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词聚贤庄·第153期 || 端午节:同题(二)

端午节 同题(二)
源于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七律·端午闲话
文/理野
每逢端午挂门窗,艾叶残枝可定邦。
万户包心甜万古,千舟击水赛千江。
英魂已到五行外,白练须离七彩缸。
都问苍天天问老,山川听惯不开腔。
(归燕:首联写的是艾,挂在门前窗口,可以辟邪。诗句无疑夸张了,由于夸张,具有讽刺意义。颔联纵横驰骋,写的是粽子与龙舟,而用了“包心”和“击水”,暗喻耐人寻味。颈联意象很明白。缘于尘世就是一口大染缸,屈原才投江的。为什么尘世会是这样?屈原有《天问》,其实好多人都问过天。以致将天给问老了。同时,“天若有情天亦老。”点进去了李贺的名句。人问天的时候,都踩着山川,话说三遍淡如水,听得多了,山川就当做耳旁风了。围绕“端午”而发挥,诗意好似尘世丰富多彩。句句神韵天然,且用的是险韵,足见功夫之独到。)
五律·端午感怀
文/归燕
任由谁断魂,无碍大乾坤。
汨水龙舟载,潇湘夜雨扪。
感时来美酒,怀古去荒村。
心本灵台月,云烟莫可存。
(理野:首联寓意突奇,出奇制胜。颔联写“龙舟”与“潇湘”,皆为端午之境况。颈联转入所感,收合则为抒发洁质之情怀,警示世人。诗句俊逸婉美,流利舒展,意象凝结于诗题,诗味纯正,韵律俱佳!)
端午有感文/半缘君
泽畔行吟湘水间,离骚满腹问苍天。大夫若返人间世,料应摇头不肯怜。
(理野:如果拿屈原的时代与今天作比,估计那时候平民百姓缘于读不起书,心里还不至于有什么道道……如今呢?诗人不是沉浮的主宰者,但是满腔热忱的诗人的眼睛无比明亮。诗,至转合突发感叹,突入佳境,彰显诗人之大情怀。当赞!)

蝶恋花
文/藤腾(红叶)
一首离骚千古怨,
角黍含情,看泊罗江畔。
劈浪三闾双泪潸,昔年醒醉肝肠断。
五色虎符宁手腕?
锣鼓声声,江里龙舟显。
一赋凌云成清浅,法轮留待莲花转。
(理野:写屈原,自然不能少了离骚名篇,而屈原与尘世,留下的是永远的粽子,因为当时投江缘故。之所以投江结束自己满腹才华的生命,因为不是(即便做三闾大夫时候亦是)泪水就是肝肠俱断。过片富蝉联之意,还是说的在仕途。只是“五色虎符之手腕”中间之“宁”字,是否另有他意,一时揣摩不透。以下二句则与上片同位置二句意同,差别在于,上片以“粽子”寓意,下片则以“龙舟”。收合于佛语,寓感慨与期即。词,惜墨如金,多嵌典故,十分厚重。)
汨罗叹
文/析城山
长叹一声望汨罗,灵均时节又如何。
只闻江上龙舟竞,不见清风扬碧波。
(理野:诗,道出了一个千古疑寓。每逢端午节,好多不是汨罗江的水上都要举行龙舟大赛,说是纪念屈原。弄得浪花翻滚,热火朝天。可是屈原投江,是为了让你们上比赛项目不是情无所出?只有懂屈原之士,方得以出此诗。)
满江红
文/野鹤
楚地清流,带不去,一江星烁。
风渐起,蓼花惨淡,苇声萧索。
数点渔灯微闪亮,苍茫远处新村落。
旧山河,入梦也销魂。伤心魄。
家山好,君王莫。空存志,心如凿。
沿汨罗江畔,几度情却。
千古问询仍未果,苍天不语谁之错。
酒难醉,执念经消磨。如山岳。
(理野:上片写景,以“楚地清流”起兴,注定了伤感之凉意。由上片结尾转向了人的情愫之笔。以诗人伟岸如山岳之情怀做结。层次分明,章法完整、词句也很婉俊。)

端阳怀古
文/鸽子
五月又端阳,家家煮粽香。 龙舟腾碧水,蒲剑露锋芒。
怀古离骚叹,忧时天问殇。
诗朋齐聚首,把酒咏华章。
(理野:这首诗基调上扬,读来有畅快之感。斯人已去,带给我们的是遗憾,同样的启示和希望。故而:诗朋齐聚首,把酒咏华章。风格明快,意蕴不断。)
临江仙·怀屈原
文/肩上蝶
邀勒东风偏料峭,芳菲难尽香痴。 朝云叆叇影身离,
酒空频换盏,独兑饮相思。
故国何堪回首望,一江愁水流兮。
九歌可寄唱骚词,
千年芦苇荡,白鹭总归迟。
(理野:上片写一种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下片交代其因。收合于景物以抒发感慨和对于屈原的怀念。词多以景句而寓意,意脉连贯。深得三味。)
七律·端午节寄韵之二
文/李广辉
五月浮香逐逝波,情仇家国一江驮。
骚人遗恨留天问,华夏含威慑海魔。
虽有强秦存虎视,幸无昏楚醉笙歌。
凭谁掀浪钓鱼岛,擐甲雄师夜枕戈。
(理野:诗意纵横,随笔驰骋,由今到古,由古到今,意脉交融。前人的遗憾,乃我今朝的力量。不强大,就只能重蹈覆辙。幸逢盛世,群情激昂。诗句时而深沉,时而扬起。令人读之心随意动,心血沸腾。)

五律·诗人节感怀
文/柳上云飞
浩淼汨罗水,清淳野岸风。
殷怀倾米粽,忠谏觅诗翁。
嗟叹伤春泪,堪哀陌上蓬。
纵然传万古,何不九州同。
(理野:诗句俊迈,诗意厚重。尤其结句近乎一问,彰显了诗人之博大情怀与高风。屈原的伟岸魂魄,无疑传到如今,而端午节,人们会想起他,纪念他,而九州,什么样子呢?这也只能是思考,落到实处,恐怕要到天荒地老。)
五律·端午吟
文/朱朋龙
艾蒿门上插,粽叶正飘香。
睹物千思涌,宽衣百味尝。
携朋围酒桌,乘兴索诗囊。
新月清辉隐,追怀万里扬。
(理野:据说艾可以辟邪,不知道真假,但是端午节倒是都有门挂艾的习俗。粽子也同样为端午节的标志。首联以此起兴。颔联颈联则以意象书之心境,刻画到位。尾联收合于追思之情,追怀万里扬——苍健而大气。)
临江仙·屈原
文/六角水
上下翻飞而求索,天庭水远云长。
琼靡舀碎以为粮。
不周山左转,饮恨汨罗江。
苏世独醒真寂寞,何曾濯足沧浪。
高情堪与日争光。
遗风兴端午,今古共传扬。
(理野:词句舒展,沉稳而大气。多以境况与典故而寓意,为词之正宗之道。令人击节。“不周山左转,饮恨汨罗江”、“遗风兴端午,今古共传扬”——好句子,如苍松翠柏之凌云。)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鹧鸪天·咏粽子(新韵)
文/文成俊
粽子香香苇叶包,汨罗江上竞舟抛。
鱼鳖虾蟹来食用,莫把屈君乱打撩。
樯橹过,撂如潮,而今新馅品仪高。
蛋黄火腿寻常事,一粽千元逗胜饕。
(李广辉: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当今粽子的种种变迁。以此折射这个变味了的浮躁的社会现实?只是这种写法如果不具备有高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是很难写出佳作的。)
贺新郎·端午吊屈原
文/钱福君(内蒙)
怀古江边伫。
哭贤臣,含冤抱石,殒于狐鼠。
谁悼英灵天天祭,且问涛声辛苦。
抛绿粽,长歌慰汝。
看汨江仍凫正气,问诗人,
冤对天申诉?叹屈子,泪盈腑。
翩翩燕笑翩翩侣。
抚霞光,吟青山美,唱东风煦。
望断天涯仍寻觅,看大江东飞去,
巨浪里,谁吟妙句?
应趁廉颇能食斗,挽铁弓射尽豺狼虎。
饮美酒,庆端午!
(李广辉:不知道作者为什么对贺新郎情有独钟,本来写一首律绝或者选择字数少一点的词牌,应该是可以写得更好的。斗食还是食斗?似有可商榷之处。)

满江红·端午祭
文/雨陌
又是端阳,颂屈子,国殇莫忘。
华夏祭,劲舟相竞,艾香远漾。
浊酒难浇千古恨,直臣忠义灵游荡。
普天祈,糯粽向罗江,离骚唱。
山河泪,筝音亢,
英魂系,含怨酿。
未酬青云志,难诉愁怅。
一代忠贤魂未灭,昏君愠怒江翻浪。
归去兮,百世传青芳,豪情壮。
(李广辉:总体上算是好词。下片“一代……”二句未能写出新意,把词意推向高潮,甚为可惜。)
端午寄思
文/松韵
汨罗江在楚,国有屈原夫。
一跳图身洁,绝非与同污。
(李广辉:小诗还缺反复锤炼,有提高空间。)
七律·端午
文/王海红
情萦五月是端阳,江满轻舟竞渡忙。
艾插高门驱秽气,粽投弱水祭忠殇。
榴花雨湿盈红泪,柳叶风摇拂糯香。
岁岁波涛槌响鼓,何时惊醒睡龙王。
(李广辉:好诗。给一个赞!颈联不太工,须再酌。)

念奴娇·端阳缅怀屈原
文/张鸣琦
粽香飘溢,望江河处处,诗心烧热。
鼓逐轻舟佳韵湧,同仰屈公忠节。
戏水青山,词存高远,一吐胸襟洁。
龙腾深海,诱来多少豪杰?
回想楚国当年,怀王断送,抱恨湖中别。
一阕《离骚》歌未尽,家国灰飞烟灭。
满腹经纶,向天呼问,肝胆谁清澈?
今朝寻祭,举樽还酹江月。
(李广辉:词中遣词造句带有大江东去的痕迹,不失为一首好词。赞。)
五律·端阳节同题
文/杨贤明
榴火逢中夏,鲜桃席上珍。
艾菖芳府宅,佳节念离亲。
旧燕堂前笑,寒心日暮贫。
倚门扶杖望,喜雀难分身。
(李广辉:颌联不工,尾联于一望之中未能望出新意境。如能注意这二点,便是一首好律。)
念奴娇·端午抒怀
文/万凤君(林海泛舟)
倚天嗟叹,痛呜呼,江涌沉滔悲恸。
叱咤英豪,安陨落,期盼忠魂萦梦。
历代思哀,《离骚》醒世,岁祭频相俸。
悠悠千载,几人能与同颂。
如览华夏兴衰,帝更皆战火,唯伤贫众。
且看今朝,民议政,福址欢歌心共。
万古长城,从容卧赤县,
霸权难控,蛟龙腾纵,云翻环宇雷动!
(李广辉:上片写得较顺较好,“悠悠千载,几人能与同颂?”,佳句。可惜下片未能继续精彩,特别是“霸权难控,蛟龙腾纵”一句容易产生歧义。是主是宾,是褒是贬不太明确。仄韵词,难!)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八声甘州·端午吟(新韵)
文/愉悦夕阳(长春)
又吟骚赋唱在端阳,愐怀荡神州。謂兴邦奏殿,谏言犯上,良策劐侯。屡屡摘冠流放,国破子怀忧。空负鸿鹄志,饮恨江投。夫走遗留厚重,爱国篇名著,忠义芳稠。继先贤仁志,图固稷饰楼。
看今朝龙舟竞渡,彩旗飘,立世界潮头。中国梦将宏图展,尽现风流。
(李广辉:上片怀古,下片思今。层次分明,变化深刻,令人欣慰。江投等有凑韵和造词之嫌。)
七绝·端午祭
文/云在飞
端阳祭祀屈原魂,竞渡龙舟鼓呐喧。渔父何由归棹晚,香蒲艾草满街村。
(李广辉:娓娓道来,韵味十足。好诗!)
七绝·端午祭
文/新昌
和晴端午粽飘香,南赛龙舟柳插梁。
留得离骚今代颂,汩罗江畔饮雄黄。
(李广辉:遣词造句应以精准流畅为好。和晴还是按习惯改为晴和好。)
七绝·端午感怀文/张国仁
大夫遗志入《离骚》,五月楚天浪操刀。幸得炎黄十几亿,谁随屈子半分毫。
(李广辉:借古喻今之作。诗意宜清晰明确,积极向上。)
浣溪沙·端午文/清风如缕
吴越子胥屈子湘,与留骚客吟心伤。美人香草空倾肠。旧史故人俱过往,龙舟岁岁竞湖江,家家粽子又飘香。
(李广辉:清新俊朗,平和流畅。能选取相关意象缔造诗意。好!填词在格律上应力求精准。)
七绝·端午同题文/马丙俊
大地飘来五月歌,千舟竞渡赞祥和。粽香入口思屈子,可有良言寄与河?
(李广辉:一气呵成。好诗。)
七绝·又到端午文/何涛
盈门蒲艾又端阳,淡抹雄黄祈泰康。烹粽为谁还竞渡,樽樽酹月祭忠良。
(李广辉:基本上写出了节日气氛,好。)
七绝·过端午文/吴亮德
龙舟水上竟灵巧,粽子飘香过节忙。艾叶悬门镇邪气,丝囊宝袋聚符祥。
(李广辉:写出了传统节日的意味。须注意诗的立意。)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的第四个传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七绝·端午闲吟
文/祁连山雪
杏黄麦熟燕飞高,蓬户朱门挂艾蒿。
千载汨罗依旧碧,白云来去叹离骚。
(李广辉:情景交融。佳作!)
鹧鸪天·端午节感怀(新韵)
文/李静(潺潺流水)
端午又临思圣贤,人逢乱世痛谗言。
良章数册彰国法,半部离骚耀史坛。
今古恨,几千般,贬谪流放向谁谈。
汩罗投粽屈原祭,不朽精神代代传。
(李广辉:和顺流畅有如潺潺流水,这是该赞的地方。如能继续加强文字修养,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七律·端午雄黄酒有所思
文/慧子
艳遇初惊着雪绡,结缘纸伞忆残桥。
白杯黄酒相思碎,黑塔青魂爱恨消。
道教从来清寡欲,佛门自古寂空寥。
人间多是无情客,羞对真心义气妖。
(李广辉:好诗。借雄黄酒咏叹古代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大命题。尾联让我沉思好久,令我又忍不住手痒痒的。能不能改为:人间自有无情客,欲问苍天谁是妖。)

端午
文/天伦云鹤
端阳演绎有何缘?千古相传为屈原。
滚滚汨江空有水,怎能洗净芈魂冤。
(理野:起句一问,承句作答。端午节,就是缘于屈原投江。尽管江水滔滔,流到今天,然而,却未能洗净楚人的魂魄之冤。诗句很顺畅,诗意也很明了。虽然不是很厚实,也不失为值得一读的绝句!)
七律·端午晓行(新韵)
文/哈恩成
晓月如勾掠草风,遥闻哨雁两三声。青蒿凝露湿红袖,赤鲤翔波跃翠萍。挥洒甘泉滌秽垢,罗织细柳冠天庭。轻岚拂面芦笛远,橹荡帆飞破浪行。
(六角水:首联、颔联描写了一幅清新悠然的端午晨景。颈联托景物而寄高情,尾联借破浪而抒壮志。托物言志,不露声色,写诗之佳境也。端午节的清晨写“晓月如勾”有悖情理。)
鹧鸪天·端午陈事文/许碧霞(江西)
艾绿蒲香箬叶长,家家裹粽又端阳。前贤报国身心累,今辈招魂舟棹忙。
昭忠去,曲周觞,《离骚》能韵伴苍茫。汩江坠石寻《天问》,抱负陈腔水底藏。
(六角水:上片写景并引入主题,下片写离骚之美和屈原之悲壮。层次清晰,格律工整,意象深远,足见作者之功力。)

五律·屈子祭(新韵)文/潘树彬
遥望汩罗江,临风叹子殇。家国皆沥胆,朝野尽愁肠。恨诽歌天问,悲逐诵九章。风骚端午祭,万古楚辞芳。
(六角水:首联由“遥望”、“临风”起兴,大气。颔联写屈原之精忠报国,正气。颈联记屈原之悲壮放歌,侠气。尾联颂屈原之万古流芳,豪气。文辞豁耳而悦目,内容荡气而回肠。佳作也。)
七绝·端午节有感文/草原风云
廉腐相依中外同,浊清并蒂古今通。灵均圣洁垂千载,周辈贪奢震耳聋。
(六角水:启承句揭示“廉腐相依”、“浊清并蒂”的社会现象,思想辩证,观点合情。转合句区分良莠,挞恶扬善。警示之钟,铿然作响。两联皆用对仗,亦见作者之匠心。“震耳聋”可在斟酌。作者注:周辈:指以周永康为代表的贪腐之辈。)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七绝·端午节
文/空谷幽兰
小长假日只逍遥,谁惜汩罗波浪淘。
节里情思人不问,沿街粽子价翻高。
(六角水:起句描写假日逍遥,好像离题,承句怒而发问,拉回主题。欲擒故纵,手法高妙。转句是承句的继续,少了点跳跃。合句“粽子价翻高”进一步渲染主题,批评物欲横流的人们,精神如此匮乏,连端午情思都忘了。此诗视角独特,问题尖锐,发人深思。)
七绝·端午文/邢国平
精魅离骚传万年,投身汨水结深缘。谏言未纳诗仙怒,留下良心醒世权。
(六角水:情亦真,律亦准,思亦深。结构仍有调整空间,“结深缘”可在斟酌,“诗仙”在中国文化里,已特指李白。)
七绝·端午随感
文/马培臣
端阳粽叶卷悲歌,万户雄黄祭汨罗。
碧水悠思遥寄梦,龙舟竞渡溅飞波。
(六角水:四句都在写事,但不是简单地堆砌,而是情景融汇,事理结合。这也是一种写法,应给予肯定。)
七律·端午感赋文/贾清彬(河北保定)
汨罗碧水迄年青,吊客来时已茂龄。求索骚人遗寂寞,行吟士子忆曾经。应怜学浅空怀志,岂恨才疏只读屏。前事为师君莫忘,涤尘最怕脑归零。
(六角水:首联,碧水依旧年青,吊客已是茂龄,人生短暂,当珍惜生活,热爱生命,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屈子寂寞,士子行吟,追怀之意,感触良多。颈联,学浅空怀志,才疏只读屏,是上句“行吟”的展开,伤今怀古,怜恨交加。尾联“前事为师君莫忘,涤尘最怕脑归零。”感慨升华,衷情长鸣。既有对屈原的惋惜,亦有对屈原的质疑,更多的是醒己发人。呼应主题,当珍惜生活,热爱生命。警句也。全诗视角独特,立意深远,大手之作也。)
七绝·端午杂咏文/老妖
但剪新枝插屋旁,瘴邪毒疠莫相妨。庭前洒扫除虫虺,共祷年丰寿且康。
(六角水:诗句整齐规范,诗意清晰明白。容量有点小,是因转句少了个跳跃,绝句的关键就在转句,转的角度决定视野,转的力度决定境界。)
屈子祭
文/芳儿
沥胆披肝求万死,忍将流放赋离骚。
怀沙遗恨一腔血,抱石尽忠三庙蒿。
(半缘君:二十八字写尽屈子忠肝义肠。赞。)

七律·端五节
文/墨涵
五月龙舟比赛中,端阳节度日光融。
粽香糯米粘西楚,芦叶清香逐敌虫。
湖里划浆如飞箭,岸边加劲似潮冲。
讴歌尽唱离骚主,名贯千秋志士功。
(半缘君:诗意重在描绘今日龙舟会盛况,颈联好,转结佳。)
临江仙·端午随感
文/枕雨听风
角黍飘香节至,门前艾草青青。
牵怀还是故乡情。
隔空千万里,句句嘱分明。
别去山河依旧,年来鬓里霜横。
欲归心绪总难平。
潇潇梅子雨,点点落闲庭。
(半缘君:剪不断,理还乱,是旧愁。别是怀古伤今一番滋味在心头。)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七绝·端午
文/老白
民风民俗历千年,艾草菖蒲插户前。
唯叹英雄常命短,一腔热血盼回天。
(半缘君:一二句自然朴素,转句太突兀了。)
七绝·端阳同题(中华新韵)
文/李旋
登高一览霞光紫,四顾粮丰布谷催。
又是端阳屈子祭,闻香粽寄远难归。
(半缘君诗构思极好,但前两句起兴,引脉过远。)
七绝·端阳
文/俞春林
布谷催春夏又临,流光逝水乱呻吟。
龙舟竞赛江河哮,黄酒三杯祭屈心。
(半缘君:严谨布局,场景紧凑。)
七绝·端午感怀
文/婉影
节逢端午祭灵均,纪念如真未必真。
旧史忠魂知多少,离骚细读有几人?
(半缘君:击节,为此诗当浮一大白!离骚细读有几人,君发问,我也同君问之。)
七绝·端午同题
文/林虹霞
端阳户户粽飘香,艾草菖蒲倚两傍。
幸得盛昌怀屈子,离骚一曲万年芳。
(半缘君:流畅自然。)
一剪梅·端午节怀想
文/海洋
遥想湘江纪屈原,为楚忠言,进谏频繁。
惊魂日落暗波翻,沉水相离,泣鬼鸣冤。
把盏临江敬世川,晓看龙舟,暮眺霞烟。
端阳自此节开篇光熠“离骚”,
“天问”相传。
(半缘君:词作追怀屈子旧事,融入作者情感。缺点在于句句实写,无留白,少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七律·端午同题
文/寻天
天怜重五恁多情,淫雨霏霏待晓明。
集市人家朝酒打,乡村锅灶午香生。
有闲泰岳殷推盏,得空东床莫惜名。
岁里龙舟今不竞,汨罗江水且长平。
(半缘君:好律。不直写祭屈而寓意屈子魂灵失传,寓意在未言中。)
端午怀屈原
文/张瑞祥
胸怀抱负挽乾坤,拚却身家报国恩。
料得汨罗呜咽水,龙舟角黍竞招魂。
(理野:前两句写屈原,后两句写感慨。写出了诗人的对于伟大诗人的怀念和崇敬之心情。诗的起承转合意脉不断,诗为浓郁。很不错的一首诗。)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七律·端午节凭吊屈原
文/于永志
屈原一跃殉国殇,诤谏悲声赋九章。
枕畔谗言倾社稷,咸阳客死忆忠良。
粽香缕缕端阳祭,汩水泱泱楫橹骧。
承世德风真玉性,今朝难觅几清郎?
(理野:诗,基本皆写诗人对于屈原的昔事、追思与伤情,同时有启示之笔。所有这些,激发了诗人更大的感慨:今朝难觅几清郎。由此可以得知,物欲横流,虽然摧垮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防线。而真正像屈原那样关国忧天之士,还是有的。比如作者。为君击节!)
鹧鸪天·端午
文/踏雪寻梅(马红云)
碎玉菱包食粘糖,裁来苇叶作新装。
庶民不懂离骚意,荡起龙舟赛式忙。
高举酒,庆端阳。频抛祭品汨罗江。
冤魂屈子投江去,留得人间品粽香。
(六角水:上片是端午写景,下片追怀屈子。但“不懂”二字造成前后脱节,“庆”子改变了节日方向。若改成“尤懂”、“祭”,全诗皆活。)
七律·端午(新韵)
文/兰若生春夏
苇叶青青荡绿波,太行南望雾婆娑。
楚天远大一屈子,汉祚绵延几汨罗。
杜若有情寻你我,婵娟无梦化诗歌。
湘君水逝千年后,哀郢何人泪似沱。
(六角水:首联景物铺设很好,眼前绿波荡漾,太行南望,迷雾茫茫,创设了遥祭屈原的情景。颔联很大气,太行南望仿佛看见了屈原的高大形象和汉祚(汉祚用在此处欠妥)之巍峨绵延。颈联进一步联想。尾联以发问结束,“湘君水逝千年后,哀郢何人泪似沱。”大禹水逝千年,只有屈原泪似沱,写下《湘君》以纪念之。)
七绝·端午祭(新韵)
文/南山
又是端阳粽子香,龙舟竞渡汨罗江。
先贤不朽民心在,遥祭忠魂颂《国殇》。
(六角水:起承句写人们过端午的活动,叙事起兴。转合句写屈原不朽于民心,人们颂《国殇》以祭屈原。自然流畅,顺理成章,层次分明。)
鹧鸪天·端午
文/遍体鳞伤
仲夏登高忆楚殇,春秋战国剑锋芒。
屈原若是不流放,楚国何须早灭亡。
家国破,汨罗江。千年回荡断人肠。
丹心一片山河泣,明月凄凄照画堂。
(六角水:上片写战国之形势和楚国早亡之原因,突出屈原的政治抱负和治国才能。下片写后人对屈原崇敬和怀念,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忆”字不妥,只有自己经历的人或事,才能忆。)

七绝·新韵
文/黄圣华
端阳糯粽万家香,一曲离骚存旧章。
楚国情愁忧志远,龙舟游遍泊洛江。
(六角水:起于粽香万家,合理。承以离骚旧章,合情。转念楚国情仇,自然。合来龙舟竞游,应景。存、国、泊、洛出。)
七律·于汨罗屈子祠悼屈原(新韵)
文/苗沛佳
汨罗五月蕙兰生,屈子祠堂悼楚雄。
天问离骚绝古韵,怀沙惜诵蔑秦廷。
风犁乱世空无济,云卷战国实有庸。
自取消亡昏六主,当悬古鉴励君行。
(六角水:首联“汨罗五月蕙兰生,屈子祠堂悼楚雄。”蕙和兰都是屈原笔下的香草,代表正义和美好,和曲子祠堂并用,相映成辉。颔联“天问离骚绝古韵,怀沙惜诵蔑秦廷。”天问、离骚都是屈原之绝唱,但好像没有蔑视秦国朝廷的内容。颈联“风犁乱世空无济,云卷战国实有庸。”借风梨、云卷写当时之形势。尾联“自取消亡昏六主,当悬古鉴励君行。”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血的教训如同明镜高悬,警示后人。全诗之亮点也。)
七绝·端午节
文/丰桦
滔滔逝水汨罗江,清风斜拂三尺浪。
想是英灵犹求索,年年五月回家乡。
(六角水:起承句写逝水长流,清风拂浪,自然贴题。转和句意象大开,空灵生动,怀念先贤至甚,以至于“看见”屈原还在求索,回到了家乡。实神来之笔也。风、拂、求、回出。)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七律·端午情文/任学萍
糯粟银珠红枣温,青衣苇叶裹忠魂。
艾蒿悬挂吉门户,旧话闲聊论古村。
浩瀚夜空星斗墨,宏篇巨著世尘恩。
龙舟赛势江波涌,笔浪千章绘楚尊。
(理野:虽诗意不是太黏合,不过思路想法都表达的不错。篇幅基本也算完整。青衣苇叶裹忠魂——佳句。)
七绝·端午感怀文/阿学
绝笔怀沙恨几何,离骚千载赋悲歌。英魂一去谁怜取,岁岁投诗赠汨罗。
(理野:流畅,自如,诗意纵横,诗味醇绵。好绝!)
七律·端午忆屈原文/书山无路
楚粽飘香黄酒端,汨罗江水却犹寒。龙舟不掩千年恨,天问空留万世叹。求索何言修远路,离家讵可得心安。长悲抱石含冤去,绝笔怀沙引泪弹。
(理野:端午节,忆屈原,句句屈原,又每句皆有所感,顺畅自若,立意高远。功夫之作,令人赞叹!)
七律·端午节文/荒原
忧民戚国沅湘路,郢破罗江汨水浑。百舸争流寻玉骨,千家插柳悼忠魂。丝绳五色拴长命,粽子多棱感厚恩。楚王昏庸追悔去,非遗世界照乾坤。
(理野:诗意组合很好,有对前人的怀念和忧伤,亦有启示之笔。对仗两联有连拍之嫌。)
悼屈原(新韵)文/漫步者
香草萋萋赋美人,怀兰佩玉荐初心。邸枭四处昏风暗,鸾凤高枝赤胆真。争泛龙舟应有意,湘流碧水已无痕。年年端午天垂泪,悲咽声声慰楚魂。
(半缘君:字字情句句情,情真意切。以半扇对收束,是败笔。)
七绝·端午节同题文/风侠
江水泛波离骚曲,烟霞映照逐清流。端阳一日诗魂在,蒲草幽幽寄语惆。
(半缘君:前三句皆好,直赋其事,第四句太弱。)
端阳呤文/玉堂
一年夏至麦初熟,汨水江边祭祀贤。龙彩赛舟翻巨浪,艾蒿棕绿祭馐仙。山河破碎忧心闷,国命危亡愤泪蔫。自古忠良难报国,栋梁岂砥撼江川?楚襄云卷悲伤泪,大地怆茫啼血然。千古传承颂辞屈,可知夫子问皇天?史诗沉没话沧海,离曲书成继后传。爱国精神歌不绝,青垂载史岁绵延。中华文俗若干载?忠孝宽仁最应先!又是岁年端午到,书云挥泪祭文篇。
(半缘君:古风应高古苍凉,本诗距离这个标准已经不远。赞一个!)
端阳文/诗酒趁年华
年年五月又端阳,华夏皆闻角黍香。黄酒素樽遥相祭,龙舟腾浪九歌殇。
(半缘君:首句二句,衔接自然无人工痕迹。第三句没有波澜。)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七绝·吃粽子
文/天涯愿
时逢端午舌纤纤,万户千家粽子甜。
也有自寻烦恼士,问天问地问凉炎。
(理野:单看起承两句,虽然灵动、鲜活,但有“油”味。一看转合,就不仅仅是“油”味了,而仿佛是一位呆子在写诗。可是联系起来看,却就活灵活现闪出来四个字:大智若愚。起承转合间,不着一字,诗境全出,韵味无穷。风流别具,一首妙绝!)
粽子颂文/锦瑟华年
碧绿衣衫娇体态,珍珠红线赤心怀。耐经沸水香犹溢,勇入河潭慰子骸。
(半缘君:拟人化写法,托物思人。全诗语硬。)
端午怀古文/漠水春南
艾草雄黄裹满香,人间处处又端阳。此中谁忆离骚恨,一赋千秋泣断肠。
(半缘君:读之令人欲泪下,结句尤佳。)
悼屈原(新韵)文/漫步者
香草萋萋赋美人,怀兰佩玉荐初心。邸枭四处昏风暗,鸾凤高枝赤胆真。争泛龙舟应有意,湘流碧水已无痕。年年端午天垂泪,悲咽声声慰楚魂。
(半缘君:中二联,一写屈子,一写时下,两相比照,尤佳。)
瑞午
文/鲍先明
竹衣裹粽包红枣,万户千家绿豆糕。
艾草悬窗驱鬼怪,玄黄拌酒治蛇妖。
(理野:其实绝句不要过多的嵌入事例,围绕一事一物展开文笔,更易于运作和写好;再就是,格律诗韵脚糕、妖不可通押。)

端午文/天伦云鹤
端阳演绎有何缘?千古相传为屈原。滚滚汨江空有水,怎能洗净芈魂冤。
(理野:起句一问,承句作答。端午节,就是缘于屈原投江。尽管江水滔滔,流到今天,然而,却未能洗净楚人的魂魄之冤。诗句很顺畅,诗意也很明了。虽然不是很厚实,也不失为值得一读的绝句!)
五律·端阳有感
文/梦痕
年年端午日,次次念离骚。
起韵多忧婉,吟章贯世嚣。
旧时封建制,今夕自由谣。
愿请荆轲出,鱼肠试腐饕。
(半缘君:首联端午缘起,次联《离骚》章句特色,三联今昔对比,末联假想荆轲救诗人。构思独特,层次分明。)
七律·端午思忠魂
文/素心若雪
屈子雄才唱别歌,楚乡归梦汨罗河。
贤王自识分忠佞,昏主谁人辨正阿。
气壮三江驱渺渺,精魂五岳鉴峨峨。
豪情纵有从君志,寄赋离骚可奈何。
(半缘君:章句整饬,怀古之心昭然。从君二字欠妥。)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七绝·怀屈原(新韵)
文/贾小熠
一怀往事越千年,仗剑沉于湘水间。
虽有清流堪立世,恨无天助挽狂澜。
(半缘君:屈子之悲,非个人之悲,乃时代之悲。转结句能巧妙地指出这一点,立意顿时高妙。)
七绝·屈原
文/远风
一曲离骚千百年,人间从此有诗篇。
忧民忧国呕心血,只恨乌云遮住天。
(半缘君:平实自然,敬贤之意若揭。第二句有拔高之嫌。早在屈子之前,便有《诗三百》,故诗中表述失当。)
五绝·端午寄怀
文/叶进
插艾思君子,凝莆忆圣人。
何将心事付?碧水看舟神。
(半缘君:把绝句写成小令样式也好,只是欠凝炼。)
七律·端阳祭屈原
文/金钊
滔滔汨水向天涯,莽莽沅山落日斜。
悽楚情辞唯屈子,定心广志绝怀沙。
千年传颂离骚曲,万世承扬衣被夸。
仲夏哀谣随揖起,诗魂同祭彩舟划。
(半缘君:杂屈子旧事与诗人心事于一炉,佳。颈联大气,而放在此处感觉浮。)
七绝·端午同题
文/马丙俊
大地飘来五月歌,千舟竞渡赞祥和。
思源望水魂何在,可有良言寄与河?
(半缘君:词气平实,意境突出。祥和一语不切景。)
七绝·赛龙舟
文/開先洞人
先贤圣德千秋烈,水载龙舟祭祀诚;
父子同心真夺冠,山民带笑颂河清。
(半缘君:恕我直言,本诗思路清晰但表达不够自如。)
鹧鸪天·祭屈原
文/紫嫣
华夏年年粽溢香,端阳时节祭河江。
艇舟划水挥双臂,锣鼓喧天震八方。
临画舫,品雄黄。艾蒿万束国风飏。
而今长颂离骚句,正气明明清满堂。
(理野:清婉,顺畅,行云流水一般尽数端午气象。艇舟划水挥双臂,锣鼓喧天震八方——这一对句,龙舟场面刻画逼真,声色并茂,热闹非凡。)
编者的话
本期《端午节》同题,分两期(分别在5月29日、30日)推出。需要说明的是,身处的环境不同,立足点的不同,视角的迥异,几位点评老师虽然是本着希望都能有所提高的宗旨去点评,难免又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偏差,若点评有不当以及言重之处,还望家人们在指正的同时也能海涵!前行路上,期待您的交流与探讨!针对缘于亟待完善的作品,在此多说几句:为诗之人,谁也知道:意韵俱佳,尤其格律再完美无瑕,诗词方为之好。然而,谁人天生也非诗词专家。都是边学边写,边写边改,周而复始,才渐入佳境的。其间,还须有人不间断地指点和提出弊端,因为,凡是行文之人,应该都认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就算是仔仔细细检查三遍,很明显的一个错别字,也看不出来,而拿给外人,却一眼就能看到”这说法。而千古诗词聚贤庄平台的创建,一无谋取利益之企图,二无沽名钓誉之居心。完全是出于对于中华千古诗词这文学瑰宝的挚爱和期望——期望不至于衰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倾其所学所知,为中华诗词的再度焕发青春做点贡献。有生之年,若能见之辉煌,将不胜荣幸。而其辉煌,诗词一列同样也没有救世主,要靠大众的力量和大众凝聚成一体的坚韧不拔和不朽意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我们希望和祝福,所有爱好诗词和正在写作以及研究诗词的朋友们,都能拿出属于自己的绝唱,传世和流芳。但是,给初学者一点安慰,给初学者一点动力,给初学者一点时间,给初学者一片阳光,给初学者一片蓝天,给初学者一片爱心,难道这点微不足道还要吝啬不成?另,在此,也呼吁所有初学者朋友们,多看些诗词常识之类的资料,勤学,苦练,并预祝不日塑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加油!
再次感谢积极参与到同题作业中的家人们!祝福家人们节日安康!
特别声明
针对之前本平台推出的一些同题专辑,被某些平台私自篡改部分内容后发布,利用来做广告谋利。千古诗词聚贤庄编委会特别声明如下:
千古诗词聚贤庄所有推出的同题作品专辑及其按语点评归千古诗词聚贤庄所有,不经过千古诗词聚贤庄编委会同意,任何个人及平台不得将本平台发布的同题专辑擅自复制、篡改内容后发布。违者必究!
千古诗词聚贤庄
2017.05.29
投稿说明
⊙同题由千古诗词聚贤庄微信群内不定期收录
⊙个人专辑投稿邮箱:532065617@qq.com
⊙个人专辑投稿限5--10首。要求原创首发,投稿时附上2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和本人照片一张。15天内未接录用通知可另投他处,在此期间请勿做他投。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发表个人专辑的作者,当期所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40%作为平台运作和今后办刊物所用,赞赏低于10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刊发后的第10--15天内发放。
打造诗词专业平台
弘扬民族国粹
根植传统文化
千古诗词聚贤庄
编委会成员:理野、归燕、秉烛夜游、红叶、半缘君、析城山、野鹤、肩上蝶、鴻鴿、九条命、柳上雲飛、流云飞鹤、李广辉、马大囧、朱朋龙、六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