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在刘邦之后吗(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赢得天下之争)

网友提问:

曹操比汉高祖刘邦到底差在哪?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优质回答:

谢邀。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首先,曹操和刘邦,确实有差距。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评价过他们两人。评价曹操时,唐太宗说他打仗是一把好手,但玩政治不行;评价刘邦时,唐太宗说他虽然是个粗俗乡巴佬,干了不少流氓事,但能知人善任,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评价曹操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评价刘邦

别的例子就不提了,就说刘邦忍住火气封韩信为齐王这件事,曹操就干不出。

在统一天下的各种因素中,政治功力很重要,比会打仗都重要。项羽和韩信打仗比刘邦厉害多了,但他两怎么就玩不过刘邦呢?以一言以概之,就是他们的政治水平和政治掌控力差刘邦太远了。

第二,说曹操的政治水平不如刘邦,这并非是虚言。有很多例子可以作证这一点。

比如曹嵩死在徐州,曹操为了替父报复,他打陶谦也就罢了,居然纵兵屠城。而曹操屡次屠城导致的后果就是他恶名累累,等到他亲率大军进攻荆州时,虽然荆州士族裹挟其主刘琮不战而降,但荆州却出现了十几万老百姓害怕被屠城而抛家弃业跟着刘备一起跑路的事情。这种情况在楚汉争霸期间,是绝对看不到的。刘邦大军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哪有跟着旧主逃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还比如曹操攻宛城,张绣本来都投降了,曹操硬是耐不住寂寞,居然看上了张绣的婶婶要求陪睡。结果搞得祸起肘腋,张绣直接在曹操家门口叛了变。曹操为此还搭上了长子曹昂,大将典韦,原本已经投降的张绣军队也变成了仇敌。而这一事件的间接损失就是延缓了统一的脚步。刘邦从起兵反秦到击败项羽,前后一共就花了七年时间,曹操打一个张绣就耗费了两年半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两年半可供挥霍的?

又比如许攸帮曹操击败袁绍后,曹操就瞧不上他了,后来许攸摆谱,被许褚干掉,虽然杀许攸的是许褚,但曹操如果不默认,许褚有几个胆子敢干这种事?

从许攸被杀就可以看出,曹操的度量还是不够大。如果换成是刘邦,刘邦估计会像个流氓一样把许攸臭骂一顿,但他绝不会杀了许攸。因为刘邦心里很明白,有些人杀了,是会寒了旁人之心的。

所以说,刘邦虽然粗鲁、下作,但其本身却很有人格魅力。曹操虽然也有很优秀,但他跟刘邦相比,有些方面还是要稍逊一筹。

第三,曹操无法统一,刘邦却能统一,抛开自身水平和对手水平不谈,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其实,刘邦能够统一,曹操不能,综合素质差距都是其次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刘邦站在了巨人(秦朝)的肩膀上,顺应了时代潮流,而曹操却不愿意站在巨人(士族)的肩膀上,一直在逆时代潮流而动。

刘邦出生于战国晚期,当时正是新旧势力交替的时代。诸侯卿大夫垄断权力,普通老百姓也渴望接触到权力。但是诸侯卿大夫作为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把利益分给下层老百姓呢?所以两个阶级的人必然有一战。

刘邦如果早出生二三十年,他肯定跟战国时代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但刘邦运气好,六代秦王替他扫清了六国的贵族余孽,相当于秦朝已经把荒地给犁了一遍,以至于他起兵时,六国贵族余孽都变成了过街老鼠。他需要做的就是在秦朝已经犁好的土地上,直接插秧就好了。

我们现在回头看刘邦干的那些事:推行小家庭制,利用老百姓对爵位和军功的渴望,给他们分地、赐爵,煽动小老百姓消灭传统贵族,其实就是商鞅变法时的策略。秦国已经证明这条路走得通,刘邦干的事情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所以说,刘邦能统一的原因,就是他站在了秦朝的基础上,满足了老百姓希望能出人头地的梦想,最终击败了项羽这种思想水平还停留在战国时代的旧贵族项羽。当时即便没有刘邦也会有张邦、李邦、王邦,出来干这件事。这是时代潮流,无人能阻止时代潮流的滚滚车轮。

相比于刘邦的顺势而为,曹操的一辈子就太拧巴了。

刘邦胜利后,原先的寒门获得了权力,而寒门崛起之后,势必也会变成新贵族,这也就是所谓的“豪族”。

这些豪族虽然不是六国旧贵族,却胜似六国旧贵族。他们的存在也一样阻碍了寒门的上升渠道,所以新莽末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不过,此时的豪族已然做大做强,哪里是毫无组织性可言的老百姓能对抗的?因此小老百姓的奋起反抗,最终被豪门大族所镇压。

在豪门镇压老百姓的过程中,刘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豪族采取了拉拢、容忍的策略,并最终借豪族的力量又统一了全国。

应该说,刘秀能复兴汉朝,与他对豪族的姑息纵容,借助其势力有决定性关系。刘秀如果没有纵容豪族,根本不可能统一。

时间来到东汉的中后期,由于豪族与儒学相结合,形成了士族阶层。继而,东汉的管理体系就又演变为士族替皇帝管理地方,士族变成了事实上的土皇帝的局面。这个政治局面,可以说完全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政治的翻版。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家不乱则已,乱了必然是四分五裂。因为大家都有兵有钱,凭什么还要听朝廷的?

曹操对此情况,他是怎么看待的呢?

他这个人很有志气,他的梦想,并不是刘秀那种简单的统一,对豪强却束手无策。他更想要恢复秦皇汉武时期的那种绝对的中央集权,瓦解掉士族体系!

纵观曹操的一生,他虽然也重用士族,但他更重用寒门子弟。曹操隔三差五的就发布招贤纳士令,这在豪门子弟看来,就是曹老板不想带他们玩了。你不带我玩,我还不想跟你玩呢!

当年曹操杀兖州大士族边让,结果导致兖州士族反叛,差点搞得曹操兵败身亡。这就是曹操的理想与士族之间矛盾的直观体现。

然而,还是前面说的,士族已经坐大,连农民起义都没能摧毁士族体系,曹操以一己之力又怎么可能办到这种事呢?

所以,曹操没能统一,跟他所处环境与他的理想有很大关系。他其实就是刘秀的命,或者说是秦孝公的命,可他却想做秦始皇。他要能一代人的努力,逆潮流把这事办成,他就太逆天了。

某位伟人曾评价过曹操,说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这些评价都是很客观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一点,东汉恶政的根源之一就源于士族,曹操改革恶政,抑制豪强,这就正好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四,总结。

说曹操和刘邦没有差距,这是不客观的。但如果把曹操没能统一,完全归咎于能力,这也是不客观的。我们在评价曹操时,也得考虑到当时的时代环境。

曹操所处的时代,虽然东汉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但四百年的刘汉政权死而未僵,士族已经习惯了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曹操若顺势而为,统一天下不会很难,但他非要逆天而行,想要打破士族特权政治。这就导致了他的统一,全程都受到了合法性问题的困扰。主动投靠者寥寥,投靠过来的人也容易反水。寒士根本子弟始终无法与诸如颍川望族之类的大族相抗衡。

这种就好比玩《绝地求生》,曹操单枪匹马进入游戏,第一个跳机,从头杀到尾,在干掉了四分之三的敌人后,结果宽带到期,悲剧掉线了。而刘邦是最后一个跳机,落地之后马上躲在草丛里,坐等外面的人厮杀,一直窝到最后才冲进毒圈摘桃子。这也就是所谓的:你不需要干掉所有敌人,你只需要干掉进入决赛圈那几个人就好了。

跟刘邦一样命运的,还有李渊父子。

最难啃的骨头,他们父子一块都没啃,他们的胜利以及唐朝所谓的盛世,也是在站在巨人(北周、隋朝)的肩膀上顺潮流发展取得的。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与刘邦相比,就是运气太差了,刘邦的对手只有一个项羽,项羽只是一个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的纠纠武夫。反观曹操,他的对手刘备孙权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天下枭雄?哪一个不是象刘邦那样雄才大略,志向宏伟。可以这样说,楚汉相争时,如果将刘邦换成曹操,不出两年便可打败项羽一统天下。东汉末年,如果把曹操换成刘邦,可以说刘邦想成为三足鼎立的一足都很难,刘邦比起他的后人刘备来都差远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不少人都认为曹操个人能力比刘邦强的多,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天下完全在于他运气好,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摊上了一个弱对手,其实则不尽然。

在硬能力这块刘邦确实不及曹操,这是因为刘邦出身草根,没有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所致,而曹操则生在官宦之家,自幼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在自打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刘邦的硬才能肯定不及曹操。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取天下都是件万分困难的事儿,领导者必须要有超强的硬能力,如文化知识、兵法谋略、资源配置等,这些是一统天下的先决条件。但是,领导者仅仅有硬能力又是不足以取天下的,因为天下拥有硬能力的诸侯也有不少,所以软能力就成为了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另一种能力。

何为软能力?也就是咱们所讲的人格魅力。

刘邦的人格魅力是历代帝王里公认的第一人,连唐太宗、明太祖都自叹不如,而且他们是真的不如。刘邦的人格魅力表现在了接人待物上面,刘老板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对待下属却从不吝啬,加薪升职绝不含糊,反而还加倍给予。刘邦虽然生性谨慎,但是选人用人不拘一格,敢把没有寸功的韩信一下子提拔为三军大将军。刘邦虽然流氓无赖,但是对待平民百姓却秋毫无犯,反而所到之处百姓都歌颂汉军。

反观曹操呢?性情多疑,杀人如麻,为了利益不惜滥杀无辜,甚至是连内部人员也不手软,还屡次屠城,致使人心背离,不仅百姓没有安全感,连他自己的部下也都很没有安全感。如果让你在刘邦和曹操之间选一个主子,你会选择谁呢?我想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刘邦,因为刘邦是个礼贤下士的仁厚领导,能给能人发挥最大才能的平台,还有安全感和荣誉感,所以刘邦阵营中人才济济,天下贤者纷至沓来,万民归心,刘邦只要合理的纳对谏选对人,自然得天下不难。

刘邦比曹操除了强在性格,还有政治格局,虽然刘邦出身草根,但明白借势而为的道理,他能包容旧秩序中的各国诸侯,也能重用敌方阵营中的优秀人才,允许不同政治声音的存在,仁术与霸术兼有,而曹操却只知道靠武力打天下,对于帝王之术的认识明显不及刘邦。

其他网友回答

1:曹操的才能不但不比汉高祖差,在一些方面甚至超出高祖不少。

2:曹操之所以不能统一全国是有其历史原因。

3:曹操打败袁绍时,孙权已经在江东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国险而民附。

4:曹操攻打孙权时,孙刘联军相抗,北方马腾韩遂张鲁公孙氏等割据势力依然存在,使曹操不敢倾巢全力南征。

5:曹操征服公孙氏、马韩后,孙权实力愈加强大,刘备也在南方站稳了脚跟,孙刘联盟更为扎实。

6:曹操阵营中尚有忠于汉室的谋臣。

7:东汉末年中原连年征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急剧减少。

8:南方及川蜀战事少,经济好于北方。

9:南方政权素得民心,统治日渐稳固。

10以上是曹操不能完全大一统理想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比汉高祖刘邦差在“脸皮没有那样厚”。曹操并非小说《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而是一个大大的忠臣,竭心尽力维护汉朝的统治。他曾总结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无奈汉朝气数已尽,曹操也无力回天。

反观刘邦,本就是一个乡间的无赖之徒。“鸿门宴”上也是耍尽诡计才得以脱身。即便自己的父亲被项羽擒拿,也能说出“当年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样的话,脸皮之厚可知。

曾听人说过一句话:“政治无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