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保护日”,千年前的人是如何“保护数据”的?

- 长大也要看绘本-
今天是1月28日——国际数据保护日
也称“数据隐私保护日”
2018年的今天
萌萌为大家介绍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
《记事情》
绘本用幽默诙谐的方式
为我们解读了人类从原始时代开始
是如何处理、保护“数据”的
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萌萌前不久听到了一个新词汇
“隐私增强计算技术”
这个词你也许并不熟悉
但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
它可以被列入2021年的九大重要战略科技趋势之一
这是一种保护我们的个人数据不被滥用
又不影响数据计算效果的
技术种类的总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白天还在跟朋友说起的一两个关键词
晚上刷抖音的时候竟然可以翻到
有时候身体觉得哪里不适唠叨了几句
淘宝上就开始推给你对症的产品了
或者最简单的
在一个平台抖索了某样东西之后
就哪里都有它
甚至不想干的网页里都能跳出它的广告
这让我们不得不警惕
“生活中到底有多少耳朵和眼睛?”
但是在使用很多平台的时候
要是一开始不在同意书上选“同意”
甚至都无法进入到下一步
而且大多数人因为没有阅读协议的习惯
所以连条例里面有什么都不曾关心过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数据杀熟”了
在我们越来越依赖数据与网络的今天
到底有没有两全的解决方案
有,或者说还在完善中
而这些方案的总称
就是“隐私增强计算技术”
是一条人类或者所有的网络使用者
都在诉求的道路
也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多人寻找的解决方案
值得庆贺的是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也拥有该领域的专家
未来可期
希望有一天
在“各平台使用功能完整”和“完全保护自己的隐私”之间
可以存在“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文|萌萌
图|5+1
排版|居居
音乐|《River Flows In You》

笔者的话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数据保护之旅
在2007年的今天
欧洲举办了第一次“数据保护日”
旨在唤起大家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必需品的今天
我们每天用文字、图像、影像记录的东西
停留在无法触及的网络中
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但你有没有想过
千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记录数据的?
而关于这件事
就有一本绘本来讲述
图片来自绘本《记事情》
远古的时候一个人
打到了一只羊
他想是非常高兴的
毕竟每天的收获多少都不一样
有好的战利品还是应该记录一下的
于是他打了一个结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绳结记事法”
但是长此以往
结越打越多
到最后哪个是哪个都分不清了
记了也白记
后来人们开始在山洞里的岩壁上画画
来记录自己的猎物和打猎的场景
这种记录就清晰多了
而且几百万年后仍清晰可见
但是问题也来了
画了太多个山洞之后
哪里是哪里都分不清了
还是不行
图片来自绘本《记事情》
于是人们又开始在日常使用的器皿上记录
这样每天都能看到
都不用千里迢迢跑去别的山洞了
但是如果打到一百只羊
也要小小地画一百只羊吗?
然后人们就发明了文字
并刻在龟壳上
就形成了甲骨文
为了记录和携带方便
人们又尝试了各种数据保存方法
用树叶、兽皮、木头
但都不是搬运困难就是容易腐坏
后来人们发明了竹简
被火炙烤后的竹简不易蛀坏也很轻便
不管是民间百姓的日常记录
还是帝王家的衣食起居
都可以一一记录
但是这样的话
太多的数据就会需要一个庞大的储藏空间
皇帝的一次生日礼物的记录
竹简就可能“爆仓”了
这个问题在纸张的发明之后
就有了质的突破
最后就是电子设备的发明
让我们迎来了数字化记录的时代
而我们终于也需要数据保护日这样的日子
来明确高效、安全地保存数据的重要性
图片来自绘本《记事情》
用“深入浅出”来描述这本书是非常确切的
因为其实这其中的每一种记事方法
都可以在历史博物馆中讲解很久
藏品也是数以万计
我们可以说说
拉斯科洞窟壁画和阿尔塔米拉洞壁画的区别
也可以说说青铜器时代
人们在鼎中刻字越多鼎越大而愈显尊贵
可以说说竹简的制作过程中
竹片被炙烤时水分渗出犹如出汗
所以文天祥才会说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我们无法想象
一本只有几十个字的绘本
蕴藏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
而作为一个大人
又需要多少知识的积淀
才可以深入解读这本书
简直就像参观一座博物馆
但我们看到的
却是一幅幅简明又搞笑的图画
图片来自绘本《记事情》
那些因为记录方式太原始
忘记了所有数据的人们急的满头大汗
让人忍俊不惊
当说到竹简记录皇帝的野餐时
我们看到皇帝正坐在地毯上
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串糖葫芦
种种细节不仅让小朋友哈哈大笑
也让成年人放松了心情
历史就是刻板严肃的吗?
这本书告诉我们并不是
大人和孩子可以从一本书里
读取不同深度的内容
却都心情放松、趣味盎然
这也正是绘本最绝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