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感想(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如何取舍?)
- 名著读后感
- 2022-07-01
- 301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如何取舍?
优质回答: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无论是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那么他和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了眼前的苟且,只是一味到去追求所谓的诗和远方,那么他就离疯子不远了,早晚要得到生活的报复。所以说,真正会生活的人,既要正视、接纳眼前的苟且,还要想到诗和远方。
其他网友回答
选 择
读《月亮与六便士》所想到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题记
怎样活着,是每个生命都面临的严肃问题。
小时候,我们怀揣梦想,当诗人,艺术家,运动明星等,很少有人说做一个农民,一个清洁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有多少人一贫如洗的坚持着最初的梦想。身体的需求和灵魂的逍遥矛盾并存,如何选择,每一个人都在心里煎熬挣扎。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这几步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方向。是追求六便士,还是找寻月亮?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个40多岁的男人放弃体面的工作,抛弃美满的家庭,远赴异国他乡,在绘画技巧极其薄弱的情况下,立志做一名画家。这一惊世骇俗之举震撼了身边所有的人。人们纷纷猜测他离开的目的,而他仅仅是受情感的驱使,希望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安放骚动的灵魂。一个人放弃世俗的幸福,忍饥挨饿甚至不管不顾生命的存活,去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世界,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然而,斯特里克兰德做的又是多么的平静和自然。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弘一。
我的心中,儿时就埋下了书法的种子。小学期间,整日临帖摹字,唇齿染墨,不亦乐乎。中学喜欢诗歌,立下“我手写我心”的宿愿。可随之而来的高考、工作的压力,让我全力以赴为之奔波。直到上班之后,趁闲暇之余便急不可遏的重拾毛笔,如久别的情人般终日缱绻,不可分之须臾。自学日久,亦想进京深造,又顾虑家庭、工作、金钱等问题,一直耽延下去。且自我宽慰:书乃修身之道,以我辈资质聊慰精神亦可。或曰:昔之大家多自修成名,吾勤加习之,亦未不可。“有时候人把一副假面具装的逼真,时间久了,他们真的变成他们装扮的这样一个人了”。这样的装扮,注定了我的人生。可义无返顾的投入书法获取精神的快乐是我理应自觉追求的生活吗?人生是条单行道,命运的轨迹只有一条,我该何去何从?
医生阿拉伯罕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我很怀疑阿拉伯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关于伟大,我还是相信这样的解释:“我所说的伟大,不是指幸运的政治家或立功的军人的那种伟大。那种伟大与其说是一个人的特质,不如说是其所处的地位的特质,而境况一旦改变,那种伟大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伟大是真实的”。
循心而动的活着是伟大的!
其他网友回答
诗的远方,也许只要转过身就已到达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把月亮和六便士分别赋予他们象征性意义的话,我认为可以在马斯洛需求里面分别抽取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匹配给它们,人类在几千年里面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精进,为的就是去到月亮的位置,这个过程中哪怕有竞争,哪怕有牺牲,依然前赴后继,就像书里写的那句,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但是依然挡不住他们的自我实现,他们始终认为那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追逐六便士的人,他的层级就在六便士的位置,即便他们有精神上的,社交方面的需求,或者被理解被尊重的需求,他们也一定认为那是在六便士的基础上,所以,我认为怎样取舍都可以,重要的是取舍的人必须清晰自己此刻在什么位置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一点取了这个,那么就有可能要先舍了另一个,这其中的价值和代价你能不能承受的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他最好的选择,询问别人,只是为了增加自己选择的筹码而已。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如何取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