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你活得有那么好吗?

图片采自网络,下同

日前,南京南站,一名旅客跳下站台被卡身亡,据说是走错了站台,赶时间想直接穿越,不料,瞬时定格了一生的悲剧。事后,一切恢复了正常的运营,人们还在秩序和规则中匆忙赶路。无论庆幸或哀叹,悲伤或拷问,生活还得继续。
这个世界充满车站,或者说,世界的站台。我们都过客。一生紧慢,沧海一粟尔尔。说到这,人往往容易(或故意)健忘,觉得死亡和自己无关,远着呢,几十年后才要面对的事。而实际,死亡无处不在。它也许是“信报箱最后一张账单”、“路过时不小心/撞了个满怀的/陌生人”。(吴尚平诗作《死,最终如愿以偿》)

十九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离死亡那么近。同学韩会华,参加工作的前一天,给家里做煤饼,挖和煤用的黄土,发生塌方,给活埋了。也许是再前一夜,我和他推着破单车,聊同窗女同学,聊未来理想,你送我到家门口,我又送你,直到月明星稀依然不能兴尽。送别他上路的那晚,他的确来床头找我,就像平时那样,有说不完的话,他突然惊坐起,怕得要命,好像是忘了那过于严苛的老爸交待要做掉的家务一般,只是头戴一顶纸糊的白帽子。他十九岁的生命力,单纯到没碰过女孩子的手指,灿烂戛然而止,至今让我活得近乎奢侈。

“命运的雷暴,谁也不会被轻轻放过”。我相信这话。但每一次雷电,即便我们目睹它的闪现,也是看着(或希冀)发生在别的屋顶。我们根本没有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除非雷电(疾病、灾难等)已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你会说,这样活着不是挺好吗?人各有命,富贵在天。但你真的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主宰吗?
我们告诫自己,不要奢谈生死。的确,妄言生死,是对自己生命或给予你生命的亲人们大不敬。在乎你,甚至愿意为你牺牲的,只会是忌惮你死亡的亲人们。要好好活着。那么,你真的活得好吗?
我有个朋友是老板,和著名企业家王均瑶同乡。王均瑶死于肝癌,年仅三十六岁,以他名字命名的飞机,仍在头顶飞翔。财富和名声,不能挽回生命的健康,自然不是人终极的追求。一声叹息之后,老板们照旧。赚钱,博取名声再赚更多的钱,以为在做大事业,其实在成为社会机器的零部件,把活着的初衷及本心忘个一干二净。其实,当初的我们并不这样的。人的过度社会化,只会自我迷失掉。当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主流并无差别,就该警惕——这样活着,是真实的我吗?还是被控制或者失控?

相反,并不志得意满的你,也许还有机会,去思考并接近自己真实的意愿。当内心欠缺,欲望也是,给自己还留有余地,也就能让自己跳脱出来,得到精神上的时间。“精神时间”非物质时间,它远离了约定俗成的所谓“成功”、“失败”的普遍定义,变得特殊起来,却关乎终极意义的询问,也就是如何面对死亡。
你总习惯生活的“加法”,可减法才是最简单直接的,更接近你真实的需求。生命的剩余,时间无时不刻在做着减法。无论物是人非或皱纹更添,人生的市井,总让你忽略——你其实是离死亡越来越近了。为何不离开世界的站台,拥抱那个原来的“我”?
2017/4/10 远香湖
(转发是读者最大的赞赏,谢谢)

书作者:吴尚平,曾用笔名无尚、林中之路。请洽作者微信:ycrtz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