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煌婚姻

婚 姻
作者简介
姚中煌,湖南,平江,周公塘人。爱好书画文字,从事建筑装潢,偶尔学习作文。
今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则幽默——小香走进律师事务所说:“我想了解一下,我是否具备离婚的基本条。”
律师:“你结婚了吗?”
小香:“当然结婚了。”
律师:“你已经具备了离婚的基本条件。”
看到这则笑话,就不由得不使我想起我的婚姻。
这还得从一九九三年讲起,那时借平江县劳动局招工平台,顺利地招进了上海港务局。由于工人的紧缺,一年只有一次假,直到次年春节才回家探亲。可能是当时外出打工还不普遍,在别人的眼里还稍有一番“洋气”的感觉。说媒的连绵不断,自然相亲也很频繁。虽说法定结婚年龄到了,但还是怀着一种好玩的心。为了掩盖父母的唠叨,相亲基本上是应付而已,眼看一个月的假期到了,仍然是一片空白。
“错过林山,没有躲雨处……”这样类似的话对我来说,好像“背书”似的,多次在我耳边回响。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个家呢!不管二老语重心长的教诲,还是单身回到了上海。
那时家里没有手机,电话。靠的是书信沟通,每次收到家信,总是离不开谈我的“婚事”
时隔一年,重返家乡。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改变方针,只要有人介绍,就像“猫捉老鼠以的”决不放弃 。
记得九五年的正月初八,这个吉利的日子里,邻村的一位大姨约我去她村与“阿华”姑娘相亲。我怀着一种无比喜悦去了,初来乍到,非常客气,摆糖果,倒茶酒。在盛情的招待之时,可能是她们相互用肢体话言透露了自己内心意思。媒人用手半握着嘴巴,侧身挨着我耳朵,悄悄告诉我“她很满意。”此时,我似乎有点畏“女面”样子,脸上突然红润,稍显迟钝地轻轻点了点头。不愧是说媒“老手”,在这初步成功的时刻,更加能说会道了,什么“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好像打礼炮般,妙语连珠。顿时听得在坐的人醉醉入神。同时“就汤下面”的把姑娘约好一起和我去兜风。
那天阴麻细雨,我打着一把半自动钩把雨伞。大约是阿华为了方便和我接近,她没带任何雨具。两人共一把伞,在泥泞的道路上有说有笑地漫步。此刻,忘记了天在下雨,路在打滑,不知不觉走到了离她姐姐家不到百米之处。她顺便邀我去姐家,为了不给她姐添麻烦,我委婉的拒绝了。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
就此之后的几天里,来往越来越密切了,彼此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就在当年阳历二月十四号(情人节)约好去伍市镇民政办领结婚证。
也许是情人节的原故呗,领结婚证的人特别多 ,其中有我们的同事 和她们的亲友。熟人相见格外亲切,开口就是“吃喜糖。”终身大事,确实值得一笑。于是我便走到到镇上一家大点的的所谓“超市”转了一圈除了瓜子.花生……一些炒货之外,水果只有梨子。当时觉得炒货土里土气,别无选择将就着买下了梨。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自然也体会到梨子的寓意,只能自宽自解,信则有,不信则无。喜糖吃了,证也拿到了,告别单身,解决了父母久已期待的心愿。农历二月初俩人一起回到上海,开始过上甜蜜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好景不长,这样勉强幸福的日子不到几年,她脾气越来越大,五天大吵,三天小吵,为了过上安宁日子,在二零零六年,最终选择离婚。
“宁拆十座庙,不愿毁场婚”的确有道理。拆散一个家庭非常容易,建立一个家庭确实难,但在这环境中与其过不上安宁日子,还不如趁早解脱。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离婚消息一传出去,分别就有人介绍了隔村的阿露,岳阳的阿红。由于相识时差不远,又避免“打草惊蛇”,只能和她们隔时错开秘密来往。如同介绍的是两份“工作”。我随机应变“转班”,未进坷城门,先防出路,尽管如此,还是起先就要编造一些不露“马脚”的借口。久经考验之后,信任度也提高了。我也可以随心所欲了。慢慢地又可以在网上发展,几天后,网上也有了“收获”。走上“桃花运”。有很多人说我三心二意,其实不是,在没有结婚之前,这好比一场麻将赌注,听得牌越宽,胡牌机率就越大。
“有缘千里来相会。”果然不到二十天正式胡到了认识最迟且又相隔最远的,一张湖北宜昌“名牌”——现在的老婆。由此看来,结婚,是大多数人幸福美好的开始,但也是极少数人“阴麻细雨”的到来。
本期图片:网络
投稿邮箱:3521337216@QQ.com
1479388035@QQ.com
小编微信:xiaoxiangzj20161111
苹果手机长按下图二维码输入任意金额
务必添加留言写上自己及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