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如何理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如何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站到天的视角去思考。假如你是“天”,你有重大任务要交给某些人去完成。你会怎么做?如何找到最佳执行人?明智的做法肯定是找很多很多人来参与,设置一道道关卡试炼他们,从中筛选出最佳人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就是天设的试炼关卡。但是天并不会只试炼一个人(因为失败概率太高),天会试炼很多很多人,能熬过试炼的人去执行天降的大任。天在进行试炼的时候,并不确定谁将是最佳人选。这是天视角的理解。
然后站到个人的视角去思考。当我们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时候,如果心里理解成“我就是天选之子了”、“天要降大任给我了”之类意思,那就是狂妄自大了,自大就容易被自恋蒙蔽,看不清真实的自我,就容易走向自我毁灭。正确的认知是明白这是天在试炼我,而且我正在和很多人一起接受天的试炼。熬过试炼的话,我就能去执行一个大任。至于天要降的大任是什么呢?不知道,天也不会说出来。这时候就面临一个选择,我要不要参加试炼?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在此时体现出重要性。每个人的理解和选择不一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我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一直在过苦日子,被训练成以吃苦为荣的思维惯性。这其实是一个不好的惯性。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吃苦很难受,所以集体不能以吃苦为荣。如果一个集体里绝大多数人在吃苦,少数人在享乐,那这是集体的耻辱和集体的重大问题。这反应出这个集体是一个糟糕的集体。一个优秀的集体需要让绝大多数人都不吃苦,而让极少数人吃苦。哪一部分人需要吃苦呢?按孟子的说法,就是要接受天降大任的人。谁是接受天降大任的人呢?掌握了权力的人、掌握了财富的人、掌握了知识的人、掌握了思想的人、掌握了技术的人……这就是要接受天任的人,他们要吃苦,要生于忧患,要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但现实常常是有大任在身的少数精英生于安乐,没有大任的多数普通人却生于忧患。这就不合天道了。逆天道而行,世道就朝坏和恶的方向狂奔了。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孔子在“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这段里说的是什么?
刚要点赞又立刻警醒。读孔子的感觉真是太复杂了
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学生真的是个废材吗?
孔子的儿子成绩如何?请接受孩子的平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