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最好别迷信“买买买会让你更好”这种胡话
- 百科
- 2021-01-17
- 115热度
- 0评论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42篇文章保证文章原创 保证抄袭必究
一首完全不同于Adele的《Hello》。
头图源自网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鸡汤界广泛流传一种在我看来极为可疑的说法,类似的表述你应该不会陌生的:
“不能买买买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买买买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没有女人因为买买买而倾家荡产,却有很多女人因为省省省而人财两空!”
“买买买让女人更自信、更独立,更有尊严!”
我不清楚是不是有一大票的女性类公众号作者都在同一阶段患上了购物瘾(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这种可怕的精神疾病?如果不是的话,我总觉得大肆宣扬这种简单粗暴的“价值观”来迎合一些喜欢简单直接粗暴的脑癌读者,无论何种理由,似乎都不太光明。
连上帝都承认的是:买买买的确会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精神愉悦感。但我觉得这种愉悦感似乎远远达不到令人精神高潮的地步,当然,这个判断稍显主观和不严谨。
毕竟我并不了解更多人的精神状态,有的人越过大江大海,穿越悲伤苦痛,还能在一个阴郁的雨天给你一瞥微笑的回眸;有的人连省都没出过,除了义务教育的课本就没翻过其他书,却总是一副阅遍了世间风景的姿态,张嘴闭嘴就是难得糊涂,声称早已看透了生命的虚无本质。
心理学上把买买买带来的“伪自我提升感”称之为“狄德罗效应”,这个典故是有个叫丹尼斯.狄德罗(Denis Diderot)的法国屌丝,半辈子都过着敝扫自珍的清贫生活。一天一个土豪朋友送了他一件华丽的睡袍,这令屌丝狄德罗颇为受用,这家伙整天穿着这件华丽睡袍在斗室中溜达,想来他的寓所也是简陋的可以,满地的卫生纸就不说了,墙上女神的画像下面,还残留着一滩来路不明的液体。对镜自窥,狄德罗身上的华丽睡袍和陋室间的粗糙陈设,不得不令狄德罗陡然而生一种凤羽入鸡窝的格格不入感。于是这小子开始了万劫不复的买买买,他换完了椅子换桌子,换完了桌子换壁画,换完了壁画换内裤,换完了内裤换华服,当屋子里的一切终于和那件华丽的睡袍相得益彰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屌丝才发现自己竟然变得负债累累。
然后,狄德罗写了一篇《与旧睡袍别离的忏悔》(Regrets on Parting With My OldDressing Gown)的牛逼论文,其中主要阐释的就是“狄德罗效应”的这种愈得愈不足的心理现象。
显然,买买买所带给人的精神层面的愉悦,更多的是一种粗暴的外缘性刺激:即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一种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感。“我表现出什么样,就表明我是什么人”,这是大众共同的心理潜意识。
所以,当一个Chanel包闯进一个Zara女孩的世界的时候,这姑娘的苦恼一定大于兴奋,因为她会突然发现没有合适的和昂贵包包相配的衣服鞋子,她会本能地觉得自己的“统一性”被奢侈品打破了,于是非常恐慌地面临着“重建自己”的课题以再次实现自己的“统一”。如此一来,要么是心痛地将Chanel包扔掉,退而求其次选个Coach类的轻奢品以便和Zara女孩的形象匹配;要么是狠心升级行头,比如至少买个Roger Vivier的鞋子配一下包包。
坦白说,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第二种,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舍弃掉“更好的”东西,毕竟,在鸡汤界的努力下,不少姑娘满脑子都是“爱笑的女孩运气一定不会太差;过节没礼物一定要立刻踹掉男朋友;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这些话,面对和自身阶层不搭的消费品,也一定不能选择“放弃”,因为这已经无关乎消费能力,而是“你觉得自己配不配得上这样的生活”的价值观高度。
这害了多少傻白甜的姑娘啊!她们自己的三观都还没建立,就被一锅滋阴壮阳的老母鸡汤给洗了脑袋,觉得宁在宝马车上哭,也绝不能在自行车上笑,因为自己就是折翼的天使下凡啊,因为自己分明就应该过那种躺在钱堆里的生活啊!
一个名牌包就让自己瞬间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Better Me”的姑娘,我得问一句,你本来是得有多贱啊?
这种毫无建设性,更实在谈不上“三观正”的虚无且短暂的“Better Me”状态,我总怀疑对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改善,更不用说对阶层的改善了。
“买买买让女人更自信、更独立,更有尊严!”这句话简直丧尽天良,女性的自尊、独立和自信,我实在想不出来和买买买之间有什么关系?名牌包和貂皮大衣在什么时候成了仁波切口中的“加持力”,散发着子孙八代都能踏步于成功天梯的刺眼光芒了?
人应该学会控制物质,而不应该反被物质奴役。令我反感的是,一众姑娘拥趸下的“买买买”浪潮,背后其实更多的折射出一种十分虚无简单直接粗暴的“拜金主义”。
谁都喜欢钱,我也是。财富的拥有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物质世界的把控能力,拥有更多的财富,当然能令人的生活水平保持在较高的标准之上。
但将对金钱的追求上升到顶礼膜拜的核心价值观,那必然受到物质的绑架,并且造成心理上的扭曲,最终滑向愈得愈不足的欲望深渊。
我有钱就是牛逼就是女神就是人生赢家,你没钱就是穷逼就是土鳖就是Loser。
这句话不知道是多少中国人的价值观呢?
个体的幸福维度往往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体本身的状态,这与你的教育、性格和三观息息相关;另一个层面是个体所在群体的权益和尊严。
显然,对于第一个层面,阶层的固化早已经是这个世界默认的规矩,绝不是你狠狠心拿出一年工资置办一身一线行头就能宣称自己进入上流社会了。关键不是你通过买买买希望变成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本来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通过一套严谨的体系锻造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理想状态下的“Better Me”。
最可悲的是希望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却患了“脑懒癌”,凡是需要踮起脚尖去够一够的事情都敬而远之,每天就捧着“买买买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的人生圣经,拉着干爹和炮友逛街购物,然后满意地看着自己一身珠光宝气,就觉得自己好独立,好有尊严,好自信,好萌萌哒呢。
而在第二个层面,很多姑娘满脑子都是一线奢侈品Logo和最新季款式,周末全都泡在健身房,秀完A4腰后再秀iPhone腿,觉得买买买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却对女性群体的权益和尊严漠不关心。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幸福感和快乐感从来不仅仅和个体相关。
比如,一个姑娘嫁到了一个极度歧视女性的村落,丈夫打老婆变得天经地义,住个酒店都能面临被轮奸的风险,人们对女性的悲惨遭遇视作平常,村子里的每个女人都过的如履薄冰。坦白说,就算这个姑娘的老公对她再好,她也不会过的幸福,因为丈夫的关爱难以弥补群体性卑微对个人尊严的碾压。
如果群体无尊严,那么个体永远没有安全感。
这一点倒是,无分男女。
总之吧,姑娘,希望你别再迷信“买买买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鬼话了,更好的自己从来都意味着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从来都意味着劳心劳力后的艰难提升;另外,有心的话,多多关心一下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End—
阅读之余,不妨顺手转发到朋友圈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