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科夫为何输给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为什么把苏联)

网友提问:

如果马林科夫挫败了赫鲁晓夫的夺权企图,苏联会怎样发展?

优质回答: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新的领导人大概率会在马林科夫、赫鲁晓夫与贝利亚三人之中产生。而当时的马林科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也就是苏联的总理,并且也是斯大林的心腹,本该顺理成章的成为新的领导人。可是偏偏被赫鲁晓夫给拉下马,主要还是轻敌了,低估了赫鲁晓夫,把经历都用在了贝利亚身上,反而让赫鲁晓夫有了机会。

赫鲁晓夫相比马林科夫看上去更想一个“枭雄”,这也使得很多人认为如果当时的苏联由马林科夫掌权也好不到哪去。其实赫鲁晓夫最大的有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野心太大,当年如果不是赫鲁晓夫可能就不会发生惊世骇俗的古巴导弹危机,幸好危机被平息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赫鲁晓夫上台后,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去斯大林政策化。如果是马林科夫上台必定会沿着斯大林的方向发展,并且马林科夫主张经济占主导地位,轻工业与重工业平衡发展。并且二人最大不同是马林科夫主张减少核军备,赫鲁晓夫则非常重视和战略,并且马林科夫的手段比较温和,赫鲁晓夫“强硬一些”。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不单单是工业发展畸形的问题,本就是多个加盟国组成的,加上历史扩张等原因,不是马林科夫上台就能阻止解体的。如果当时主抓经济,也许军备竞赛的力度就会小一些,也许解体的时间会推后一些。但经济好的同时,军事实力就要弱很多,如果核武器数量明显少于美国,也许美国不怕你了,可能直接开战了。

主要是历史无法预测,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会诱发未来的连锁反应。如果当时马林科夫挫败了赫鲁晓夫夺权的企图,最好的结果也许就是晚解体几年,最坏的结果无法想象,可能更加糟糕。

其他网友回答

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过程都差不多,一个被后背败家了,一个被贤臣叛杀了。结果都一样,时间也差不多,只是灭的方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