,在李承乾谋反案后差点就被立为太子了,可以说他是继位的高宗李治最有力的对手和最危险的敌人,长孙无忌查高阳公主谋反案,很可能就是为了把李恪也牵扯进来,高阳公主谋反案,很可能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案。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世民是真的非常疼爱她这个女儿!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唐太宗李世民精挑细选,最后选择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为高阳公主的驸马。结婚后,高阳公主总算看清了房遗爱的真实面目,虽然出身名门,却性格内向懦弱,不学无术,虽然身材高大,也就是一副臭皮囊而已,与他的名门身份极不相配。既不能满足高阳公主的生理要求,也不能满足高阳公主的心里要求。让高阳公主非常失望。
可机缘凑巧,让高阳公主认识了辩机和尚。而辩机和尚也并非无名之辈,辩机和尚少年聪慧,长相俊美,学识渊博,谈吐不俗。在15岁时出家为僧,成为大总持寺道岳法师的弟子,与玄奘大师也有师徒名分,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其中就有时年约二十六岁的辩机,他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崇的资格入选,后来更因撰写《大唐西域记》而名声大躁。高阳公主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心中的烈火不可抑制地爆发,近乎疯狂地爱上了辩机和尚。
其时,高阳公主嫁与房玄龄二子房遗爱为妻,或是从小骄蛮使然,或是庶女的自卑化为强烈的自尊,出嫁后的高阳,热衷于在房家争爵位争尊卑,屡次向房遗爱的嫡长大哥房遗直发难,甚至到李世民面前诬告,查明实情的李世民把刁蛮女痛斥一顿。争权夺位受挫的高阳公主,面对不讲私情的父亲,又痛恨房遗爱的无能,开始寻欢作乐。可笑的是,驸马房遗爱在高阳公主和辩机在一起缠绵悱恻,共度巫山云雨之时,竟在外面给他们把风看门。为了报答房遗爱的宽宏大度,高阳公主把自己身边两名年轻漂亮的侍女送给了他。
李唐王朝推崇的国教是道教,而当时的佛教以大乘为主,对一般民众来说,过分高深难解,信徒以知识阶层为主,也算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以自视甚高的失意公主,碰上英俊帅气辩才无碍的沙门,既新奇又崇拜,两人出现一段孽缘也不意外。《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对这件事有所记载,高阳因打猎而与在野外结庐的辩机相遇,开始淫乱之旅。
私情的暴露起于一宗盗窃案,小偷偷了公主赠送给和尚的玉枕,被抓后官府顺藤摸瓜,牵出惊人内幕。得知后的唐太宗下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哭求不得救情郎,从此与唐太宗父女失和,太宗逝世时,一点也不伤心“面无戚容”。故事完整,有始有终。但这一公案大案,后人质疑不断,有人认为其实并无私情,辩机之死涉及佛道之争和政治权衡。高阳因后来覆灭而被栽赃。辩机死后,高阳公主痛苦万分。可再痛苦也要活下去呀,于是又找了两名俊俏和尚,继续她荒淫无度的快乐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除了是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句话:“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意思就是,因为高阳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房遗爱待遇优厚,和别的驸马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高阳公主的确是挺受唐太宗的宠爱的,所以连带的,她的驸马房遗爱也受到一定优待。但是,就因为高阳的丈夫“与诸主婿礼秩绝异”,就能以此断言高阳是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恐怕还不能。
高阳公主受太宗宠爱,与她的出身并没有太多关系。《旧唐书》无公主传,对高阳生母也无记载,但对长孙皇后的七个子女记载得很清楚,所以高阳的生母为长孙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高阳是因谋反而被赐自尽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诸子不可能不被连坐。再观之长孙皇后所生的城阳公主,前驸马杜荷也是因为卷入李承乾的谋逆案被杀,而城阳却活了下来。可见高阳与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所以高阳的生母可能身份较低,也可能早逝,高阳受宠于太宗与生母的关系不大,应该是她本身的个性比较对太宗的脾气。
而根据《旧唐书》《唐会要》等史料的记载,可以称为唐太宗爱女的一共有如下六位公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不过有意思的是,除了高阳公主外,其他的几位公主都有事例可以辅证她们的确是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的。
比如贞观七年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唐太宗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比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多出一倍。然而就在贞观六年的时候,御史大夫韦挺便曾上表批评时风道:“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非所谓嗣亲之道,念别离之意。正始之本,实在于兹。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结果唐太宗竟然“顶风作案”,要为自己的爱女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自然而然招徕了魏征的严厉制止。
“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魏郑公谏录》)
而长乐的驸马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长孙冲此时极受帝宠,被任命为宗正少卿,驸马都尉,官至秘书监(从三品),比之房遗爱从三品的官衔也是不遑多让的。只可惜长乐红颜薄命,贞观十七年便病逝了。不过根据考古的发现,长乐公主的墓并没有遵照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这不仅是在昭陵现已发掘的陪葬墓中独属一份,即便是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属这一情况。可见唐太宗对长乐的宠爱,比之高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豫章公主与长乐相似,虽然嫁了人但贞观十六年左右便过世了,太宗为此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惹得群臣悚动不安,最后被魏征劝止。
“豫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従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太宗从之。”(《魏郑公谏录》 )
城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是杜如晦之子杜荷,《旧唐书·杜如晦列传》中说得很明白,“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显而易见,杜荷的郡公爵位是因为尚主得来的。而根据《唐六典》中的记载:“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比之房遗爱如何?只可惜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杜荷卷入了tai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决,之后城阳改嫁的薛瓘任左奉宸卫将军(从三品)。而城阳改嫁时,太宗曾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不过被马周谏止了。
“公主改适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之礼,则终吉。’上将从之。马周谏曰:‘臣闻朝谒以朝,思相戒也。讲习以昼,思相成也。燕饮以昃,思相欢也。婚合以夜,思相亲也。是以上下有成,内外有亲,动息有时,吉凶有仪。先王之教,不可黩也。今陛下欲谋其始而乱其纪,不可为也。夫卜筮者所以决嫌疑,若黩礼乱常,先王所不用。’上从其言。”(《唐会要》)
新城公主,既是唐太宗di出子女中的最幼者,也是唐太宗最小的一个女儿,八岁时受封衡山公主并被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魏征在太宗朝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强调,而魏叔玉身为di长子将来是要继承从一品郑国公的爵位的,比之房遗爱又如何?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魏征去世不久后就被人安上了荐人失当邀名卖直的罪名,太宗亲自写诏书下令悔婚仆碑,并为新城另选了一门婚事。贞观二十三年二月,新城出降长孙诠,太宗为了给新城长面子,特意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
“操……(贞观)二十三年,以子诠尚太宗女新城公主,拜岐州刺史。”(《旧唐书·外戚》)
遗憾的是,太宗虽然希望能在临终前看到自己的爱女出嫁,但是很可惜,由于公主出嫁的仪式十分繁琐,按照《大唐开元礼》上的仪式要分为“册公主、公主受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牢、见舅姑、盥馈舅姑、婚会、妇人礼会、乡丈夫送者、乡妇人送者”等步骤,且“诸土冠婚,公主降嫁等并筮日于南门之外,择日举行吉礼”。所以一直到五月份太宗去世,新城的婚礼也没能完成,等到永徽三年除掉丧服后,才正式完成了婚礼。
所以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六位得宠公主中已出嫁的有长乐、豫章、城阳与高阳这四位,新城则是许婚待嫁。然而无论是从驸马的地位来看,还是就公主们本身所受到的特殊优待而言,很明显,长乐、城阳、新城都要比高阳有宠得多。只不过这三位公主要么早逝,要么驸马被诛,要么尚未出嫁,所以贞观十七年后,就只剩下房遗爱在同样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驸马中一枝独秀。
不过同样有意思的是,虽然《旧唐书》说房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但是纵观整个贞观年间都没能发现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什么好处。
杜如晦之子杜荷还能够因为娶了城阳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渐渐没落了,房谋杜断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要知道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建立凌烟阁,将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龄还落后了两名。而那时杜如晦已经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龄仍健在,可见唐太宗仍时时挂念着杜如晦的。长孙操也因为儿子尚新城公主为驸马,得以升为从三品的刺史。唯独不见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何种特殊待遇,反倒是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房玄龄病危,唐太宗亲至其病床前与之握手诀别,并当即授予了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房遗则为中散大夫,让房玄龄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儿子们的显贵。
这样看来,虽然史书中明白说了房遗爱是因为娶了高阳公主而在众多驸马中脱颖而出的,然而就史实而言,房遗爱备受优待似乎更多的是托了他父亲的福而不是他妻子的福。而且在贞观一朝,房遗爱能够称得上是“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也只是相比之下待遇好过别的尚庶出公主的驸马,一旦与长孙冲、杜荷相比,就明显不及了。
所以若要由房遗爱受到优待来推断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证据未免太过单薄了。何况高阳公主固然“有宠于太宗”,可是一旦与晋阳公主相比,明显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唐会要》:“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史书里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李治与晋阳因为长孙皇后早逝而被唐太宗亲自抚养。这一殊荣别说是在太宗年间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便是放眼历代皇朝,恐怕也就只有康熙皇帝那个两废两立的太子可以稍相媲美。而高阳无论再怎么得宠,也都没能够像晋阳那样几乎日日都能与父亲相见相亲吧?更何况史书中所记载的关于晋阳深得太宗宠爱的事件还有很多。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新唐书》)
晋阳能够临得一手飞白体,与太宗的亲笔真假难辨,想必是时常与太宗一起待在书房的缘故;晋阳不幸夭亡后,太宗悲伤不能自己,又下令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晋阳的往生祈福求祷;而晋阳这个封号本身就饱含了太宗对这个爱女的宠溺之情——孰不知晋阳正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
在了解了晋阳公主的事迹后,还会有人草率地认为高阳公主才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