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怎么读(【益健康】朗县蛤蚧,功同人参,可补肺肾益精血……)

蛤蚧怎么读

 
“仙蟾”蛤蚧
 
蛤蚧,亦称“壁虎”、“仙蟾”,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辞海》记载:“蛤蚧属于爬行纲,壁虎科;长达34厘米;腹面灰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指趾间仅见蹼迹,指趾底有单排皮瓣。”

在林芝朗县的山石岩壁、石洞裂缝内,常见蛤蚧在笔直的悬崖峭壁和光滑的地方上灵敏地爬行。其实,这是它的脚趾头内面长满了皱褶吸盘的缘故。蛤蚧就是凭借这些皱褶吸盘附着在物体上。人们看到它犹如壁上的老虎,就给它取了个绰号叫“壁虎”。

蛤蚧的食物是螟蛾、蚊子、小鸟、蛇类和其它昆虫。所以,它能为保护庄稼和保护人体健康效劳。每当蛤蚧发现食物,就敏捷地扑过去,刹那间张开又宽又大的嘴巴,伸出灵活的舌头,一口就把昆虫吞下。

蛤蚧有一个抵御外敌的“巧招”。它一旦被敌方揪住尾巴时,便干脆把尾巴丢掉,丢掉的尾巴脱离身体后仍能不断地跳动。当敌方紧紧盯住那条跳动的尾巴时,它却早已溜之大吉了。这就是蛤蚧的“丢车保帅”之计。以后,它还可以慢慢地长出新尾巴,这在生物学上叫做“再生”。其实,断尾巴不过是蛤蚧的自卫本能罢了。

蛤蚧外貌虽然难看,但它在医疗上的功效却是很有名气的。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便说蛤蚧“功同人参”,可以“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咳,肺痰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西藏常用中草药》称蛤蚧“性温、味微咸,眼睛有毒。补肺肾,益精血”。据医学研究表明,蛤蚧表皮下富含激素,的确能强壮心身,对神经衰弱,小便频繁,心脏性喘息,小儿疳积,确有疗效。朗县人常将鲜蛤蚧与牛肉一道煮吃,或以干蛤蚧浸制药酒,服后可滋阴补肺。一般认为蛤蚧的药效全在尾巴,尾巴一断便会大大降低功效,连《本草纲目》也称蛤蚧“功在尾巴,断尾功倍减”。其实,据有关部门对蛤蚧的断尾鉴定表明,蛤蚧的尾巴没有什么特殊物质,断尾是不会失去药效的。

朗县人用蛤蚧泡酒的方法很多,一种是生泡,即把蛤蚧破肚去内脏、眼珠、脑髓后,把血拭净,不用水洗便放到酒里泡。一种是干浸,即将捕捉到的蛤蚧剖开胸腹,掏出内脏,用布擦干,用竹片把肢体撑开系好,再用微火烘干,然后泡酒。酒以50°以上的高粱酒为宜,这样蛤蚧才不会变质。蛤蚧作为成药生产的有蛤蚧精、蛤蚧补肾丸、蛤蚧补肾酒……目前,有些地方用蟾蜍、白果、蛤蚧等配制成“蛤青注射液”,对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疗效显著。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杨辉麟,藏族朋友取名玛米多杰(ma-mi-rdo-rje,是金刚兵的意思),西藏军旅作家,作协会员。已出版《西藏东南角》等书17部,有作品被收入《西藏军旅文学选粹》等多种文集。
长按识别二维码
敬请关注《读走西藏》

蛤蚧怎么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