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献策】蒋晓华||重建望河楼
- 百科
- 2020-11-18
- 130热度
- 0评论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望河楼图
重建望河楼
在伊犁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伊犁河北岸,在现今可克达拉市区域内,曾有一座辉煌灿烂的人文景观,望河楼。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八世纪中叶,清朝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以伊犁为中心,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地,在伊犁相继修建塔勒奇、绥定、宁远、惠远、惠宁、拱宸、瞻德、广仁、熙春等“伊犁九城”。惠远是伊犁将军驻地,是新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内除设立将军、大臣等各级官署衙门外,坛庙寺院文化建筑林立,如喇嘛庙(普华寺)、关帝庙、清真寺、万寿宫、八蜡庙、刘猛将军庙、火神庙、老君庙、社稷坛、先农坛、文昌宫、魁星阁、节孝祠等,市井繁荣,人丁兴旺。
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任伊犁将军伊勒图命惠远城满营协领格琫额负责修建望河楼和龙王庙。当年,伊犁河可通航,每年夏秋丰水期间,有十余艘木船将上游宁远粮库的粮食运往惠远。望河楼耸立河岸,可“洞厂以观河道”。伊勒图在望河楼上题联,“源溯流沙气润万家烟井,泽通星宿波恬百里帆樯。”横额是“泽被伊江”。伊勒图还为望河楼题匾“鉴远”,于是望河楼又称鉴远楼。
望河楼是由伊犁的满族官员权贵,沿袭中原内地临河近水建楼这一中华文化传统修建的一座景观建筑,这在当时的西域前所未有。望河楼屹立高岸,俯瞰伊江,登楼远眺,景物尽收。著名学者徐松在《西域水道记》中写道,望河楼“红栏碧瓦,俯瞰洪涛,粮艘帆樯,出没其下。南山雨霁,沙市云开,酒榼茶枪,赋诗遣梦,苍茫独立,兴往悲来。”几十年间,惠远城内的达官显宦,骚人戍客,如洪亮吉、杨廷理等,无不以登楼望远、诗酒风流为时尚,留下了许多华章佳句。
这其中伊犁维吾尔族塔兰奇徭歌《望河楼》的流传并佚名近200年令人瞩目。直到2005年,这首徭歌的歌名《望河楼》,才为乌孜别克族音乐工作者麦斯武德?哈里提撰文初步解读,并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这首徭歌歌名最初被译为《往后流》,麦斯武德?哈里提根据自己多年的关注和田野调查,结合汉文有关史料,正确指出徭歌名即清代伊犁惠远望河楼之地名,是当年塔兰奇人在惠远河南伊犁河修堤筑坝防洪时,根据近旁的标志性建筑物望河楼作为徭歌的歌名的。
经历奇特的维吾尔族塔兰奇歌谣《望河楼》被写进了中国音乐史书,写进了新疆的音乐教材。塔兰奇徭歌以汉语“望河楼”冠名,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伊犁维吾尔、汉族人民频繁亲密的社会交往的结晶,在语言文化环境上出现趋同接近,相互借词,维汉语合璧,是文化相互融合的标志。
1833年,伊犁河发洪水,望河楼倒塌入河,在伊犁河畔屹立了整整58年。伊犁望河楼存在的半个多世纪,是伊犁区域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多民族移民社会基本定型的时期。清廷为巩固西北边防,以举国之力,从全国各地和新疆境内大规模移民到伊犁,其中有汉、满、蒙古、维吾尔、锡伯、索伦、回等民族,总人口近10万人,为伊犁近现代世居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在当年惠远老城故地新建可克达拉市,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当年,一座望河楼成为伊犁文化乃至新疆文化的制高点,如今,我们要打造新疆先进文化的示范区,重建望河楼具有特殊的意义。望河楼能唤起我们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能从文化上凝聚伊犁各族人民,增强辐射力,向心力,凝聚力,从提高文化软实力这个方面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发挥重大的作用。可以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用望河楼这一优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来招商引资,打造成集观光、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实体,成为可克达拉市的地标,可克达拉市的形象代言。
作者简介:
蒋晓华,新疆兵团第四师文联主席。擅长写随笔和散文,有大量作品发表。
图片来源网络,若涉版权敬请联系。
主编:何金良 微信:ylsjhm1949
本期编辑:贾琦玲 微信:fanhua--70
投稿邮箱:466196539@qq.com
锐角推荐阅读
【阅读推荐】蒋晓华 ll 一曲兵团精神的颂歌
蒋晓华 ll 我心中的十大元帅
【开国将领】 蒋晓华 ll 我心中的十员大将
【读懂兵团】 蒋晓华 ll 打动我的两本小书
【向父辈看齐】蒋晓华 ll 信仰
【锐角精品】蒋晓华||夏 橡(散文)
点击阅读原文,精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