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可以指书法吗(行云流水可以用来形容书法吗)

网友提问:

书法怎样才能做到行云流水?请举例说明?

优质回答:

书法要做到行云流水,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反复训练,做到笔法娴熟,书写时不用再去考虑笔法,但每一笔都能遵守笔法第二,对作品的内容非常熟练,创作的时候才能充满感情,没有滞碍第三,创作之前一个字一个字去考虑,上下文各字要怎么连接,必须了然于胸掌握好这几点,池水尽墨,肯定能行云流水,得心应手了!

其他网友回答

行云流水指的是书法作品行笔流畅气脉通贯的一种形态。深一层去解构的话,感观上笼统的体现于行气章法,要素主要包括点画线条粘连承递,结体取势的呈上启下,以及邻字之间的呼应照顾,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线逐字攒连起来,形成上下承递、左右映带、浑然一体的视感体验。因书法诸体式之间的结字与章法布局有异,行云流水通常特指行书与草书,当然,楷书篆书隶书其实也有,行书草书体现得更递明显一些。

行草书法要做到行云流水,我想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点基础,或者说能力。

一是书写技能基础一定要扎实。行书草书临摹的一大重点就是攒连气势,不仅形态要相似,气脉神质也要仿学。技法基础往最根本上说,还是跑不了笔画结构,不论快一点慢一点,熟一点生一点,起码单字的结字要能妥妥的搞定。如果单个字都还没有过关,就先不用考虑行云流水的事了。

二是通气脉取其势是关键。气脉之通畅,既在行笔,也在结字,用笔的严谨细致精当为第一要务。线条的粗细肥瘦,结体的正妍险绝,更包括俯仰抱合、牵连映带,这些都是气脉通贯的表现元素,从而形成或倚或就、呼应纠缠、笔断意连、奔放流畅的气质形态。

三是行气章法要相对过硬。章法布局不同于点画结字技巧,它是一种把控大局的能力,或者说格局。尽管不少人认为章法是软指标而非硬实力,但我认为应是一种认识局限,不妨可以回想一下古人的经典大作,哪一篇名作的章法不是妥妥的?換句话说,没有好章法,就不能成其为好书法。章法布局的能动作用,尤其体现在意在笔先,这个“意”就是谋篇布局、驭笔行文,所谓“胸有丘壑笔自有神”,正是此意。心中有谱了,下笔当然驾轻就熟行云流水。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行书习作。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中的行云流水,指书法作品给人像天上飘动的云和江河流动的水一样,自然流畅的视觉感受。

怎样写出行云流水的效果?

一,平时多临帖,相当于写作积累素材。

二,线条流畅、连贯、生动。

三,注意线条的节奏感,轻重疾徐变化。

四,多作快速书写练习。

五,多背帖,多创作,达到精熟。下笔才能挥洒自如,行云流水一般。

近代书法家白蕉先生,才华横溢,他书写的行草书法作品《兰题杂存诗选》,其书法婉转飘逸,书写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有魏晋风韵。(见图)。

沙孟海先生书评此卷:"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浸馈山阴,深见工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1961年后,白蕉加入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与任政、沈尹默、潘伯鹰一起,为新中国的书法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白蕉被冠以许多莫须有罪名,三年后含冤离世,享年62岁。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图中书法作品为白蕉先生所书。)

其他网友回答

既然是行云流水,题主应该是对行书或草书发问,我想楷书、隶书、篆书要让她行云流水恐怕不容易,云行了,水也流了,但书法很可能一片狼藉。

行草书如何做到行云流水,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熟能生巧,百炼成钢

这没有办法,这一条一定是最重要的。当年中央电视台去武当山采访一位轻功大师,眼看着他从三十米高的地方,经过三级连跳,稳稳落地,虽不及武侠电影里那样凌空飞翔,倒也身轻如燕,颇具武林神功。记者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他已经坚持练习十几年了。书法与轻功一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写得行云流水,没有退笔成冢的积累,只能是空谈!

2、完全领会、认同书写内容,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更好

目前书法圈的各个级别的大师们都一定是写李白杜甫王昌龄,自己写自己的原创作品的人凤毛麟角,偶然看见一两个写自己诗词作品的人,还要么书法功夫欠佳,要么诗词功夫太烂。我觉得这件事大家不必勉强行事,写古诗词也是不错的艺术形式,谁叫古人们那么能干,让我们望尘莫及呢!只要完全领会诗词精神、意境、寓意等等,完全可以创作出上好的书法作品。

3、创作前的试创作必不可少

有的人很自信,上来就提笔创作,这得有很深的艺术实践经验才行,我觉得要想行云流水,即便是书法大家也存在对作品的一个熟练过程,避免卡壳现象甚至误笔连连。常用的废宣纸背面就是很好的练兵场,找找感觉对创作很有帮助,当然对书写的行云流水效果也有裨益。

这三点是我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希望对题主有一定帮助,顺祝大家远离新冠,新年快乐!

随文粘贴了几幅我的书法新作,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中的行云流水多是指行书草书中无所拘束挥洒自如的一种畅快的书写状态。需字法墨法非常精熟,行中字间上下映带,行与行互相呼应。如王询《伯远帖》字间的正欹迎让、行中的摇曳多姿;米芾临王献之《中秋帖》中的用笔轻重变化、行中的笔贯气连,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一任自然毫无拘执。附本人习作一幅,也请朋友们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