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成语典故有哪些(春秋时期的著名故事)
- 知识
- 2024-09-23
- 3热度
- 0评论
出自春秋的成语典故?
以下是一些出自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
1.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2.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大军就紧跟着它们走,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3.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
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有许多历史故事发生在这个时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春秋时期历史故事:
1.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通过改革内政、发展经济、整顿军队等措施,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他还打出“尊天子令诸侯”的旗号,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 晋楚争霸:晋国和楚国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城濮之战、邲之战等。
3. 吴越争霸:吴国和越国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南方大国,两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在吴越争霸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夫椒之战、笠泽之战等。
4.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曾经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和信念。
5.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国君,他在被吴国打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国力。其中最著名的是“卧薪尝胆”,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品尝苦胆,以激励自己和国人。
这些历史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春秋战国关于战争的成语典故
- 在春秋战国的所有关于战争的成语和计谋 (最好有详细介绍)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3Q
-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3、围魏救赵——孙膑4、负荆请罪——廉颇(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5、完壁归赵——蔺相如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8、三令五申——孙 武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