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范雎结怨后,秦昭襄王为何选择除掉白起?(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杀范雎)

网友提问:

为何秦昭襄王要杀掉白起?真的是他听不出范雎的谗言吗?

优质回答:

范睢的谗言只是让秦昭襄王,找到了杀白起的借口,实际真正想杀白起的人,还是秦昭襄王他自己的主心,目的洗白自己,夺回兵权。

战神白起

白起,“战国四将”之一,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这句话在白起这不是,白起是百战百胜的大将军,被后世誉为战神。又名公孙起,秦人。

从白起的公孙姓氏中,可以知道白起乃王公贵族之后。白起从小熟读兵书,喜欢翻山越岭地勘察地形、地貌,然后,模拟遣兵调将,指挥作战。

白起十五岁从军,因为其英勇优秀,深得魏冉的赏识,将他推荐给了秦昭襄王。白起不负秦昭襄王,一生征战三十七年,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不世之功。最著名的战役:

伊阕之战,白起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斩首二十四万,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掘毁楚国先王墓。

长平之战耗时三年,此战是中国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是战国时期最后的转折,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从而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

功高震主,难以驾驭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请示秦昭襄王,赵军主力刚刚被消灭,正好顺势拿下邯郸的最佳战机时,此时,立刻攻下邯郸城,如果战机一旦错失,将来再攻打邯郸必败。

这个时候范睢担心,白起功劳过大,他的相权会缩水,便向秦昭襄王进谗言:白起拥兵自重,怕日后尾大不掉。

与其说范睢担心白起功劳过大,尾大不掉的话,不如说秦昭襄王怕白起功高震主。要知道秦昭襄王到了六十岁时,才从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手上,接过权力亲政。他怎么还能允许再有大功臣,压在他的头上。

所以,秦昭襄王没听取白起的建议,而是听了范睢的谗言,调白起撤兵整顿、调息。

这里面有着很有意思的潜台词是,秦昭襄王不过是想试探一下白起,他想试试自己是否还能调动白起,白起有没有可能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然,战机是瞬息万变的,一旦错过就不在来。等秦昭襄王试探过了白起并无二心,再想调用白起出征,白起不干了。

前线天天报败告急,白起日日抗旨不肯去前线。秦昭襄王这里是恨得咬牙切齿。如此难以驾驭的将领,君王怎么容得了。

好吧,你白起既不肯听令,那你就滚吧。秦昭襄王将白起贬为庶民,迫其立刻离开京城。

不能让天才战神白起流入敌国

白起无奈,只好拖着重病的身体,带领全家离京。结果白起刚刚出城,就又有人提醒秦昭襄王历史的教训,不能让人才流落敌国。

当年卫鞅在魏国求职不成,来到秦国变法。李斯、张仪、范睢等等士子们,秦国的历代国相都是因为在魏国得不到重用,来到秦国。结果,魏国在衰落,而秦国日益强大起来。

人才真的重要,魏国因为吴起变法,魏武卒打压秦国一百多年。吴起到楚国仅仅五年,楚国就开始强大了,如果楚悼王不死,那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赵国也是因为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才变成了一个难啃的骨头。

这些都是因为人才写出来的历史经验,秦昭襄王不敢掉以轻心,不能不重视。

所以秦昭襄王一定不能让白起逃入他国,来强大敌国攻击秦国。白起必须得死,只有白起死了,秦昭襄王才能放心。

血债血还,白起死,是为秦国,为秦昭襄王还血债

白起刚刚接到秦昭襄王赐他自裁时,还有些不解,想着自己并没有犯错,为什么要杀他?

白起想了一会,突然明白了仰天长叹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此时,白起才明白,原来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将士的血债,是要用血来还的。

那么用谁的血?秦昭襄王永远是没有错的君王,那就只好用白起的血来还债。白起明白后,接过御赐的剑自刎。

其背后的潜台词:秦昭襄王也是个军事家,他也精通兵法。兵法中所说的网开一面的道理他也懂。是秦昭襄王太过于急功近利,示意白起坑杀降卒。

这样丧尽天良的锅,秦昭襄王不能背,其他人又背不起。所以到最后只有由白起来背。白起这一背锅,就背了二千多年,事隔多年以后,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当年,秦惠文王赢驷杀卫鞅时,主要原因里就有一条,要用卫鞅的血,来安抚老世族,安抚老秦人,安抚山东六国。

同理,今日之秦昭襄王也要用白起的血,安抚长平之战中,赵国四十多万被坑杀的将士们的魂。

虽然说,白起坑杀四十多万降卒是受秦昭襄王的旨意,但总不能拿秦昭襄王的血来安抚赵国的将士,和赵国的百姓吧。

所以说,白起的死,主要原因

一,白起自恃功高,君王对他难以驾驭。天无二日,白起必须得死。

二,白起有军事天才,不可落入敌国,帮助敌国强大来对抗秦国。

三,白起要为秦国,为秦昭襄王还血债。

四,秦昭襄王需要权力,他也想施展他的胸怀大志。所以,只有杀了白起,兵权才真正回到秦昭襄王的手上。

这个时候秦昭襄王才真正地摆脱了来自于他母亲、舅舅、白起老功臣的束缚,真正当家做主,做个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君王。

其他网友回答

昭襄王要杀白起,是由于白起不愿意前往邯郸前线扭转战局。范雎的谗言并不是主因。

在长平之战后,秦王和白起就怎么灭赵的大战略发生严重分歧。白起主张顺势攻打邯郸,把长平的战果最大化;秦王为了彻底灭掉赵国,考虑到秦军在长平经历激烈战争后需要休整的情况下,同意赵国和韩国割地求和的请求,暂时停战。停战不到一年,他就以赵国没有履行合约为由派王陵率军攻打邯郸。

双方意见的分歧点在对长平之战的认识上。

秦国出兵长平半年多,居然完灭赵国45万士卒,这让秦王非常过分小看赵国的实力。壮年损失惨重后,他认为赵国很容易灭掉。秦国为了争夺上党一个郡发动长平战役,但没想到白起统帅得力,一举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秦军不但拿下了上党,还攻下了太原以及武安。兵锋直指赵国都城邯郸。

即使秦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实际上还有两个问题无法忽视。

一是秦军动员不足。战国七雄已经并列数百年,纵然战争中有一时的得失,可它们都是春秋乱世不断兼并产生的庞然大物,并不会危机国家存亡。秦国是为了上党发兵,没人能想到会发展到灭国。二是此时前线秦军非常疲惫。他们已经在长平苦战半年,战后秦军又一分为三,分别攻打上党、太原和武安。此时他们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就算能靠余威拿下邯郸,由于数量不足兼已经长时间作战,并不能保证能完整拿下赵国,。

正因如此秦王才同意和赵国休战。他打算全国动员,鲸吞整个赵国。秦王让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太小看赵国的实力。

秦军统帅白起却不这么看。首先他充分认识到即便在长平损失惨重,战国全民皆兵的情况下,尚武的赵国还拥有不可小觑的实力,并不能轻易吞并;其次,东方其他国家可以容忍秦国削弱赵国,可不会坐视赵国让秦国吞并而使原本就过于强大的秦再势力倍增。一旦秦军出兵邯郸,其他强国会群起增援,秦国虽然强大,可还没把握击败六国联军。

在他心里,秦国此次胜利的极限就是拿下邯郸。长平胜负变化太快,等秦国在长平大胜以后,其他国家没来得及反应。此时秦军攻打邯郸,易如反掌。但秦军拿下邯郸以后,秦国将与东方各国全部接壤,面临它们的强力反扑,形势不容乐观。

秦王已经让长平巨大的胜利冲昏头脑,没接受战略宗师白起的忠言。

后续事情也正如白起所料,停战期间度过惶恐期后,赵国将有生力量集中到邯郸抵抗秦国入侵;同时合纵魏、楚等强国。当秦军对邯郸久攻不克后,信陵君无忌和春申君黄歇带领魏、楚援军赶到邯郸,秦军败退。秦国把从昭襄王四十三年来秦国侵占的领土都丢失,同时损兵折将不可胜数。这是秦国对东方征战以来最惨痛的失败。

秦国是法制国家。军功封爵制度下,士卒通过斩获首级得到赏赐和荣誉,可有赏也必然有罚。秦国将领如果因领导不利导致战争失败,要负主要责任,承担罚款、夺爵甚是斩首的惩罚!邯郸战后因曾举荐应侯范雎而让秦王重用的王稽因为统兵不利,麾下士兵叛逃,最后落个弃市(闹市斩首)的悲惨下场。邯郸惨败也需要人来承担惩罚。

当秦军数次增兵邯郸却依然无法破城时,秦王就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出了问题。楚国援军正往邯郸火速前进;魏国援军让他哄住而原地待命,可他也不确定能维持多久,邯郸秦军危在旦夕。秦国将领只有战神白起能扭转战局。因此他几次三番请白起出征。可白起执着于战略分歧,不愿到邯郸带兵,事实上坐视秦军战败、昭襄王出丑。

白起这种态度彻底惹恼了昭襄王。白起和魏冉交情深厚,可昭襄王为独揽大权把扶他登上王位的亲舅舅远远的贬到陶邑。随着秦军节节败退,秦王战略失误导致的后果越发严重,他心中的怒火也越发高涨。白起有能力改变战局却不愿为他效力,秦王怀疑白起的用心,想着他很可能故意看自己出丑,将个人意气之争看的更高于军国大事。因此秦王免白起为士卒并把他发配到甘肃阴密。当范雎趁机馋言说白起临行前有不服言论时,恼羞成怒的秦王当即赐死白起。他心里只怕没反省自己的失误,而将秦军战败的责任全推给白起。

总结:白起因战略高明而威震华夏,最后也因此丢掉性命。

其他网友回答

专制时代,国君杀死大臣需要理由吗?后人给秦昭襄王杀死白起安了很多理由,听信范雎谗言、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的报应……但却忽略了问题的本身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大约56年!话虽如此,在长达41年的时间里秦昭襄王并没有掌握实权,秦国主要还是宣太后及其娘家人魏冉等说了算。只要是有作为的君王,都有着天生的权力欲望,比如汉武帝等等,这些君王不喜欢自己的权利被分享,哪怕是亲妈。就在秦昭襄王无奈之际范雎来了,在范雎的谋划下秦昭襄王成功夺回了大权,某种程度上范雎是秦王自己人。

再说白起,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宣太后的人。在范雎建议下,秦昭襄王赶走魏冉顶多拿回政治权利,但是军权呢?还在白起等人的手中,秦昭襄王是不放心的。须知,长平之战最开始的秦国将领并非白起,可见秦昭襄王有意无意在削弱其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后来白起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建议直取邯郸却被秦昭襄王拒绝。那么秦昭襄王不知道那是消灭赵国的绝佳时期吗?不是不知道,对于已经被打残的赵国,秦昭襄王更担心白起,不希望他再立军功。不仅不能让白起立功,最好让他吃败仗。

后来秦昭襄王执意让白起攻打赵国就是这个道理,一年后的赵国虽不说恢复元气,却也不是轻易能打败的。况且赵国军队经过胡服骑射后,哪怕经历了战败依然不容小觑。白起越没有把握打,秦昭襄王硬是要他出手。如果白起战败了,那么顺势夺了他的兵权。谁料这小子不上道,不愿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过白起还是太年轻,虽然他打仗是把好手,但玩政治根本不是秦昭襄王和范雎的对手。

当初秦昭襄王撤了白起职务,如果老老实实回家或许也没事,临走前一帮兄弟为他送行,也有可能是别人故意安排,但酒后说点什么,哪怕什么都不说,传到秦昭襄王耳朵里就是祸患。秦昭襄王或许正是需要这样的借口,一把宝剑送过去,白起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一代杀神就此落幕!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白起之死,司马迁说:“死而非其最......白起料敌和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班固在《汉书》中也提到:“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

司马迁和班固都把白起的死归咎于范睢的嫉妒和排挤。似乎只要范睢不煽动秦昭王,白起就不会死一样,其实不然,白起的死,是种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白起自己的问题。秦国经过商鞅改造后所施行军事人事制度改革直接以战功大小来决定军官的任命与升迁。白起也是从基层起步,凭借战功逐步升迁,跻身军队高级将领的。

然而到了长平之战时,对于白起而言,军功爵制对他的激励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白起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在长平之战后他已经制定灭亡赵国的作战计划,并部署秦军一部攻占皮劳,一部夺取太原,主力兵团留驻上党准备进攻邯郸,一战而灭赵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是秦昭王考虑到这场战争的旷日持久,对国家经济上的负担,所以没有同前线将领协商的情况下发布撤军令,白起个人抱负自此落空。一个人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和荣誉,眼看着就要实现了,却突然被人横插一脚,不是实力不允许,而是戛然而止了,试问谁能不懊恼的。白起也是个有需求的人,自然对此是有情绪的。

两年后,赵国因为拒绝履行长平之战后割城的协议,于是秦国兴兵伐赵,这一次是打算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的。但赵国背水一战,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士气旺盛,秦军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了这个时候,秦昭王想到了白起,让他为帅伐赵。

然而,白起拒绝了,白起看到了这一次伐赵其实很难取得成功,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明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他仍选择了“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

白起选择了维持自己军事上的荣誉,而放弃了政治上的考量,所以他的死,一定程度是自己选择的。

那么为什么白起不担任主帅,拒绝秦昭王,就会落得个死地呢?

秦国自商鞅改革后国家组织大为简化,军政权力集中控制于一人。范睢劝秦昭王,最终收拾了当时专权的魏冉集团,建立集权独裁统治,王权不断膨胀带来了对臣属的绝对控制,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个人情感一旦和君主意志发生冲突时,个人要么选择服从君主意愿,要么选择死亡。所以,白起他已在拒绝服从秦昭王的命令,并以死相抗,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传统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人治为主要特征,人的地位再传统的行政权力结构中相当突出,个人权利与威望往往超过职位权威,上下级联系没有课资遵守的成文条例,导致权利冲突不可避免。白起的才能与战功为他获得了崇高的声明与威望,这种源自人格与知识的权力与威望在无法律条文的制约下不断膨胀,对秦昭王形成了客观上的挑战。秦昭王日趋强烈的不安最终在以邯郸之战为表象的情况下得到了总爆发。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为什么?

秦昭王杀白起,表面上看起来,是白起不听话,实际上是白起杀了赵军四十余万惹下的祸根。

本人曾作《军功爵制,究竟是成全了白起,还是害了白起》一文,获得青云计划奖,请借此文章与本回答同时阅读,或有补益。

商鞅变法的核心在战与耕,"耕"不讲,说"战”如下:

商鞅变法的核心之"战",是在战斗中获得晋爵资格,不同等级待遇不一样。当然是越高越好。怎么晋法呢?靠敌人的人头。大家注意一下,在秦始皇灭六国之前的文献中记载的杀死敌人,一般用斩或斩首。听上去恐怖,敌人死了,还要割头,用人头记功,一颗人头,称为一级……与此类推。在白起时代,几乎记录杀死敌军人数,差不多用"斩首"二字,刻下的烙印就是这么深。造成人口锐减也与此有不小心关系。

由此可知,长平之战,白起与廉颇和赵括战斗。秦军死伤惨重,秦国内几乎全民皆兵。但战斗中损员,赵国不过损失四五万人。这四五万是这样来的:司马迁说白起前后消灭赵国四十五万余人,而坑杀的四十余万。所以两数一相减,赵军在此战之中,在长达三年时间里,伤亡不大。说明廉颇,赵括能干。赵括战死之后,赵军投降。四十余万赵军成了秦国上层和军队的处置分歧。

白起坑了四十余万敌人,缘于上党赵军及冯亭等反覆,不能说不是原因。但杀了就有四十余万级首级,按照商鞍的军功爵制一对应计功。这奖赏的资金该是一笔秦国的沉重负担,秦国打长平之战本来就亏空巨大。国库亏空还没填满,这四十余万级的军功爵又摆在秦昭王和范睢面前,这对君臣恐怕高兴了几天,又开始忧愁了。由此可知,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余万,给秦国添麻烦了。

二,怎么办呢?

好办。谁惹的祸,谁去消除。

那就继续攻击赵国,取敌国财物来补赏长平之战中的得了功劳的秦军士兵。

于是,有了邯郸之战。由于秦军连续作战,已经成了"强弓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冲风之舟,势不能飘鸿毛"。秦军久功不下,耗损严重。

秦昭王范睢不知道秦军的战斗力已经处于低谷,硬要去与同仇敌忾的赵国军民及六国援军对抗。因此攻不下。秦王故伎重演,换将,焦点集中在白起身上。

但是,白起不去了。他看出了秦军的困境,战斗力低,赵国顽强,诸侯增援,秦国孤立。他认为秦军这台战斗机器该"熄火",休整才是上策。所以坚持不就征召去进攻赵国。秦王君臣一看白起不去,进攻赵国必失败,亏空的国库及奖励士兵的功劳之计划就没法完成。

白起因此被注定清算。之后秦国增兵攻击赵国。范睢的朋友郑安平率几万力竭的秦兵投降赵国。邯郸之战,秦国失败。

三,结果

其实,白起的"伯乐",是穰侯,穰侯等被驱逐后,白起背后垮了靠背,本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俗规,白起早就该纳入清除之列。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给秦国本来就亏空的国库增加了巨大压力。这让秦君臣很不爽。让白起去攻下赵国,掠夺赵国物资来弥补空亏,但是白起不去。问题就没法解决。白起不去解决问题,那就不要活了!

同时四十万军队被坑杀,使秦国被六国震当靶子,他们惊醒过来,不奋斗一致对付秦人,下一个就是自己的国家,秦国的形象彻底变成屠夫,因而促使六国空前团结,共同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