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光┃我的父亲

上午,天空湛蓝如洗,没有风,脱去五彩外衣的树们个个伫立在山头沟底静默着。没有喧嚣的烦扰,没有往来的打搅。只有喳喳的喜鹊从河西村头树捎上飞到河东的地棱庄稼垛旁,与叽叽不休的麻雀、鸽子们一起找寻着未被农人们收拾干净的谷物填充寒冬干瘪的肚子。已经是二九天了,河道里却还是有一截没一截地出现冰面,不识字的老人们才真正领会了暖冬的含义。
父亲六十六岁了,由于小时候跌下炕栏,前胸畸形隆起,左臂肌肉萎缩无力,整个人甚至连个子也没有多高,一米五左右的个头,愈加显得低矮瘦小。一大早出门,上山砍了一背柴,这时正彳亍在山路上,庞大的柴禾似乎压迫得他寸步难行,可他还是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天黑时分,他满头汗水、气喘吁吁地走进了院子,放下柴禾,拍了拍身上的土,满足地看着那堆柴禾,就像看着一堆金子,笑嘻嘻地回家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不辞辛苦,以劳动为乐的人。
由于退耕还林,加之我和弟弟都有了小孩,忙于工作的我们不得以求助他们。爸妈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自己耕种了大半辈子的土地,一次次地往返于我、我弟和老家之间,从没抱怨和推辞。可他们坚守一个条件:必须得有一个人在家,这样就可以喂鸡喂猪,也可以适当经营一点有肥力的土地,耽误不了给儿女们平时供的肉食和粮食蔬菜。他们反复说着,这些东西不要花钱,又没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无害食品!每当看着我们享用他们提供的美味时,我们吃得开心放心,他们笑得更欢心更甜心。
前些天,弟弟和弟媳工作忙,小孩没人带。我们一致希望他们可以把孩子留给老人,让在老家生活。我的儿子就是这样被带着的,只是半年后,我觉得父母太累,就想办法把妻子也调到我们单位,两位轮换照顾孩子,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更避免了让老人分离。可弟媳想孩子,舍不得送回家。爸妈也不愿委屈弟媳,爽快地答应去百公里外的弟弟家领孩子。
爸爸去延安弟弟家必经过我居住的吴起。他头一天便给我打电话,询问我要什么不,还告诉我,不麻烦我去找,他亲自送到家里去。还说是他想孙子啦,主要是想看看宝贝疙瘩。我懂得他的意思,看孙子是真,不想让儿子找东西受累也是真。前些年,医生说我有心脏病,从此爸妈就老放心不下,对妻子千叮咛万嘱咐不敢让我生气吃重,他们更是时时询问哪里不舒服,要注意休息,不要动不动生气。每次我都是保证又保证,他们才肯挂电话。这次,正赶上我女儿也要去延安上学,我决定把他俩一块开车送下去,谁知,我告诉爸爸后,他一口回绝:“你不要送,我领着梦圆一起坐班车就下去了,你去花钱又受累,何苦呢!"为此,爸爸一连打了几次电话,“你下去没事,我哪儿都能找上,我把梦圆送学校再去小虎家,没问题的。”“你去送我们,康康在家里哭闹了怎办?”……我在反复劝说下,又说还有好友的孩子也一并得送下去,再三确认自己不累时,爸爸才终于答应了,“唉,你真犟!”
第二天早晨,天气很冷,前一周下得雪还未消尽,背阴处积雪仍随处可见。爸爸早早从家里出发了。到了车站又给我打电话,“我到车站了,你让梦圆过来,我们一起下去就行了。”这时我们还未起床,此时距约定的十点钟还有一个来小时呢!我让爸爸来我家,他硬要梦圆跟他走,不得已,我们迅速起床洗漱,饭也没吃便出发了。
我和女儿梦圆开车到车站跟前的桥头时,爸爸正站在太阳光刚刚照到的楼拐角处。一身黑色的他蹲在墙跟下,双手在袖筒内不住地来回揉搓着。那瘦小的身影在两包行礼的映衬下愈加显得瘦小。
我把车停在他面前的路边,父亲看见了,缓缓地站起来,“没事的话,你就不要去了,我能带梦圆去上学的。”他还是阻止我,探头见车里还有另外一个孩子,他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不能反悔,这才提起包闷闷地上了车。
过高速收费口时,父亲要为我交过路费,他从上衣袋里取出一个小纸包,展开来,里面仅有十元、五十元的零钱,肯定不足两百元。
我说:“大,你拿这么点儿钱,要在小虎家带孙子一半个月,连买零食都不够用啊!”
“我啥也不买,花不了几个钱的。”父亲羞愧地笑着,露出仅有几颗豁豁叉叉的牙齿,“我什么也不买,够用了,够用了。”他把最大额的几张钱递给我。
我没接,说,“我用了,你就连家也回不了了,还得像过去一样走着回。”我回头看了女儿说,“你看你爷爷,要不是我送他下来,你花了他的钱,你爷爷得花多长时间才能走回家呀!”
女儿笑了,“就是,爷爷,你这是害我们啊!我差点儿就成了不孝之孙了。”
父亲憨憨地笑着,没有辩驳。
到弟弟家前,我给父亲一千元钱,父亲说啥也不要,“我啥也不干,不要,要钱没用。”双手推开我递钱的手,“你们还有房贷,先急着把人家的钱还了。我帮不了你们多少,不能拖累你们呀!等你们宽裕了再说吧!”硬是推开,甚至生气地不再看我。
看着父亲瘦小的身影走进用他的心血给弟弟买的楼房门道,不由得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个曾经魁梧健硕的父亲怎么就成了这样一副矮小瘦弱的形象呢!真的是岁月催人老吗?真的是儿女是老人的大债主、老怨家吗?
我亲爱的父亲,我敬爱的父亲,何时才是你还完孽债时候啊!父亲!!

张学光,吴起县第一中学教师。1973年生于陕西省吴起县五谷城乡平畔沟村。没有什么建树,仅在平日里写写画画,因水平有限,偶尔有小作发表,只为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