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锲而不舍和知足常乐的看法(如何理解知足常乐与永不满足不断进取)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锲而不舍”和“知足常乐”?

优质回答:

锲而不舍为梦想,

知足常乐淡人生。

钻研学问不惧苦,

草莽粗茶谈笑中。

其他网友回答

锲而不舍一词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篇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意思就是做事有恒心,有毅力。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学做任何事都是是一个由少到多、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深渊博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我们在做事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而知足常乐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就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人之所以累,是想要的太多;心之所以烦恼,是放下的太少。人是要知足常乐,过去的,都让他随风消逝,未来的,都让他自然而然。如此这般,才才是能看破红尘,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

前者让人奋进,后者让人与世无争!

其他网友回答

有目标的时候朝着正向目标要有“锲而不舍”的劲,对一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要学会“知足常乐”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观点是人要先锲而不舍,后知足常乐,也只有做到了锲而不舍,才能做到知足常乐。

很多人认为二者是矛盾体,其实并不矛盾。

首先谈论下锲而不舍。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连金属和石头那么硬的东西都可以镂穿。其中“镂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方式。著名教育家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认为这个词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人要不断上进,不可以随波逐流,要有努力奋发的精神。二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人要不断坚持,不能遇到挫折就气馁,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所以锲而不舍既是人生观也是方法论。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以及让人的膜拜的个人事迹,都是锲而不舍的结果。玄奘取经是这样,司马迁受宫刑著《史记》是这样,张骞出使西域十四年之久,其中长期被匈奴扣留,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不辱使命。可以说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人注定一事无成,一个民族也不会留下灿烂的文明。

然后说一下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意是劝诫封建社会当权者不放纵自己的贪欲才能统治长久。对于世人的影响,我认为也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对待人生的角度强调人要控制自己的欲念,不能因为过多的欲求消磨自己有限的人生,甚至是违背道德,走上触犯法律的不归路。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我认为知足常乐还要有更加丰满的内涵。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富了起来,全民参与到创富的大潮中,很多人迷失于对财富的拥有和对物质的享受,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甚至葬送了自己原本可以美好的生活。人们如果可以做到知足常乐,会让人生更加快乐,社会也更加和谐。

二是具体到一个人做事情的层面。人们付出所有的努力来追求把事情做成功是对的,可是要知道取得好的结果包含的很多因素,有个人努力、条件、还有一些影响事物成败的巧合事件。知足常乐在这个过程中的意义更加像是“听天命,尽人事。”既要尽全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但是也要在多变的、信息难以对称的世界中接受任何可能的结果。接受人生中不可逆转的缺憾,实现对人生和自己的悦纳。此时的知足,是一种成熟和豁达。

所以,人要先努力去做,才会发现人生的不可控,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不能为也不可为。只有先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领悟人生有限,认可自己已经追求到的,悦纳自己无法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