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之"见")

林黛玉进贾府

作者简介:王传学(笔名川雪),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中师优秀教师奖三等奖、湖北省中师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出版著作《特级教师谈词语赏析》、《语文教学与诗文鉴赏》、《感受诗词意象美——古诗词四季意象赏析》。主编著作《应用文写作》、《中国历代诗歌名篇解读》。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选入高中语文课文的《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红楼梦》中各主要人物的初次亮相,作者借林黛玉的眼光介绍了贾府的环境和人物的身份、性格。文中写林黛玉的所见,用了“瞧”、“忽见”、“只见”、“果见”等,细细琢磨,这些“见”的选用,无不是黛玉的特殊身份、特有性格以及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感受所决定的。
先看黛玉进贾府之前的所见: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黛玉丧母,投靠外祖母家。她早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近日亲见“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早已不凡了”,使她对前去投靠的陌生环境产生疑惧、孤独、警觉的心理。加上她绝顶的聪明与孤傲的性格,“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按常理,一般人进了城,便会在轿中左顾右盼,而黛玉面对繁华的街市,只是“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小心地向轿外看了一眼,既未撩开纱窗,也未东张西望,“瞧了一瞧”四字极传神地表现了她小心谨慎的心理。
快到贾府,“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此处用“忽见”而未用“只见”,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缜密。若用“只见”,便会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黛玉心中估计的贾府大门,正与见到的相合。而事实上,黛玉只知贾府门第高贵,但究竟如何,不得而知。而用“忽见”,一是写出了黛玉矜持外表下内心的矛盾、思虑的细密。她当时正处在沉思之中,因而“忽”字便有突如其来之意。二是强调了贾府门第的威严与显赫。黛玉正处在对未来的忧虑之中,两个大石狮子与三间兽头大门陡然出现,无疑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更会引起读者对弱女进入贾府后的命运的关注。
再看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
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句中的“只见”用得很准确。黛玉投靠的是外祖母,初进贾府时心中当然只有外祖母。“只见”与“便知”相配合,省略了多少笔墨。黛玉视外祖母为唯一依靠,孤苦弱女心中眼中只有外祖母一人,除了“只见”,用“便见”“正见”、“忽见”等都不贴切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众多媳妇丫鬟进门之时,黛玉“只见”众人拥着的王熙凤,足见此人与众不同。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泼辣虚伪的性格,狡诈多变的权谋,使她在任何场合都能先声夺人,都在充当着“舍我其谁”的主角。难怪初进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只见”王熙凤,而不见其他人了。这一“只见”,实是凤姐性格、地位的有力烘托。
邢夫人挽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有。
这段话是黛玉随邢夫人由荣府进入宁府时的所见所想。黛玉见厢院相连,估计宁府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近来一看,果然如己所料。“果见”一词与前面的“度”相呼应,说明黛玉的估计不错,突出了她的聪颖。若用“忽见”、“只见”等,则没有这种效果了。
(黛玉)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黛玉初见宝玉,是《红楼梦》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句中的“忽见”之作用,除照应“心中想着”,以表示黛玉在沉思中所见之外,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心中想着”的“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等外界评价所留下的印象与眼前所见的风流倜傥的俊美公子之间的强烈反差。用“正见”当然不妥,因顺着“正见”的思路,不应该有反差;用“只见”也不妥,不仅无法表达沉浸于疑惑之中的心理状态,更难于有“忽见”一词如此丰富的表现力。
 
订阅号推荐

媒介之变

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剧烈媒介迭变,观察未来世界的面孔。

红楼心语

芹梦轩

传记文学

读书向暖

婵娟文苑

林黛玉进贾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