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厌世心理(如何克服厌世心理学)

网友提问:

如何克服厌世心理?

优质回答: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厌世也是一种抑郁症,当我们一次次不被理解、背叛、结果达不到心里的预期等这些负面情绪,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刺激,失落感、孤独感、边缘感,都会向你蜂拥而来,当你受不了这种压力时,就会想逃避,想远离。

1:每天拍一张你觉得最美的笑容,把它发在朋友圈,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会给予你同样暖心的微笑哦!今天你微笑了吗?

2:去约几个朋友去爬爬山,如果你没有几个朋友,就改变一下自己说话和做事的方式,比如你朋友非常胖,你一见面就说你怎么胖成猪一样了,这样说话是最不受别人喜欢了。

3:用自己闲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打扫一下房间,每天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或者每天给自己做一道精美晚餐,享受一份份精美的食物从你手中变出来,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过程。

让自己快乐起来是多么简单啊!每一处的风景,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你都会发现有不同的美,用好奇心去生活,好好的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年轻人面对的最多还是学习,先说如何克服厌倦学习的心理。

克服厌倦学习的心理,这个答案老师或家长早就说过千百遍,就是提高学习兴趣。

难就难在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懒癌晚期的人群就是要把自己的任何兴趣爱好捆绑在与学习相关的行为上。

把自己的任何兴趣爱好捆绑在与学习相关的行为上。

这个过程必须有专业的老师来引导和亲身指导,过程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强制性。

最好是那种军事化的强制性。

懒癌晚期的人群自律性需要在心底大面积的打地基,一砖一瓦开始建造自我大厦。

学习有一定刻苦努力能力的人群。

因为家长老师或者社会因素才去学习,但内心厌倦学习的人群。

权威人士奖励,赞美,肯定,是一味良药。

这个权威人士可以是家长,考试成绩排名,校长,某种特殊机构。

所以中国教育独特的排名制度,就是这类人促使建立的。

不光中国,这类人在全世界的教育中长期作为中流砥柱。

顶尖的教育人才适用性较差,不能有效普及大众!

我初中时老师为了激发我们写作兴趣,捏造比赛,让我们争相写作,然后班级学校假装评奖。这种行为使得我们班级整体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十年后从事了与写作有关的职业。

这不是假的,像我这种三流水平还乐此不疲的活跃在知乎豆瓣这类平台去回答问题。

卖弄文字。

当一问起为什么会写东西,就立马想到了初中时老师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我知道这是老师捏造的比赛,因为三五次比赛下来,那些什么文新杯,知音奖……都无从查起,且其它学校均没有类似的比赛。

而且得奖率很高。

不掏钱,也没什么奖品。

工作厌倦心理的人群,生活所累,这个最难救,因为这个人群已经达到知识结构的固化,大脑行为方式的流程化。

享受当下,拯救自己的爱好,不管是什么都要拯救起来,把它当做人生使命也行。

这种拯救算得上对人生的拯救,因为工作时大半辈子的事,厌倦如影随形,厌倦所产生的消极怠工,消极情绪也是实实在在影响生活的。

但当我们工作劳累一天回家后,或看个电影,或做个晚饭,或浇盆花,或捏捏妻子丈夫孩子的脸蛋……这样的点点滴滴,享受了当下,稍微规划一下实践起来。

这厌倦人生的人生似乎还是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