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看过红楼梦 红楼梦不是看一遍就能懂

网友提问:

有多少人是看了几遍《红楼梦》才看明白的?

优质回答:

我在二十三岁的时侯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感受:这部书的人物众多,各具特色,诗词歌赋也很精美,自己也沉浸在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中去了。大观园内的宝玉和众小姐及丫环的生活中充满了美好和诗意,他们结伴相随,品酒论诗,是那样的纯真美好!大观园内是一片净土,充满了青春的酒和诗,情与爱。但是除了大观园以外,荣府、宁府及当时的社会是那样的虚伪肮脏可耻,两者之间的反差竟如此之大。随着故事的发展,大观园内变得冷清,迎春出门,探春远嫁,湘云离开,晴雯死去,心中也随之充满着忧叹。红楼梦写的是一个以少年少女为主的世界,据说曹雪芹实际上是从自己少年经历中取材的,回忆的温馨,身世的悲凉,更给作品增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久久不能释怀。

在这之后,三十岁左右我又看了一遍红楼梦,凭增了几分感受,但是至今仍未看明白。

不同的年龄看《红楼梦》,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大概就是这部巨著的独特之处。

其他网友回答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对摄影记者侯波说:你要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要说是读了几遍才看明白的,恐怕研究红学的专家们要坐不住了[捂脸][捂脸]

不好读的原因:

在甲戌本《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条批语:本旨只在冷子興一人,即俗謂冷中出熱,無中生有也。其演說榮府一篇者,蓋因族大人多,若從作者筆下一一敘出,盡一二回不能得明白,則成何文字。故借冷字一人略出其文半,使閱者心中亦有一榮府隱隱在心,然後用黛玉寶釵等兩三次皴染,則耀然於心中眼中矣。此即畫家之三染。

在技巧上,上文所说的三染法仅是曹公工具库的“一角”而已,除此之外,白描、夹叙法、险笔、间色法、岔法、烘云托月、一击两鸣、草蛇灰线等文法众多,作者在人物塑造、情节打造上用这些画家善用的笔法杂糅在这部文学作品上,使读者如阅写意山水画一般,朦朦胧胧、似懂非懂。

在艺术上,朴素的生活气息与典雅的艺术氛围,好似鱼与熊掌一般,顾此则失彼,但曹公笔力非凡,她将看似对立的两者捏合在一块,让人既能来到芦雪庵赏雪看梅,又能体悟到底层人物的世俗卑微。

?

由于视角不同,我们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部红楼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或许,正因为她说不尽、品不完,才有了《红楼梦》的独特魅力

其他网友回答

《红楼梦》是中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而且也是备受争议的一部,不少红学专家将其奉为神作,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只是看个热闹,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其中所蕴藏的内涵,只是跟着瞎嚷嚷而已,《红楼梦》为什么很多人都看不懂呢?这并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问题,前些天小侄女就跑来问小编:"《水浒传》、《西游记》我看起来没问题,一下就懂了。《三国演义》能看到半懂半不懂,可是红楼梦完全看不懂,不知道应该怎么读。"小编想这绝对不是个例,在生活中能够真正看懂红楼梦的肯定是少数。因为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一家的故事,但是涉及的范围却很广泛。它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其中埋了很多伏笔,对当时的社会阶级和背景均有一定的揭示。不过这些东西不能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只能给人暗示,写得也是相当之隐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达到那个阶级层次的人,很难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意思。更何况这部名著中还融合了太多的诗词歌赋、人文情感等等,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也是很难品位其中的意境的。至于该如何读懂这部名著,最笨的办法就是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看一遍,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心得体会。如果想要了解的层次更深刻一点,可以先去读一下晚清李伯元著作的小说《官场现形记》。这本书中描写了相当多的官场文化,在社会背景上也与小说《红楼梦》比较接近。这样由浅入深的品读,相信会给你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体会。其实豪门世家的文化内涵,与官场上的交流方式,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这也众多学者对红楼梦如获至宝的原因之一。因为这部小说可以帮助你了解豪门贵族为人处世的哲学方法,只要你能读懂,对你人生地位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人生活的圈子不同,给你带来的利益也不一样,而通过研究红学,却可以让你找到人生捷径,本质上还是功利心在作祟而已。佛家有云:"见山不是山。"等你达到这种人生境界的时候,想要读懂《红楼梦》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