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去印度取经的高僧是(唐僧去印度语言不通)

网友提问:

在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为什么他能听懂本地语言?

优质回答:

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为什么他能听懂当地的语言呢?

印度这个词,还是唐玄奘定下来的,并且他还要负责翻译、传播佛经,你说他懂不懂古印度语?

不过呢,古印度语并非就是大家熟悉的梵文,且听我慢慢说来。

佛教传入中土

1、大月氏

匈奴,曾是中原最强大的对手,秦始皇看在眼里老不舒服了,直接派蒙恬将其赶出了河套地区。

匈奴跑到蒙古高原的日子并不好过,那时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的大月氏势力极为庞大,打得匈奴没了脾气,只好送质子到大月氏求和。

这位质子也是个狠人,在秦末逃回匈奴后直接杀了父王自立为冒顿单于,准备充足后开始对大月氏火力全开,并成功击杀了大月氏王。

大月氏族只好败走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居住,后来因为遭到了乌孙部落的复仇再次被迫南迁至阿姆河北岸。

缓过气来的大月氏,就此扩张,征服了阿姆河南的大夏王朝,将其分为五部,建立大月氏王国。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从而打通了西域,开辟出了丝绸之路。

大月氏大兴佛学,沙律便是其国最为有名的高僧,他有个弟子叫伊存,以西域大月氏使臣的身份出使长安,负责接待的乃是博士弟子景卢。

两人往来,景卢为伊存的佛学知识而倾倒,于是伊存口授其《浮屠经》。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载:“天竺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

无论是伊存还是景卢,都没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佛教在中土传播历史的见证者,这一刻,佛唱就此在中原传响。

2、贵霜帝国

《鹿鼎记》中有个混混叫韦小宝,在朝廷和与之对立的天地会之间混得风生水起,他因缘巧合获得了《四十二章经》,根据夹藏在经中的地图指向找到了龙脉所在地鹿鼎山。作为康熙帝的妹弟,贪财的韦小宝最终还是没去鼓捣大清的命脉所在。

比较有意思的是,《四十二章经》还真是在中土亮相的第一部佛经翻译。东汉明帝派使臣出使西域寻找高僧,慕名找来了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在洛阳翻译出了佛经摘录的《四十二章经》,这也是大月氏传入中土的第一部汉译佛经。

月有圆缺,大月氏走下了神坛。

五部之一的贵霜部后来打败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威名大盛,可是汉朝只知有大月氏王不知有贵霜王,这皆因一汉将班超!

汉明帝驾崩,西域大乱,焉耆国击杀西域都护陈睦,龟兹、姑墨等国也发兵进攻汉朝属国疏勒,班超与疏勒王互为倚靠固守城池待援。

汉章帝刘炟继位,下诏班超回师,附属汉朝的西域小国感觉主心无骨一再挽留班超,这最终促使班超折返西域平乱。

班超大杀四方,迅速扼制稳定了西域恶化的局势,上书汉章帝提出“以夷制夷”的方针并得到了汉章帝的支持,派出援军,重整西域。

班超打通西域南道后,开始进攻莎车,并用巧计击溃龟兹王派出的五万援军,从而迫使莎车投降,威震西域。

班超进攻车师之时,贵霜王曾派兵出征协助,如今见西域大局已定,为交好汉朝便提出和亲,欲娶汉朝公主。

班超一口拒绝了!

班超只知道曾经强大的大月氏没落了,怎能娶尊贵的汉朝公主呢?所以拒绝的完全不带情面。

西域新贵贵霜王被气坏了,派遣副王谢率军七万进攻班超,意图争回面子。

班超这时战力正如日中天,来者不拒,不服打到你服,直接把贵霜王这支精锐军打得找不着北,最后贵霜王只能纳礼求和。

班超至始至终都不知贵霜王之名!仍称为月氏王。

贵霜帝国在迦王一世开始进入全盛时期,进一步向印度扩张,建立起了一个纵贯中亚和南亚的庞大帝国。

迦王一世崇信佛教,也包容其它宗教,允许部族文化传统差异共存的局面,这就为东西方文化在贵霜帝国进行融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举措也就造成了一国多教、派别林立的局面,再加上文化的差异,对佛经的争论剧烈,歧义百出,这促使迦王一世产生了结集的念头。

迦王一世与胁尊者发起结集,整理记录十八部说法,召集五百罗汉对经律论三藏进行解释,编成《大毗婆沙论》,大乘佛教由此诞生。

由于天竺南北文化的差异,在众多的地方语言并存的情况下,又形成了主流的两大语言文字。

两种古经文字

迦王一世尊重部落派别的文化差异,这造成了一种乱象,即贵霜国没有统一的文字、语言和文化。

在佛经古文字中,能够在战火中留存下来的最著名的是巴利文和梵文,依靠佛教和佛经才得以保存下来。

1、巴利文

巴利文是佛陀时代的大国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后来随着小乘佛教向南传布而成为南系佛经的书面语,是释迦族的母语。

缅甸、柬埔寨、泰国用本国语记录了巴利文三藏,而纯粹的巴利文已经消亡。

2、梵语

梵语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标准语言,但并不是民众日常通用语言,而是婆罗门与佛教高僧使用的密语,又称天竺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天竺佛经毁于战火,而流入中土后的佛经却找到了新家。

中土佛教之路

天竺小乘教多不胜数,大乘教又允许小乘教的自由发展,所以佛经进入中土后发展之路异常艰难。

1、语言难

西域高僧来到中原,与负责接待外宾的鸿胪寺专员也只能做到正常交流,如何精准通过汉语翻译佛经术语以及理论观念,成为了第一个难题。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

译经人不仅要精通天竺各种方言,更要精通汉语,对于西域高僧或中原译官都是一样要求。

西域人学汉语,中原人学天竺语,彼此学习,密教之语梵语慢慢在中原僧人中成为了通用语。

2、立足难

佛教传入中土正是儒家文化盛行的时期,儒家具有根深蒂固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如何避免与儒家正面争锋成为了第二个难题。

西域高僧便采取了译经的方式来避免激化矛盾,不立教,先正理论,通过经文让民众了解佛家理念,最终能够融入到中原文化之中。

3、理解难

佛家理念要获得民心的认可和接受也不是件易事,所以不得不借助中原传统文化来进行传播。

东汉时借助的是道家的黄老之学,也就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其中的术语正好符合佛学的术语,观念也一致,这样就更容易被民众所理解,但也造成了佛道之间的区别模糊,“佛本是道”的说法就来源于此。

东晋后秦文桓帝姚兴,推崇佛教、儒学,让太子姚泓拜大儒淳于岐为师,又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

鸠摩罗什居凉州十八年,通晓汉文,发现早期汉译佛经与梵文出入较大,这是因为早期西域高僧凭记忆传法时,双方因语言差异造成的误解、漏缺或词不达意,因此建议姚兴重新翻译佛经,纠偏立正。

姚兴欣然应允,组织了以鸠摩罗什为首的大规模僧人重新译经,并广建寺院,佛教从此走向兴盛。

东晋玄学流行,崇尚老庄,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本末有无”,正好对应大乘教中般若学中的“空”,玄佛合流之下,佛教开始大放异彩。

三国曹魏高僧朱士行,历史上第一位在白马寺受戒的汉僧,一脚迈出长安,终身未归,只传回手抄《大品经》梵本,即后译成的汉文《放光般若经》。

东晋高僧法显大师,65岁时西行求取戒律真位,以图规范僧人言行,他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流连贵霜帝国的佛教中心,再返中原时,岁月已匆匆流走了14年。

北魏僧慧生大师,奉胡太后之命前往西域,带回梵本经论170部。

道安身得汉传佛教禅法、般若两系大成,提倡本无之学,正好契合了道家玄学之说,最关键的是他提出了“不依国主,法事难成”的佛教发展之路:皇权为佛法让道,佛法为皇权护法。

唐朝十三棍僧救秦王,正是皇权与佛教结合的最好体现。

天竺高僧进中原传道,中原高僧西行取经,一进一出,原本属于天竺的众多佛文化在在消散,而在中原却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和保护。

这时,唐僧西行开始了。

唐僧西行

唐朝东都洛阳净土寺,前身乃是北魏洛阳净土寺,名僧云集。

陈祎13岁时在此出家,法名玄奘,俗称唐僧。

唐僧高祖和曾祖都做过北魏的太守,那时正是佛学渐兴的时候,其父陈惠重儒学,因此玄奘从小就深受儒学与佛学的双重熏陶。

陈惠去世后,二哥在净土寺出家,11岁的玄奘跟随二哥入寺学习了《法华经》等多部佛家经典,两年后受大理寺卿郑善果赏识,破格允许13岁的陈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出家。

隋炀帝频繁发动战争导致起义四起,战乱不断,陈玄奘和二哥跟随净土寺的名僧逃往四川避难,并拜空、景两位高僧为师继续学习,学业大进。

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戒品具足,正式取得了僧的资格,可成为比丘。

陈玄奘随后前往河南、河北游学,随着学习的深入,比照梵文,发现的汉传佛经的翻译往往不畅或义理含混不清,甚至南北理念还有重大分歧,这让陈玄奘生出了正法的念头。

陈玄奘从天竺来唐僧人口中得知戒贤法师正在那烂陀寺讲授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于是决定亲自前往印度取经,上书朝廷请求西行。

此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不久,国内局势不安,北边又面临突厥的威胁在实行禁边政策,因此拒绝了陈玄奘的要求。

贞观二年, 大唐荒年,禁边政策放开限制,允许百姓外出谋生,陈玄奘便跟随着灾民出了大唐,迈向了西行的第一步。

没有官方的保护,没有方向的指引,陈玄奘凭着正法的信念过荒漠,翻雪山,跨沼泽,望苍鹰狐独地徘徊天空,看山狼对月长啸,历经千艰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迎接他的却是断壁残垣。

强大的贵霜帝国早在东晋时期已经彻底灭亡,在陈玄奘到来时,天竺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诸国林立,许多佛教小派与佛位皆毁于战火之中,天竺正处于佛教的末法时代。

贵霜帝国结集让梵语成了佛经主流语言,但并非民众通常口语,这也造成了不少小乘佛经乃是用地方语记载而成,流入中士后迫使中原僧人去学习这些语言,陈玄奘也因在研习这些小乘佛经时学了些地方常用言,这就是他能够听懂当地语言的原因。

由于长期战火的弥漫,天竺许多教派和经文就此消亡,尽管全民皆信徒的时代结束,但人们仍然对梵文抱有莫大敬畏,因此当地人对一口流利梵文的陈玄奘倍加尊崇,热心带他前去寻找散在当地的僧人。

在当地僧人的口诉追忆中,天竺的佛史一步步还原进《大唐西域记》中,一路走,一路记,陈玄奘终于来到了中天竺,见到了时任天竺国王摩伽陀王尸罗逸多。

天竺王对大唐僧人的到来惊喜交加,并派人将陈玄奘送往那烂陀寺——天竺佛教最后的圣地。

陈玄奘在此学习多种经论,着重研习《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

五年后,陈玄奘再次出发历游天竺四方数十国,寻求真经。

再回那烂陀寺,陈玄奘已开口讲大乘教义,声名大震。

贞观十九年,陈玄奘带经返回长安,往返用时17年,旅程五万里,游访138国。

唐太宗召见,赐住长安弘福寺,后改住大慈恩寺,开展译经大业。

陈玄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输入天竺,成为一段佳话。

而印度一词乃是由陈玄奘而定,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其他网友回答

在真实版本的取经中,玄奘才是齐天大圣。今天的我们,用着翻译软件,也不见得有太多人,敢只身一人去多个国家。

但是,玄奘敢,而且这些国家说的还是小语种。玄奘没有车,就是一个人,有的时候有点基础的辅助设施,比如马和骆驼一类,在大唐明令禁止出国的情况下,偷偷出去,没有任何外援。

法师就是个奇才,当年在大唐的时候,就遇到了“外教”(从西域等地来的僧人),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不但学会了梵文,还把西域沿途各种国家的语言掌握了七七八八。

当然,这得感谢大唐的强盛,李渊、李世民父子带着大唐的精兵强将们,硬是把周边各国,打得又跪又服。所以,各国人纷纷办签证来到大唐,学习的、旅游的、贸易的。

▲法师取经路线图

当时的法师又生活在全世界最牛的城市长安,也自然见多识广,接触语言颇多。

再加上当时的佛教经典,很多都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成汉文的,甚至法师能看到很多梵文原版经典,相当于双语教学。

所以,法师的梵文说得奇好。有多好?比本地人还要好!

法师到了那烂陀寺,拜戒贤法师,直接学的是超难的唯识宗。这一宗的教义写成汉语,僧众们都未必能看得懂,但是法师学习得毫不吃力。

还在当地高僧云集的辩论大赛上,一举夺得“最佳辩手”。也就是说,法师用自己的第二语言,打败了那些第一语言的本地精英。

所以,等法师回国的时候,皇帝派专车接他,还给法师盖房子,盖办公室。

▲大雁塔

法师在东土大唐一跃成为得道高僧,即使法师不从事佛教专业,只当翻译的话,也是大唐的顶级翻译,很可能没有之一。毕竟印度那一片区,没有人梵语说得比他好!

法师V5!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唐僧懂外语啊,这个回答够简单粗暴吧! 第一,唐僧的梵文好到什么程度?

西游记里面把唐三藏描述成了苦命的江流儿的故事,实际上真实的唐玄奘出生官宦之家,二哥就是和尚,唐玄奘从小亲近佛法,15岁就剃度出家,到27岁前往印度取经的时候,已经是一名精通梵文的大和尚了。唐玄奘的梵文好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念梵文和念汉语一样熟练,梵文经典随口就用汉语翻译出来,由别人记录下来,不需要润色,就文采斐然!

第二,唐僧取经,是“偷渡”出境的!

唐朝初年,出国制度非常严格,玄奘出国的申请是被驳回的。627年,玄奘趁长安闹饥荒,天下大乱的时候,私自离开长安,偷偷离开唐朝国境,走的路线是从甘肃的天水,武威,瓜州一路西行,好几次差点被官兵抓住。历经艰险出境来到了高昌国。幸运的是高昌国王信奉佛教,听说玄奘要去天竺取经,给他配备了四个和尚,还有随从和马队,后来过雪山的时候,还有随从和两个和尚不幸遇难。一年之后玄奘团队来到印度那烂陀寺,玄奘在印度高僧戒贤大师坐下学习佛法17年,最后多次和印度僧人辩经获胜,可见其对梵文和佛经的熟悉程度。公元641年,玄奘团队携带657部经书,150粒舍利子和7尊佛像回到大唐。这时候唐太宗才知道有这么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专门在皇宫内建了一座寺庙,专门让唐玄奘团队翻译佛经。

第三,《心经》是观世音菩萨传授给唐玄奘的护法至宝。

《心经》是在中国传播最广泛的佛经之一,大家一定会发现它和其他佛经不一样,别的佛经开头一般是:如是我闻。表示这是在转述当年世尊说法,这是释迦摩尼的表弟阿难尊者转述时的特点,阿难尊者有过耳不忘的超级记忆力,大部分佛经都是由他背诵出来,再由其他人记录整理的。但是《心经》没有这个格式,上来就是:观自在菩萨。传说唐玄奘在取经途中历经艰险,后来观世音菩萨传授给他这部《心经》,保他一路逢凶化吉,到达西天。而观自在菩萨,众所周知,就是观世音菩萨。

唐玄奘除了高质量的翻译了大量佛经之外,还留下了一部介绍西域各国风土人情的《大唐西域记》,是今天我们研究西域各国古代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所以,玄奘法师入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位文化名人,也是实至名归的了。

其他网友回答

唐僧本身就精通梵语,前往印度取经,听得懂当地的语言并不困难。

玄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唐僧,其本名陈祎,家世颇盛,先祖乃是东汉名臣陈寔,也是颍川陈氏的鼻祖,玄奘十岁出家,很快就成了颇有盛名的僧人,唐贞观三年,27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也就是如今的印度地区求取更多的经卷。

不过,与《西游记》中描述的截然相反,当时的唐朝因与吐蕃等之间的征战,禁止百姓踏出国门,玄奘正式提出的出国申请全部被驳回,于是,玄奘只能另想它法。

贞观三年,当时刚好有一位来自秦州的僧侣孝达来到长安学习涅槃经,学成归乡,玄奘便与其同行去了秦州,之后又与人结伴前去兰州、凉州。继续西行至瓜州玉门关,玄奘得到当地守关将领的帮助,偷偷出关得以成功。

出关成功之后,玄奘就失去了唐王朝的保护,当时唐朝尚未开拓至西域中亚等地,玄奘一路上历经艰辛坎坷,先后经过伊吾、高昌等,在天山附近南下,先后经历了上百个大小国家,直到31岁那一年,才真正进入了中印度地区。

进入印度之后,玄奘在印度各地游历学习,直到40岁时,与戒日王在曲女城会晤,受到极其优渥的礼遇,戒日王在曲女城召开辩论大会,让玄奘为论主,召集印度18位国王,超过三千名各地高僧参加。玄奘讲论,任人问难,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之间,玄奘名震五印度,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公元643年,玄奘回国,带回佛教经卷657部,当时的太宗李世民驻跸洛阳,听闻圣僧回国,下诏在紫微城仪鸾殿召见。

之后,在太宗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此外,玄奘口授,由其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着他西游时期亲身经历的110多个国家与传闻中的28个国家的山川风貌等情况。

因其杰出的成就,玄奘被尊奉为“三藏法师”,成为一代高僧。

不过,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玄奘经过了那么多的国家,各国语言风俗不同,他是如何突破语言障碍,还获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呢?

事实上,玄奘的确精通外语,而且外语造诣颇高,只不过他在语言上的天赋,被其在佛学上的成就光辉所遮盖。

书写佛经的梵语,是当时西域与天竺的主流语言

梵语在古代,是一种在西域与南亚、中亚非常盛行普及的语言,而且,梵文与原本的藏文相当类似。

《大唐西域记·卷三》:钵露罗国,文字大同印度,言语异于诸国。

玄奘时期的钵露罗国,位于今天的克什米尔与西藏阿里一带,是古象雄文明的一部分,其文字与流行在印度的梵文几乎一样。

《大唐西域记·卷十》:迦摩缕波国,语言少异于印度。

玄奘在西游途中,发现不仅仅是印度,当时并不属于印度的盘越国、甚至大秦婆罗门国等地的人也都能听得懂梵语,只不过稍微有所不同,玄奘在大秦婆罗门国时,按照当地人的请求,将中原的《道德经》翻译成了梵文。

表面来看,梵语是五印度当时的上流通用语言,然而事实上,梵语最初是月氏人带到南亚地区的,汉朝时期,月氏人受到匈奴的攻击,离开世代居住的河西走廊一带,远走中亚,最终不断南下,征服塞种人等,建立起贵霜帝国。梵语在印度、中亚等地广泛流行,成为了当时一种非常普遍盛行与上层的语言文字。

在印度,并非所有的佛经都是梵文书写。

《大唐西域记·卷二》:遂古之初,文字繁广……异道诸仙各制文字。

其实,五印度普通百姓的语言全都不尽相同,包括佛经等文献,其实也都是用不同的文字进行书写记录,只不过,从汉朝末期进入中原的僧侣开始,历代传入中土的佛经,却都是统一用梵语进行书写,也就是说,对外传播的佛经,都是经过了翻译才得以外传的。

玄奘不仅会梵语,而且造诣极高

“翻译”这个职业,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

《册府元龟》: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这就是《尚书》之中也有记载的“重译献雉”的故事,先秦时代,即便中原各国之间,彼此文字语言也都不尽相同,需要进行翻译才能交流,秦朝一统之后,仍旧设立了“九译令”等职位,专门司掌翻译的工作,之后历代沿袭。

隋唐时期,对外开放的程度极高,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土,长安与洛阳等地,见到外国人听到外国语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有如此环境影响,这也给当时的中原与外国之间,语言的学习交流创造了很大的便利。

玄奘本身家学渊源,自幼出家为僧,师从诸多的高僧,学习《摄大乘论》、《法华经》、《阿毗昙经》等众多佛学经典,玄奘的师傅之中不乏高僧,早期的佛学经典有不少都是用梵文书写而成,要有所成就,学习梵文也是必要的功课。

武德九年,一名叫做“波颇”的天竺高僧抵达长安,在善兴寺翻译《大庄严经论》,当时的玄奘就前往了善兴寺与其系统学习梵语,也正是在此期间,玄奘直到了天竺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存在,同时,学到真正梵语的玄奘,对于以往中土翻译出的各种佛教经典中的偏差,产生了很大的疑问,因此决心前往印度。

西行的路上,玄奘先后抵达诸多同样使用梵语的国家,比如克什米尔的迦湿弥罗国,玄奘在当地逗留许久,进一步研习梵文,一路上,玄奘走走停停,真正抵达印度时,他的梵语水平已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玄奘的确有极高的梵语水平,这也使得他能够在戒日王为其召开的论会上赢得辩论,盛名震动五印度,同时,玄奘还用梵语写成了《会宗论》、《破恶声论》等经典,玄奘回国之后,其梵语水平实际上与母语已经相差无几。

之后

其他网友回答

大唐时国力十分强盛,政治与文化环境繁荣且开明,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中国通商留学和传教,其中不乏天竺的僧侣客商。所以说那时的人们,有精通外语的,一点都不稀奇。

首先:唐僧西行之前应该跟着一些天竺的高僧学习过外语,而后又取经经过西域这些国家,将外语学以致用,所以越来越精通,除去梵文,唐僧还应该精通一些西域小国的语种,毕竟游历西域近二十年,唐僧又如此的聪慧,听的多了自己也就会了。

再者,取经也算是一种文化交流吧,堂堂的大唐帝国派出去的人,如果不通所去国家的语言,一出国门就两眼一抹黑,也太不像话了。大唐帝国既然选中玄奘,除去精通佛法之外,肯定也精通外语了。

最后: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如来的弟子,如来是天竺人,他的徒弟自然会天竺话了。

PS:佛法高深,枯涩深奥,取经过程中少不了讲经说法,与高僧辩论,如果玄奘不精通天竺语言,唐太宗给他派一个专职翻译,先假设这翻译从一般角度看水平很高,如果能将精妙玄微又博大精深的佛语通通不失其义的翻译出来,那么这个翻译比玄奘还牛。

随便写写,说这么多,其实都是推论,推论不能证明事实。而事实就是,唐僧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