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提到万历十五年的情节(人民的名义,毁掉高育良书记的《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

网友提问:

人民的名义,毁掉高育良书记的《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

优质回答:

看过《人民的名义》的人都知道,高育良是一个出身政法教授的官员,自然对知识有着极高的认知与尊敬,而这样的人的性格一般是不贪财、不贪色,但是谨小慎微,一栋别墅比不上一个能对知识(也就是高育良所喜欢的明史)有着极高见解的红颜知己有吸引力,所以高育良先是与原配——历史教授吴慧芬成婚,继而又被包装下的“打工还在自学明史的高小凤”吸引,而《万历十五年》则是包装小高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万历十五年》究竟讲了什么呢?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之一,主要讲明万历十五年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情况。但作者并非在单纯的记叙,而是希望通过这一段时期反映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行以及日后衰败的内因。与其另一部著作《中国大历史》一样,《万历十五年》在以一种大历史观看待明王朝的运行,而这样的表达方式无疑对阅读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般人看就单纯在看一些无聊的故事,而有一定历史功底的人则会发现这本书的巨大价值所在。所以,当高育良看到小高在读《万历十五年》,随后进行试探,就会对小高产生极好的印象,原因就是“曲高和寡”,能“和”上高育良的“曲”的小高自然会脱颖而出。

总而言之,《万历十五年》本身是一部历史价值较高的著作,但也只是作为高育良看待外界事物的一个参照,其真正的痛点在于“无人和曲”,而经历过“人格美容”的高小凤则被赵瑞龙利用,精准地刺中了高育良的痛点。

注:大致写观点,有些专业性的术语笔者并不是分的很清楚,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重点要解读高育良和《万历十五年》的关系。解读完这层关系,我想你既能读懂高育良,又能读懂《万历十五年》。

我以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从“人”的角度来解读政治和历史的。在书中,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在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等重要人物身上,都发生着诸多看似细枝末节的事。但正是这些事,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而这种这种文化和政治生态最终会颠覆一个王朝。书中这样写道:“本朝的立国以伦理道德为根本,以文官集团为支柱,一切行政技术完全在平衡的状态里维持现状而产生。”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王朝的政治运行仅仅依托于官员的个人德行,而枉顾法治和行政效率的话,那最终必然走向衰败。因为,“文官”这个群体有其天然的双重性格,他们是阴谋与阳谋的共同存在。一方面是对国家社稷的美好愿景、对伦理道德的无上尊崇;另一方面,则是对一己私利的难以舍弃。

而高育良身上恰恰反映了阳谋与阴谋共存的典型特质。

他是法学老师出身,内心深处其实对法律是敬畏的,对为官有自己的守则,他一生都想做好官,也努力做好官。

但当他遇到高小凤以后,他的德行仍然输给了个人的私欲。他明知不可为,但仍然为之,最终被利益团体成功围猎。

这是《万历十五年》中,大部分文官的共同属性,也是导致高育良堕落的根本原因。

在此我想为编剧拍手叫好,我想他也是读过《万历十五年》并且读懂的。他借用高育良的形象描画重现了《万历十五年》中文官的群像。又用《万历十五年》直接推动了高育良的堕落。这种巧思和其中的警醒意味实在值得反复咀嚼。

其他网友回答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在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部历史著作。80年代在中国出版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当时,国内的历史著作都偏向于严肃,缺乏趣味性。

《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黄仁宇永选取万历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六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剖析了明朝如何从兴盛走向了末路。 在立太子一事上,万历皇帝既不坚决又不听任臣子的建议,只是希望用拖延时间来寻求解决办法,可是即使拖延了十多年,最终他还是妥协了。在这场抗争中,万历皇帝逐渐失去了激情,开始了罢工。这一罢便是28年。

张居正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官员考核改革和赋税改革,只可惜张居正却过早去世。 他的继任者申时行缺乏他的魄力,又一味地想用妥协来营造一种和谐的局面。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被全面否定。

戚继光力主军事改革,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用打太极的方式进行着细枝末节的革新。即便如此,这一切还是在张居正的支持下进行的。张居正逝世后,一切都付之东流。

李贽的心学本来可以给人性解放带来一线曙光,可是在当时,他却被看作异端。

在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海峡,努尔哈赤已经在东北崛起,而明朝却依旧用祖制来统治国家,灭亡也势在必然。 黄仁宇用他倡导的“大历史观”,从细节处着眼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

1976年黄仁宇用英文写就的《万历十五年》,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和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先来看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倒在血泊中的是奥匈帝国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史称“萨拉热窝事件”。这次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实际上,事件受害者的斐迪南大公主张兼并塞尔维亚王国,他最后踏上的那块土地也在1908年被奥匈帝国吞并。换句话说,塞尔维亚人对他的仇恨早已存在,他的悲剧是必然的。至于说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参战各国找到的一个借口而已。“协约国”与“同盟国”围绕着殖民地等经济利益所造成的矛盾早已无法调和,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战争的爆发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历史正是由这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真实事件所组成的。正如《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研究明史不可越过的一部作品。《万历十五年》是本书的中文本名,其最初的英文版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种命名方法巧妙的将万历一朝与现行国际通用的纪年方法联系起来,透过书名,可以清晰的将思绪拉回到四百多年前的那个古老王朝。作者黄仁宇先生站在大历史的观点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所以万历十五年并不是史书上所谓的没有什么可以记载的年份,这一年的年鉴应该是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全书围绕着大明王朝由道德代替法制的社会制度为主线,分析前因后果,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社会的发展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时,其政治制度、法制制度、军事制度、哲学发展都将陷入困境中,无论身处其间的个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结局都是失败的。

一、政治上的困境

1、以道德代替法制,是明朝一切问题的症结,也是作者写作《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目的。

1、明朝中央集权,施政方阵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全国布满了短距离的补给线,而不是全国性的统收统发,不愿意发展商业及金融业,作者认为这也是中国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2、代表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

皇帝是一种制度,万历本人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由于制度的存在,万历的一言一行都被限制在规范中,他本人也变成了活着的祖宗。万历皇帝以消极怠工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最终,无论是制度,还是本人都变成了悲剧。

张居正的改革也曾创造了经济的蒸蒸日上,但是张居正逝世后,本人身败名裂,改革被废止。

申时行用折衷的办法调和着整个文官集团的矛盾,最终也无济于事。

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也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二:军事上的困境

当时应该废弃落后的军户制度和卫所制度,代之以募兵制度,但是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进行全面改革,只能进行妥协。妥协的原则就是先进的部门后退,使之不与落后部门的差距加剧,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

代表人物:戚继光。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成为了民族英雄,但其最后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晚节不保。他的失败也是大明军事制度的失败。

三、思想上的困境

当时的文官集团已经丧失了向前发展的能力。当社会物质文明向前发展的时候,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发生动乱。

代表人物:李贽。李贽发现了自己自私自利的一面,又不能放弃孔子所提倡的仁。他所期盼的自由,只是优秀分子不受习俗限制的自由。在道德的旌旗下,李贽在思想上也找不到出路。所以,他笔下充满了矛盾。他的记录也反映了当时思想界的矛盾。

以上是书中以六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人物的生平悲剧所展示出的万历一朝的众生相。1587年前后。万历皇帝消极怠工。张居正身败名裂,申时行仕途危机、海瑞逝世、戚继光逝世、李贽陷入思想困境。有一种说法,明实亡于万历,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来看,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我们生活的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在告诉发展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各种看似被忽略却又极为重要的细节,阅读本书,依然能为提供思考。

其他网友回答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宿命论的宏观历史书,作者想要表达的无非就是“因果关系”,偶然中的必然,有前面的因才有后面的果。

作者黄仁宇教授是一位外籍华人,他还有一本著作叫《中国大历史》,所谓的“大”就是他的书跟其他史学家著作不同,黄仁宇教授的著作都是以宏观历史角度去看每一个阶段的问题和现象,这可能跨度一百年甚至几百年。

像《万历十五年》也是这种风格,不拘于细节,细节只是宏观历史的一个症结。他以万历十五年那一年为切入点,把整个明朝历史综述总结分析了个透底。

像书中开头说的,万历十五年并未发生什么历史性大事件,但这一年的一些小事都是牵动将来历史走向的伏笔,也是以前历代埋下的因所结出来的果。

总而言之,看《看万历十五年》令人酣畅淋漓,醍醐灌顶。但隐隐觉得黄仁宇教授的著作里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人民的名义毁掉高育良书记的《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