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有哪些(从兴奋剂入侵中考体育谈起—兴奋剂是什么?)

兴奋剂有哪些

据腾讯新闻报道,初中生体育中考时使用兴奋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家长在考试前购买麻黄碱给孩子使用,可以明显提升兴奋度,易得,有效,无检测,这与体育考试在中考中的分量增加密切相关。

但麻黄素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压上升、头疼、心慌、焦虑、耳鸣、震颤、呼吸麻痹、心力衰竭等副作用。

很显然,家长与学生都对此一无所知。

事实上,兴奋剂的滥用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1

兴奋剂有哪些种类

小食堂的读者都知道,老杨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在业余运动和健身中使用违禁药物,我也因此对职业健美健体圈子都持排斥态度,对整个圈子,对所有选手都敬而远之。

我也一再告诫读者,不要学他们,因为你我这样的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健身目的是身体健康,而职业健美健体无论是生活方式、训练比赛、药物的使用,都与健康没有半毛钱关系。

健美健美,既不健也不美—业余爱好者用药请三思

——所以我很少发职业健美健体运动员、健身模特照片来给你们看,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审美和目的取向。

这个圈子里任何一名你能叫的出名字的选手,如果他说自己从来不用药,那么唯一的可能是他在说谎。

但兴奋剂在国内毕竟还属于一个禁忌或者说地下的话题,用的人不会大张旗鼓地说,不用的人也对它保持一分神秘感,所以老杨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兴奋剂多一些了解。

国际奥委会规定: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目前国际反兴奋剂局 (WADA)公布的200多种禁用药物。依据其药理作用的不同,可将兴奋剂分类为:刺激药、麻醉止痛药、合成类固醇、利尿剂、β-阻断剂、内源性肽类激素、血液兴奋剂和基因兴奋剂。

2

兴奋刺激类药物

兴奋剂即得名于此,包括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碱(常包含于各种感冒药)、尼可刹米(呼吸兴奋剂)、士的宁(常包含于各种中药外用药)等。

副作用和危害前文已有叙述。

例:1967年,前奥运铜牌选手、英国自行车运动员汤米·辛普森死于环法比赛途中,死时衣袋中还有未吃完的安非他明(苯丙胺)。

3

合成类固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兴奋剂,特别是在健身健美圈子尤为泛滥,多为雄性激素的衍生物,如诺龙,甲睾酮,可使肌肉增加,力量和耐力增强。

副作用是破坏体内性激素平衡,可能的副作用包括痤疮(这是最微不足道的了),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高血压,心脏肥大,肝、肾损害,以及抑郁、易怒、暴力倾向。

例:英国的健身教练Dean Wharmby,39岁时死亡,验尸官Lisa Hashmi称他的死因是长期使用类固醇导致的肝癌。

4

利尿剂

此类药物(氢氯塞嗪等)会促进排尿,减轻体重,在体重限制的比赛项目中有一些运动员参加较低体重级别比赛;加速其他兴奋剂及其他代谢产物的排泄过程,从而缓解某些副作用;使尿液变稀,使禁用药物在尿中的浓度减小而不易查出,因此也被称为“其他违禁药物的遮盖药”。

副作用是低钾血症,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血栓,猝死。

例:1994年3月5日,Paul Dillett在阿诺德传统赛舞台上因使用利尿剂两度晕厥。

4

血液兴奋剂

最早是应用血液红细胞回输技术,原来是用异体同型输血,来达到短期内增加血红细胞数量,从而达到增强血液载氧能力。到现在,发明为血液回输术,即赛前将储存的自身血液回输,增加循环血中的红细胞数,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副作用是感染和过敏反应。

4

内源性肽类激素

包括人体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等,最常见的是EPO,即(促)红细胞生成素。

静脉注射EPO以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上升,进而带来携氧能力及跑步耐力增加的好处,其效能类似于血液回输技术。

注射EPO以后血液会处于高黏滞状态,流动明显减慢,在运动中体液丢失增多后变得更为显著,可影响凝血机制的正常稳定,大大提高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病率,甚至可致癫痫发作、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例:1987到1990年间,有19名荷兰和丹麦自行车运动员由于使用EPO而死亡。

2012年,环法七冠王Lance Armstrong因EPO及多种违禁药物被查,被剥夺所有荣誉。

4

其他

β-阻断剂

亦称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有心得安等。

这类药物最早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某些心律失常,也可以用于减轻焦虑和惊恐。在某些比赛场合上,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兴奋剂都是激发人体机能药物的传统想法,比如需要提高稳定性的射击、射箭、体操乃至高尔夫等项目。曾有射击比赛选手服药以减轻比赛带来的焦虑和激动。

β-阻断剂的副作用包括可导致心功能抑制和继发性的心力衰竭,哮喘病人的突发性支气管痉挛以及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郁症甚至男性性功能障碍。

麻醉止痛剂

包括吗啡、可待因、杜冷丁等药物。

当运动员发生训练、比赛伤病导致无法继续体育竞技时,有部分人会冒险使用上述麻醉止痛剂,寄望于使用这些药物后能缓解疼痛乃至放松,直至坚持、延续运动时间。

由于机体疼痛保护机制被抑制,强行的运动反而有加重原发病情的可能,甚至导致严重和时间更长的后遗症。长期的使用更有药物成瘾的风险。

基因兴奋剂
时代在发展,兴奋剂检测这项猫鼠游戏,猫永远落在老鼠后面,基因兴奋剂即是较为先进的科技,它采取人为将提高运动能力的基因以基因治疗的方式导入运动员相关靶细胞内进行基因改造,产生大量正常的建造肌肉的化学物质,促进骨骼肌再生成并增加其力量,防止退化,常规的反兴奋剂手段如血检、尿检检测难度极大。

因为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竞技体育中滥用药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业余爱好者使用药物,却是一件再愚蠢不过的事情。

小食堂今日例汤:

凡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区别只在于,检测出来的叫兴奋剂,检测不出来的叫高科技。

职业健美健体已经是科技的比拼了,其他竞技体育会不会也越来越成为科技竞赛,我们拭目以待。

这里是三观正说实话的:健身小食堂

欢迎您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需要的朋友看到,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原创不易,点赞打赏都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