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记忆:中华路45号的“骆家”
- 百科
- 2021-02-01
- 121热度
- 0评论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骆嘉赉先生徐如碧女士伉俪
经常收到老鼓浪屿人的回忆录,这是《鹭客社》的荣幸,也是我林鸿东的荣幸,盼能有愈来愈多的散居在海内外的老鼓浪屿人,打开记忆的闸门,撰写自己所知道的珍贵的鼓浪屿旧事。因为,再不写,以后就没人知道了!—— 林鸿东
鼓浪屿中华路45号这座三层的洋楼住过很多名人,但他真正的主人是谁,知道的人应该不多。由于我是屋主骆嘉赉(lài)和徐如碧的外甥女,所以在家中长辈的文字和口述中,大致知道了一些人们所不知道的事。
骆嘉赉先生祖籍惠安张坂埕边,1917年出生于厦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之家,居厦门竹树脚教堂对面。他的父亲骆建水因病早逝,家计靠母亲建水嫂开个瓷器店维持,长期过着勤劳、清贫的生活。三十年代,有位堂舅要回印尼,劝建水嫂让他带个儿子去印尼学做生意。建水嫂左右为难,大儿子健康不佳,二儿子正是臂膀,想来想去,就让只有十五,六岁的三儿子骆嘉赉前去。骆嘉赉勇敢地告別了親人和青梅竹馬的邻居姑娘徐如碧前去印尼。徐如碧是鄰居徐和记纺织厂的千金,弹得一手好钢琴,小小年纪就在报纸上发表过豆腐块文章。她们一群街坊的孩子一起在礼拜堂过课外宗教生活,一起玩耍长大。
货船在大洋上颠簸几十天,有的船遭遇了风暴,有的人一病不起,所幸嘉赉平安无恙,到达了印尼万隆。
到印尼后,嘉赉不分昼夜给年长的长辈跑街。他的工钱舍不得用,都寄回家,补贴母亲家用。后积累一些,到了一定的程度后长辈族人就帮助他开了家水果店。
八十年代骆嘉赉先生回来鼓浪屿探亲访友,有一天我们上街,看到水果店,他就告诉我,水果要认真翻捡,不然很快就会烂掉了。他说:“这个我做过。我要到很山区的地方去进货,水果要勤照顾。”
经过十来年的打拼,骆嘉赉先生有了一些积蓄,他回国娶妻。
骆嘉赉先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先生,他特别孝敬母亲,热爱兄弟姐妹和妻女。在抗日战争时代期,南洋钱是很难汇进来的,他也想办法保证家人的生活。后来拼劲全力,除留大嫂在国内,整家族都移民到印尼。后期大嫂和两个女儿也移居香港和新加坡。
我姨母徐如碧到了印尼后,虽然生养了六个孩子,但她有超强的能力,不仅家里百事处理妥当,还经营管理了很多生意,因为她不仅受过良好教育而且从小在徐和记参与家族企业的生意和管理,很有经验。她先接手印尼著名的百货商店,她婆婆建水嫂也到店里帮忙看店。后她又创办了针织厂、塑料厂、汽车零件批发店等等企业。骆嘉赉先生携其兄弟长年在东南亚等地跑生意,全家族兢兢业业经营工商业,日渐发展。
骆嘉赉先生的母亲建水嫂一心一意要叶落归根,于是购置鼓浪屿中华路45号和47号及厦门中山路一些房子。她希望子女能在中山路做生意,住在鼓浪屿。她的到印尼的儿子媳妇们都听她的话,开始时没有在印尼购置住家房产将全部的钱都带回来。我姨母和她婆婆先后多次给三一堂捐款,也投资惠安医院。她们回来,不仅带给两边家族大量的礼物,也预备全家族需要的物品:钢琴、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衣物、眼鏡、存款,等等。還建造修理了兩家先人的墓地。而為了回來,我姨母让工人订了几个超大的木箱,婆婆建水嫂也要求工厂赶工衣服,带来捐给村里人。她们整整坐了十幾天的船,途中還遇到颱風,回來還交了一大筆關稅,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就为改善亲人的处境。那时我父母姐姐都在厦门一中工作和上学,她们都有自行车,颇为轰动。建水嫂还要大媳妇(留在国内的大嫂)處理部分租金給我外婆,而我外婆的工廠和店已經公私合營到廈門針織廠。
五七年我姨母回來後帶我外婆去北京,上海等地遊覽,順路探望我在北京,上海讀書的表姐,表哥,給他們資助。八十年代,又帶她大女兒再遊覽中国一次。並也出資給兩位姐妹哥嫂外甥女包括我到北京,杭州,上海等地遊覽。她一直交代兒子們學業生意順當後,要回中國看看,她熱愛祖國的河山。
我姨母徐如碧一生热爱学习,勤俭持家,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在工作。她不僅投資,開辦工廠,还支持兒子將生意做到美國,她兼職公司的账目。我母亲受她邀请到印尼探亲,看她们夫妻每天早起,都到公园运动,然后分别到不同的公司上班。她处理完账目工人工资,就带我母亲去逛街、吃饭。从我母亲到印尼的第一天,就买箱子、衣物,有多少侄孙甥女媳妇,每人都有一件衣物。她从来就是这样,爱婆婆,爱亲人,朋友,只要她知道谁有困难,她就出手帮助。每年她都要寄几次大笔钱,贍養姊姊。妹妹及诸多親人、亲戚、朋友、牧师,我外婆的朋友和工人,一个都不漏,給予補貼。我外婆有个工人,她丈夫患病,我姨母每年都给她寄燕窝。大件小件,只要有人要回乡,她就请人吃饭,托人带电器。八十年代有一次她妯娌要回国,全自动洗衣机就托她买两件给国内两位姐妹。至于眼镜手表缝纫机那是不计其数。到了有一次我到香港才发现她买的眼镜极贵。她一买就是多人多个。她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们到香港买这些眼镜也颇费周折,但如碧姐的交代,怎么都要做好。朋友的孩子,女婿等人刚到香港,写信向她恳求帮助,她马上寄钱寄衣物。我们到新加坡她也一样寄钱寄物。
她自己的子女留學美國、澳洲、新加坡、台灣等地,她都親自為她們打包行李,處處節儉,言傳身教。她在新加坡吃飯,通常一碗炒飯一杯白水。我姨父在新加坡手術時,對我先生說:來看我,就工地上煮碗稀飯來就行。然后,就是塞钱给他,让他买衣服。他们说,麦当劳吃不完的薯条,不要扔掉,过会儿肚子饿可以吃。在他们影响下,子女都事業有成。我的大表哥,到桂林帮助处理他二伯骆嘉麦先生后事(骆嘉麦先生本要回鼓探亲,先到桂林游玩,在游览山洞时突发中风),剩下一些人民币,他一点都不花就说要带去给我妈。兄弟嫂仨人回来逛中山路,说奶茶太大杯了,买一杯就行。我妹夫请他们吃饭,他们說:我们有信用卡全世界通用,不让我们用钱。我母亲说,印尼回来带件睡衣裙。我大表哥牢牢记住,一带一箱。
我刚到澳洲,就和朋友说,等我一下,我去看看机器里我的账号有钱没有。她觉得奇怪,怎么工作还没有干,就有钱了。原来你有个好姨妈。同时我还收到她的针织厂制造的外穿的线衣。至今,每年冬季我都要穿它几回,让我想着外婆和她,顿觉格外的温暖和有力气。
至于我们家从乡下下放回来后,就遭遇住房困难,也是去向姨母求助。一分钱也不花,二十几年住鼓中华路45 号,直到我母亲分到房子,姨父骆嘉赉还出钱帮助装修。七十年代中期,我父亲病逝,学校宿舍分不到,母亲收入锐减,我们在姨母徐如碧支持下,保持了生活的安康。
九十年代,厦门竹树堂遇到困难,长执胡四开先生联系骆嘉赉先生。骆嘉赉带来了全家族四房子侄的捐款,联络海外热心信徒帮助,在长执会的策划下,翻建教堂屋顶,新建牧师楼、综合楼,改善教堂周围环境。而在更早就捐钱给教堂建石阶围栏。同时,在印尼也经常捐款给当地闽南语教堂。许多人或许不明白他的号召力,其实他从来就是热心人,助人为乐。象他在新加坡见到我先生以后,就是常常给他写贺卡给予教导。
九十年代,骆嘉赉先生回国处理房产。那些房产由大嫂女儿女婿精心管理。他说要按照许大人(闽语父母亲长辈)的意思处理。因为他知道他母亲的意思里,个个孩子都要安康。他只字不提自己从十五六岁就出洋奋斗的艰辛。他按他母亲意思留中华路四十五号,其余健在的弟弟,侄子侄女都有份。
越到晚年的骆嘉赉先生越怀念自己的父母。他想起母亲不远万里都要送钱送物回家乡。他捐钱给教会,教会捐给山区一些困难的人。他就知道惠安乡下许多乡人还在困苦中。他接受我母亲徐如华女士的提议用十万人民币成立骆嘉赉仁爱基金,并动员我姨母的好朋友吴灿英女士和自己的侄儿骆国强先生也注入资金,专门发放给惠安教会有困苦的人士。
2002年骆嘉赉先生于八十五岁高龄病逝雅加达。虽然他为人很低调,但厦门竹树脚教会杨瑞麟牧师及惠安惠邑教堂骆适欣牧师及受嘉赉兄资助的多所惠安教会和他创立的惠安基督教仁爱基金会发去了唁电。惠安教会连鸿仁先生在纪念骆嘉赉先生的座谈会上发言说:1996年他们惠安的教会到了新加坡为建教会筹款,骆嘉赉先生特意从印尼飞到新加坡,宴请大家。然后帮助筹款。最后让他们筹款达到近三百万。他逝世前不久还专门用一万五千块人民幣买了圣经送给教会。骆嘉赉先生认为唯有读圣经,才有安康的生活。
我姨父骆嘉赉先生和姨母徐如碧女士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勤劳的一生,爱主的一生,关爱亲人朋友的一生,也是乐于助人奉献的一生。我们和许多人一样永远在怀念他们。
如今鼓浪屿中华路45和47号都是民舍旅館,許多人走過,懷念著它。
作者简介:练美嘉,笔名阮霞,原厦门人,现旅澳华人,澳洲华文报刊自由撰稿人,曾任澳洲昆州华文作协会长。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