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导读)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
一、关于梦的传统观点
梦是某种预言。1.整体象征解梦法;2.元素解梦法。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整体象征解梦法在应用上有限制,根本不能广泛适用于所有的梦。而元素解梦法的关键在于那个元素解读词典是否可靠。
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让我们窥探潜意识的一个窗口,是我们可以了解并且分析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途径。
梦产生的原动力:达成某种愿望或表达出某种含蓄的期许。吃咸了口渴,而梦中喝水解渴;尿急,跑到厕所畅快淋漓地排泄;本来闹钟响了,人没起床却梦到自己刷牙洗脸精神抖擞地出了门……
(一)三元论
人类的意识(包括潜意识)并非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完美体,实际上它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而且这些组成部分是互相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制约,甚至互相抵触的。
本我、自我、超我,是潜意识的主构架。
1.本我
本我就是原始的欲望。本我,没有好坏之分,本我就是以“快乐原则”为目的,追求纯粹的快乐。人类能发展到如今可以说基本都是由本我来作为驱动力的。
2.超我
超我是人类后天受到的规范、理想、价值、教育、伦理等外来因素融合后形成的。群居的高等动物,都存在超我意识现象。
超我是一种绝对服从的集体规范意识,甚至超我对于“非群体”的念头都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抨击并且压制。而且超我对于集体性的服从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超我对于所谓的“善”要求是绝对的,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超我在某些时候的过度膨胀,从而导致了一些极端化性格的产生。
3.自我
自我的存在目的就是对本我和超我的建议给予判断后进行取舍,以及为行为赋予“合理化”标签。
自我判断,需要审视很多客观因素,明察很多主观因素后才能作出决定,同时还要保证这个决定是利益最大化、代价最小化的——现实原则,任何一个决定都需要分析现实情况,这也是自我的主要工作——权衡。
自我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旷课、翘班、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这是一种通过自合理化实施出的行为。
 很多事情如果想做或不想做,总能想到能够让自己开心接受的理由的,即自我合理化。
(二)水面之下
弗洛伊德最先真正重视潜意识的重要性,最早认真地研究并分析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到人类行为的。
1.潜意识、下意识
潜意识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进程。部分潜意识曾经是意识,当到达某种条件后转换为了潜意识,而一部分潜意识也会浮现出来,成为意识,然后再沉回去重新成为潜意识。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下意识就是人不自觉的行为趋向;而潜意识则是人心理上潜在的行为趋向。
下意识更趋向于本能化,而潜意识则更个性化。潜意识的很多组成部分就是从经验中得到的印象。潜意识的每一次方向性推动,都是经过一系列反应后而得到的某种结论。潜意识本身并非固定的状态(进程),潜意识可以成为意识(浮现),也可以重新回到潜意识层。
潜意识是进程。它同意识不停地碰撞着,并且交换着信息,而且也在不停地和意识在相互转换着位置:一部分潜意识浮出,成为意识;而部分意识沉入“水面之下”,成为潜意识。
探究潜意识的目的并不是想知道“潜意识到底是怎么想的”,而是“潜意识为什么要这么想”。
对于梦的探究也一样,是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就是:了解动机。
2.被抑制
自我、本我、超我,是凌驾于潜意识之上的,它们既构架了潜意识,同时又在压制着潜意识出现。
人类在社会中生活,作为群体性动物,我们想要存活于集体当中,必须保持一个“常态”——一种为了生存于集体中的平衡,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1)潜意识的形成
本我被超我压制,你必须舍弃部分个人利益才能融入社会。但是超我的无限膨胀又将会导致人类个体的生存危机。自我则作为最终决策者,同时肩负着压制超我及调节超我和本我之间均衡的责任。
但超我、本我、自我之间的那些经权衡后被淘汰掉的东西并不会全部被删除掉,而是遗留了下来,并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这就是潜意识的主构成部分。那些被“删除”掉的念头不但会依旧存在,而且也同时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本身。
(2)抑制与精神问题
抑制仅仅是一种临场解决方案,并不代表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被抑制的部分还是有着自己的进程,并且对我们的行为施加影响。假如这个影响过大了,大到让我们的行为不能保持“常态”,那么这种不成功的压制就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在不应该是宣泄口的地方进行宣泄,即所谓精神问题。
梦,是一个“正常”的宣泄出口。
3.伪装、显意、隐意
(1)梦的伪装
在梦中我们依旧只能有限度地“无法无天”而已,极少能随心所欲。梦里违反“常态”同样会被我们的意识所抑制,因为那不利于我们生存。所以说,“无法无天”的念头即便在梦中依旧是被压制。
潜意识中的一些念头用拐弯抹角的方式绕过了自我的“现实原则”审查,以一场“伪装”的形式来表达出一直被压抑的个人观点和情绪。
(2)原理——审查机制
梦中的审查机制是人类社会审核体制的一种浓缩。那些反“常态”的“赤裸裸”画面是被禁止的。但若要深藏不露、隐晦地拐弯表达则是可以的。
审查机制的目的不是禁止,而是帮助我们把那些“肮脏的”和“邪恶的”念头换个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审查机制其实并非是刁难我们,而是在帮我们“做伪装”。
梦是几方的通力合作的结果。原始欲望制造了梦的核心,超我进行初审及润色,自我负责复审及根据现实原则来加工,最后浮出水面的东西(水面之下的一切都是潜意识行为),早就面目全非或者冠冕堂皇了。
播放
(三)素材的来源
1.素材选用的原则
在素材选用上,梦会首选那些最近发生的、印象深刻的(童年时的第一次接触,转而化为潜意识),同时还会融入其他不重要的因素并在其中进行“加工”。假如最近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那么梦则会用压缩、混合、类比的方式来呈现一些场景及物体。
梦对于素材的使用具有一种强制性,强行把一些印象“合并表现”,也就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所提出的:“原本精神步骤的凝缩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梦不会随机地组合,而是有其目的的。同时那些看似无关紧要或者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也是为了一些目的而被采用,并且组合起来。
2.潜意识的释放
梦的核心内容之所以出现在梦中,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无法通过审查机制而被压抑,成为了潜意识。而梦为这种被压抑的念头提供了释放口(经过了伪装)。释放达成后,那部分达成的“愿望”又重新回到潜意识中(不见得是被再次压制,很可能仅仅是储存),但此时这种被压抑的情绪已经不那么强烈了,毕竟那是曾经得到过满足的——在梦里(也正是这样,我们所承受的很多压力都得以宣泄,而保障了我们精神状态的健康,即:稳定在常态)。
3.还原的原理
大脑灰质内部的海马体(相当于硬盘),有记忆储存的功能。但是这个记忆储存体是没有任何辨析能力的,给对了指令就能提取,至于提取的是什么,是否是我们所需要的,完全跟海马体无关。
大脑皮质层记忆部位属于缓冲区(相当于内存条),它把你正在做的和即将做的一些工作预存进去,分批根据你的需要进行处理。
梦为了挖掘出自己想要的素材甚至可以用数倍于清醒时刻的精力去资料库(海马体)搜索已有的任何记忆资料。但是这种搜索模式会令我们的缓冲地带发生混乱。于是,梦在选材方面只会有一个目的,并且会忽视其他问题,而那目的就是:满足愿望。
关于肉体反应带来的梦,可由肉体受到刺激的强弱分为轻微的刺激、让我们立即醒来的刺激、肉体刺激带来的梦境。
(四)艺术大师
1.审查机制的严格性: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肮脏的欲望的话,恐怕审查机制会对此加以限制。
2.伪装作用:伪装作用对原始的欲望加以伪装后,容易通过审查机制的审查。
3.凝缩作用:梦的凝缩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的,它会极其高明地把一些看似无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并且在适合的场景或者环境下非常精准地表达出来。凝缩本身就代表了大量的信息及印象融合,所以我们的梦看上去是如此的晦涩,令人捉摸不透,并且还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物”。
4.焦点转移:为了将原始的核心愿望通过审查机制的审核,梦里必须进行伪装,还要进行移形换影的焦点转移。转移失败的结果是直接断掉某个场景而进行“画面跳跃”。
5.表现手法
梦会以一种“模仿”“接近”“类似”的方式,把实际人物按照梦中的场景重新包装,并且加上对其的印象,然后再把他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融入包装好的这个形象中,目的是注入混合人格,简单的说梦在人物定位上秉持的就是这个原则。
6.象征、性象征及替换
象征性的比喻在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所以梦对于这种表达方式极娴熟。
梦中的大多数象征是没有任何规范可言的。很多时候梦的象征是没有绝对定式,其实也就只能有概念上的某种相仿效果而已。再有,这种象征,尤其是性象征,是直接跟文化、语言、环境等人文因素有着很大关联。
播放
(五)情感与理智
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情绪问题,是经由意识层进行了筛选、过滤的(被维护常态的审查机制所压制),之后才转变为相对来说没那么表面化的一种情绪。潜意识之中的一些因素没有浮现出来(被压制),压制的原因是更为严格的“常态审查机制”在对此加以限制。
1.梦中的情感
在梦中所出现的情感不见得就是真实的情感,因为那是经过伪装、凝缩及转移之后的“情感”。
梦,既要释放情感,还得委婉,同时必须保证睡眠。我们的梦所做的是维护睡眠,并且通过梦把一些深埋于潜意识中的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梦对于压力的释放是必需的,也是维系我们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但,梦的这种机制虽然不会完全地把所有梦境都转变为快乐或者幸福结局,但是会通过转换形式把潜意识中的压力凝缩后再加以释放——这个转换形式和凝缩就是前面说过的凝缩和转移功能。
从严格意义上讲,梦是一种自我心理修复、自我心理调整机制。
2.梦中的理智
梦无法区分理想与现实,从梦中看,很理智;醒来再看,很荒谬。大多数荒谬的梦只有在醒来之后才会觉得荒谬,而不会在梦中就觉得“这太荒谬了”!
梦的逻辑与合理是完全要站在另一个角度看的。有时候很多表述虽然醒来后回想下觉得很荒诞,但那是因为梦很好地隐匿了许多原始愿望中的“因”。
(六)编辑、组合、补充、校正
1.编辑组合
(1)随意的编辑组合——机动式推进的梦
梦的原始愿望的产生取决于潜意识需要被释放的那部分压力。这种“需要被释放的压力”很可能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多个,梦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多看上去仅仅是很模棱两可的一些设定及概念。
这种编辑、组合的手法信手拈来,颇具浪漫主义风格。而这类梦的原始愿望也并非源于极大的压力,通常会是一些扭曲的个人印象和某种情绪上的不满或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也正因如此,我们说这类梦是最普遍、最常见的。
(2)严谨的编辑组合
一开始就设定了整个梦的剧情与走向,而非以添加的方式来进行编辑、组合的。这类的梦大多数很复杂,而且愿望部分也隐匿得更深。这种梦的故事性非常严谨,并且思路流畅、逻辑清晰,还首尾呼应。
这种愿望产生于两大因素:在潜意识中,需要被释放的那部分压力是极其迫切的,并且早已确定那是这个梦唯一的原始愿望;释放这种压力的阻力很大(来自于意识层的维护常态审查机制——这不同于潜意识的审查机制,而是更为严格的意识层审查机制),所以在释放之前,一定是经过缜密的进程设定和情节设定。
当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或者很长期的压抑时,我们的梦则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编辑、组合。这需要事先设定好“剧本”和“剧情”方向,归根结底其原因是:只有这么做才能够顺利地通过审查机制。
(3)切换场景的编辑组合
由于审查机制和孪生意识(爱恨交加,这两种情绪的斗争会带来千奇百怪的新情绪)的浮现。梦只好、也只能进行了场景的切换。
由于孪生愿望的互相争斗(或者其他纠结的思绪),所以导致编辑、组合的过程相当的混乱,此时的审查机制是在进行协调,目的是让这种争执不会扩大影响到让做梦者因此醒来。而审查机制在这类梦中也就成了参与编辑、组合工作的重要成员之一,否则这个梦会更为破碎。
2.补充校正
(1)补充
审查机制会有放松的时候,所以一些梦的原始愿望突破了某种“防线”从而浮现到意识层,并且主导了梦,而等审查机制反应过来后,对此所作的弥补被称为“校正”。
补充机制不但是非常好的材料供应商,同时也在协助审查机制稳定出一个平衡。它极大程度地丰满了梦的表象,同时还把含有巨大信息量的各种“浓缩型元素”不断添加到梦中,使得梦的隐意得以更好地隐藏,并且以此来掩盖住来自我们潜意识中的个人概念、印象,还有压力,使之不会因为梦浮现到意识层而被我们察觉。这样就维持住了一个“常态”。
(2)校正
补充作用对于元素的使用并没有“监管”的能力,所以需要校正来根据梦的原始愿望,不断地调整梦境以及把新加入的元素进行“合理”地安排。
校正所做的是让梦的元素以及进程在并不违反“审查原则”的情况下,更准确地指向梦的核心——达成“愿望的满足”。至于要这么做的原因是:所谓“愿望的满足”其根源是释放掉潜意识中的压力,使我们保持心理上的健康状态,而不会被过大的压力憋疯了或者逼疯了。
梦之所以会有校正机制,是因为我们的梦信息量过大。这种来自于潜意识巨量信息的释放,经常会把意识搞混乱,所以校正会把所有“次愿望”弱化,而突出最需要释放的那个愿望,使得梦稳定在一个轨道上而不会由着那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乱跑。
1.赤身裸体的梦
童年的愿望,今日再也不被容许,于是受到潜抑后,乃趁隙借着这沦落天涯的断肠人的希望,而表现于梦中。在梦中,“被禁制的感觉”是代表“一种意愿的冲突”“一种否定”。根据我们潜意识的目标,暴露是一种“前进”,而根据“审查制度”的要求而言,它却是一种“结束”。
2.亲友之死的梦
就像内容所指的,梦者确有希冀那位亲友死亡的愿望。而这一般来源为儿童心理的自我主义。
在亲人之死的梦里,潜抑的愿望多能避过“审查机制”而不受其改装,但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来梦中所感受的痛苦情感。同样地,“焦虑梦”也唯有“审查机制”全部或部分受到压制时才会发生,而另一方面,一旦由肉体来源引起了真实的焦虑感觉,则强大的“审查机制”便将抬头。因此,很清楚地,我们可以看出心灵之如此运用其审查机制以“改装”梦内容的用意——唯有这样做,“才可以避免焦虑或任何形式的痛苦后果”。
所有梦均为绝对的自我中心,每个梦均可找到所爱的自我,甚至可能是以经过改装后的面目出现的。而梦中所达成的愿望都不外乎这个自我的愿望。表面看来“利他”的梦内容,其实都不过是“利己”的。
3.考试的梦
每当我们自觉某件事做错了,或疏忽了,或未尽本分时(一言以蔽之,即“当我们自觉有责任在身之感时”),我们便再梦见这些令自己曾经紧张的入学考试或博士学位的考试。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