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网友提问:

你们怎么看待李广这个人?

优质回答:

个人认为李广是一个大功不多,小过不少,名气很大,名不符实。

我们知道的李广主要来源于史记记载,史记是一本伟大的历史典籍,他的伟大在于开创了纪传体写史的先河,把人物单独篇,体现出了历史是人的历史这一观点。

但是,史记有一个问题:主观色彩太浓。之前的编年体史书大都按照事情发生的前后一一记录,而史记往往是记事+议论!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太史公曰……”史书加入个人感情是比较容易出现偏薄,比如说,对楚汉之争的记载。司马迁对项羽的美化到了极致,而对刘邦的丑化也到了极致!而对汉武帝的记载更是一黑到底,毫不留情。这可能与司马迁遭受汉武帝的戕害有关吧。

所以,作为汉景帝、汉武帝时期这个出力不出名的李广,司马迁报着是一个同情的态度,而后世也多以李广寓意人主不念旧情,对臣下恩典不足。于是李广的形象被不断放大!

回到那个年代,作为武将,封侯是要看战功的,看首级!而仔细总结李广的一生,都是小规模的防御战,亮点不多!汉武帝时期的几次任命也以失败告终,所以,李广的大战能力显然比不上卫青、霍去病!这一点是公平的。

其他网友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西汉时期,将门出身的少年曾多次在战场上骑马射箭斩杀匈奴,屡立战功,深得皇帝赏识,说他要是早生一点,怎么说也是个万户侯。

后来七国之乱时,少年也是发挥了他的勇武善战的才华,夺取叛军的军旗,立下大功。打了胜仗自然是开心,甚至是有些膨胀了,竟然接受了梁王的奖赏,因而功过相抵,班师回朝后什么也没有得到。你说少年是不是作?

其实后面还有更作的,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的胆大吧。

少年有次只带了百来名骑兵去追杀三名匈奴兵,结果射死两名,俘虏一名,结果抬头一望,对面站着匈奴的千万名骑兵。

少年心中仿佛有千万只羊驼狂奔而过,好在少年够秀,对将士们说:“水晶不破,问题不大,吃口药,不慌。假装我们草丛有大汉。”

就这样,少年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还当真就匈奴兵给吓跑了。

在我们的想象中,强大的军队都是军纪严明的是吧,结果少年带领的军队就很佛系了,没有整齐的队列,没有夜晚的打更人,靠河就安营扎寨,很是简易,怎么舒服我就怎么来。

但也就这样,匈奴兵老是担心有诈,不敢偷袭,想来少年确实胆大,确实够作。

我们的少年不仅作,还特坏。怎么个坏法呢?少年曾经坑杀800多名已经投降的羌人士兵,你说坏不坏?少年曾在撤职期间被人给拦了一下,结果启复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拦路的那个人给杀了,你说坏不坏?

究竟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我说的其实都不算,顶多就是一些个人看法,只有人民大众所乐意接受的才算。

少年戎马一生,射箭的本身高超,曾误将石头当做老虎,一箭射过去,箭头没入石头怎么也拔不出来,确实是有几分实力。

少年也算是当时的名将,但奈何少年依旧没有得到封侯。此时的少年都已经60多岁了,人越老就知道机会也是渺茫。

在一次对匈奴的战役中,少年请求大将军让机会给他去和单于单挑,奈何大将军觉得少年运气不好,坚决让少年从东路带兵过去包抄,结果少年迷路了,延误战机,没能活捉单于。

少年很气,大将军也很气。少年气大将军让自己绕路过去,这算是少年最后一次有机会能够与单于对战,结果大将军却临时调走少年去右路,路途本就遥远,进而才导致自己迷路。大将军气少年对主帅的藐视。

最终少年以死谢罪,一剑封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少年的能力和成绩是分裂的,少年的能力很强,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战绩让自己封侯,积压已久的愤懑之情一下爆发,这也是少年最后唯一的手段了。

一代名将,就这样用本应该斩杀外敌的军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少年的名字就叫,李广!

其他网友回答

李广是西汉第一名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广为官清廉,爱兵如子,任40多年2000的高官,却家徒四壁。

李广被武帝众臣一致推举为大汉第一名将,随后担任未央宫卫尉,百战不败的程不识屈居李广之后。 从此李广为年少的武帝讲解匈奴的习俗,风土,战斗特点,以及汉军如何对付匈奴。

武帝毕竟年轻,尽管李广功绩卓著,曾经在文帝时,16岁取得陇西大捷,几千人打败老上单于十几万,累计消灭匈奴十万,被文帝口谕无冕万户侯,但是武帝希望打造自己的一片天。

在采用王恢的斩首计策失败后,第二次发动斩首单于的行动再次失败,由于卫青没有牵制住同在上谷的左贤王主力,公孙敖孤军奋战被左贤王一击而溃;李广突击单于,混战中被左贤王夹击,李广掩护大部队突围成功。斩首单于的行动却失败了。

讲真,如果卫青不去卢龙城,杀那几百不知道什么匈奴人,而是与公孙敖通力合作牵制左贤王,李广已经生擒单于。

随后的6年里,得”贵幸”的卫青,非常照顾他的姐夫公孙贺,和救命恩人公孙敖。对于李广,卫青一直不待见。直到公元前123年,汉武帝让李广随卫青出征,可是卫青只安排李广为后将军,这么多年下来,可以看出卫青对李广的态度,就是不用你李广,皇帝让你一起出征可以,殿后,让你没有机会杀敌立功!北宋杨业最初也是这样的待遇,让杨无敌压粮运草,宋军高梁河惨败,杨业要不是冒死保护赵光义,也不会有机会带兵打仗!

汉武帝自从卫青定襄之战损失士马十几万,给大汉带来巨大损失后,就不用卫青了,应该是看透了,就算卫青拍武帝宠妃王夫人马屁也没用,就是不用你卫青,回头再损失士马十几万咋办,大汉也耗不起。漠北之战本来应该是河西之战中配合默契的李广,霍去病领兵。不知道怎么,又让卫青领兵,霍去病不服气啊,于是一个大将不要,指定要李敢。

李敢是李广之子,虽然只是校尉,却大大有名,河西之战时,李敢单枪匹马杀透左贤王4万大军,是大汉第一智勇双全的猛将。

这次又是李敢,斩将夺旗,摧毁匈奴指挥中心,汉军才以少胜多,连续击破敌军,斩获7万多。

卫青这边,部队在行军途中,抓住了匈奴的探子,居然从探子嘴里得到了单于的位置,并且单于身边才2-3万人。卫青大喜过望,召集5万骑兵,数万武刚车兵,让公孙敖带领前军,这都是速度快的马队,把辎重队扔给李广,让李广带着老百姓慢慢走。

李广是带着老百姓辎重队的,这点非常明显,后来卫青损失士马十几万,单于也跑了,卫青再次犯了定襄的错误,他故技重施,逼李广承认迷路,用诸校尉性命要挟,逼死李广。这时军士百姓们都为李广痛哭。注意,这里的百姓,显然是指辎重队的百姓,也就是说李广一直是带着辎重队在走,根本不存在迷路一说。

史记记载,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卫青以要向汉武帝汇报为由,让李广承认迷路。卫青先派长史送酒食给李广,李广不承认迷路,又派长史逼李广,以诸校尉性命要挟,李广为救诸校尉,才说自己迷路,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可见卫青有多着急让李广承认迷路!为什么不能回长安在武帝面前当面对质呢?只有做贼心虚的人才会这样,显然卫青急于逼迫李广落笔,把迷路做成既成事实,如果回到长安,李广可以直接向武帝汇报实情,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李广死后同年,位高权重的丞相李蔡,要为哥哥李广申冤,却被诬陷致死,理由是李蔡要占据一块皇家用地。李蔡这么乖巧的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显然李蔡威胁到了某人的利益。

李敢由于漠北之战居功至伟,所以武帝火箭式提拔李敢为郎中令,顺带赐了个关内侯。关内侯不过是物质奖励,千把石的收入而已。郎中令只有一个,收入超过2000石不说,更是武帝最亲信的臣子,实权在握,下属2000石的部级干部就有近10个,其他大小官员不计其数。郎中令有着丞相和大将军都没有的实权,比如推荐官员任职,在没有科举的情况下,郎中令得有多少人上赶着拍马屁。再比如宣读皇帝圣旨,也就是职业钦差大臣,所以卫青所谓武帝只告诉他一个人的口谕,郎中令李广一眼就识破是假的了。卫青是没有资格传旨的。

李广,西汉抗匈军神,死在外戚卫青的阴谋陷害之下,当时的人都为他冤,闻者都流泪。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说的都很对,一句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是对他最好的描述。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作家张锐强就写了篇文章,为我们梳理了李广难封的来龙去脉。

李广的一生,经历了文帝、景帝和武帝三个朝代。文帝就赞叹李广的英勇,说他要是生在高祖时代,轻轻松松就能当个万户侯。可惜文景之治那时候,休养生息,对边境的匈奴,实行的也是和平策略,李广根本没有立战功的机会。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文帝和景帝的时代,大家就都认为李广应该封侯了。

后来汉武帝上位,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多次对匈奴发起战争,按理说,李广封侯的机会应该来了。可是咱们这位飞将军李广,点实在太背,汉朝和匈奴之间大型的战役,他参加了四次,却都没能如愿封侯。后来连司马迁都在史记里说李广点背。

那李广有多点背呢?咱们结合他参与的那四次战役来说说。

第一次,李广和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搭档,以偏师遭遇匈奴主力,李广部队的军力和匈奴相差好几倍,结果全军覆没。要不是匈奴想活捉李广,他可能就在这场战役中挂了。以李广的战绩,罪当杀头,可汉武帝爱才,只是将李广贬为平民。

第二次呢,汉武帝派出的还是卫青和李广。可匈奴一听是飞将军李广,都绕开他的驻地,不和他正面开打,结果李广自然也就没有战功可言。

要说第三次,李广的战绩可真是可圈可点,以四千兵力击退匈奴四万人马。可这位飞将军真是不走运,因为同时和匈奴开战的还有当时的后起之秀霍去病,人家在那一战中,砍下了匈奴三万三百颗脑袋。当时汉武帝对于战功的考核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杀敌人数。李广这一战虽然可以说的上是惊天地涕鬼神,可他的部队也伤亡惨重,汉武帝算了一下账,李广功过相当,还是不能封侯。

经过了这三场战役,咱们大概也看出来了,李广这个人,确实是点背。但咱们怎么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当时,李广点背成了汉朝上上下下的共同看法。

这时候,汉武帝正在准备和匈奴的最后一战。在汉武帝的计划里,这次出征,原本没有李广的份。可是快六十岁的李广知道,这是他人生中马上封侯的最后一次机会,就再三请求汉武帝允许自己出征。汉武帝实在不好意思,答应了。可是出发前,汉武帝私下交代卫青,李广这人点背,别让他和匈奴直接开战。

李广不知道这是汉武帝的安排啊,出发前一看卫青给自己安排的路线不是和匈奴主力作战的路线,哪里甘心啊,可军令如山,又不能不服。要说李广,点也真不是一般的背,他的部队竟然在沙漠里迷路了,延误了汇合日期,等卫青那边打败匈奴,李广的部队才姗姗来迟。在历朝历代,延误军期,都是大罪,李广羞愧难当,自杀谢罪。一代将星,就这样死在了沙漠。

听到这,咱们基本上也感觉到了,从头到尾汉武帝对于李广其实是很欣赏的,虽然没有封侯,可汉武帝给他的官也不小。当时李广的官职,相当于大内总管,在九卿当中也是排在前三位的。而且从后来对李广儿子封侯的安排上,也能看出汉武帝对于李广是相当有感情的。

你可能会问,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李广难封”还成为了历史上两千年来经久不息的话题呢?这就要说到史学大师司马迁了。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因为替李广打了败仗的孙子讲情,结果被汉武帝给阉了。其实还有一点大家不太知道,就是司马迁还做过李广的下属。这么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司马迁在写李广的时候,加入了许多个人感情。我们想想,司马迁那支笔,渲染能力是多强啊。就这么着,很多人读到李广的故事的时候,都被司马迁给带沟里去了。

再加上后世不得意的文人常常十分投入地把李广想象成自己的化身,这种代入感,让“李广难封”这个雪球越滚越大,逐渐成为了怀才不遇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