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法指导】《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

扫码订阅“九年级化学”分享是一种美德,请你分享到朋友圈《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教材中既重要又关键的一个单元。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初次全面的讲述元素化合物知识;说它关键是因为从本章看化学知识更加灵活、多变,同学们往往由此引起对化学学习的困惑而降低兴趣。如何学好这一个单元,现提出几点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掌握“三个一”
1. 掌握一个规律。即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其存在、制法和用途。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核外有二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这样的结构就决定了它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的结构,所以,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性质反映结构,如同为碳单质的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CO和CO2都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同样性质差异很大;再如凡是由金属离子跟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能跟盐酸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2. 掌握一个网络。本章所学的知识内容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可表示如下:

熟知这个网络,就可使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而便于理解、掌握和运用。
3. 掌握住一个中心——CO2。本章知识中共出现了16个化学方程式,其中有15个与CO2有关,由此可见CO2在本章中的位置了。我们若搞清有关CO2参与的反应和有关CO2生成的反应,则对掌握本章知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二、把握三个对比
1. 把握O2、H2、CO2三种气体的制取对比。这三种气体是初中化学中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完此章后同学们可从这三方面进行归纳、比较,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弄清楚气体制取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气体的检验取决于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把握H2、CO、C性质的对比。这三种物质中有单质也有化合物,有气体也有固体,但它们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而物质的性质许多是通过化学实验反映出来的。我们可以从其反应物状态、实验装置、反应条件、检验装置和方法、反应现象等进行比较,找出知识间的异同,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现在所学知识。
3. 把握CO和CO2的相关比较。CO和CO2是碳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可以从二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用途及检验等方面进行比较,了解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环境的关系,注意将它们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学以致用。如用干冰可人工降雨和冷藏食物、冬天取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CO中毒等。
三、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
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联系起来是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体会到化学的真正价值,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而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如在冬季大棚种植蔬菜需补充CO2,人们在大棚内设计了如下补充CO2方法:将工业废硫酸用水稀释后,盛在塑料桶内,悬于高处,每天向桶内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铵,它和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要求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塑料桶悬于高处的原因等。这既联系了实际又体现学科间的综合,引导我们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问题,这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趋势。
总之,《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个单元内容多又较复杂,既是对前面学习的氢、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是对后面将要学习的酸、碱、盐知识的铺垫,同学们应认真学好本章知识。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关注

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