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观后感(《城南旧事》读后有感)
- 百科
- 2020-09-25
- 109热度
- 0评论
《城南旧事》观后感
作者 踏雪闻香
听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优美歌声,我们仿佛来到了英子所居住的北京胡同,走进了“城南旧事”。
那一年,六岁的英子随父母来到了北京城南的胡同里居住。她的世界是天真美丽的,充满了好奇。她单纯善良,对人真诚。她在胡同里结识了“疯女人”秀珍、“偷盗者”以及小伙伴妞儿。在后来的玩耍中,她发现妞儿就是“疯女人”秀珍失散六年的亲生女儿小桂子。
再后来,英子知道了以偷盗为生的那个年轻人是为了供弟弟上学而不得已去偷盗的,英子觉得他是个“好人”,她认为善良的人命运不该如此,当这位“好人”被抓的一霎那,英子的眼中充满了泪光,她是个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
还有英子的奶妈——宋妈。宋妈一直精心地照顾着英子的一家而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儿子。世事难料,宋妈的儿子却不幸去世,女儿也被丈夫卖掉。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宋妈的父亲又因肺病去世,一连串的打击,让宋妈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宋妈的丈夫来接她,宋妈无奈之下含泪随丈夫回家。画面里宋妈依依不舍的背影,英子失望的眼神,将宋妈的落寞和英子的孤独演绎的恰到好处。
是啊,曾经的依依不舍,曾经的朝夕相伴,在离别的时候都悄然随风而逝,往日的悲欢离合、阴晴冷暖,在失去的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英子接到了慈父病逝的消息。这是英子第一次经历生离死别,留给英子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回忆,虽然父亲走了,但父亲曾经的音容笑貌却铭记在心中。
暮然回首,只有永远忘不掉的亲情和背影。父亲的花落了,英子手中的花也纷纷落地,一捧黄土埋藏了亲人,一方石碑亦泪雨纷纷。
城南旧事,在英子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无法重来的童年,在英子的心上缠绕。
《城南旧事》这部影片以英子的童年为背景,给影片蒙上了天真童稚的色彩,即使是悲剧,也让人心中漾起一丝温暖,一丝花香。
尽管小时候历经坎坷,可这毕竟是童年中抹不去的一段时光,让人终生难忘。
喜欢《城南旧事》这部影片。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段“城南旧事”,就让我们在悠悠的往事中,斟一杯热茶暖心,然后将爱和温暖洒满人间……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本期作者
《城南旧事》读后有感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
小说里描写了众多女性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惠安馆门前的“疯女人”——秀贞。秀贞在失去爱人和孩子的双重打击下发疯,又在找回女儿的那个雨夜与女儿双双惨死于火车轮下。我认为秀贞是悲惨的,但又是幸运的。在尝遍世间百态后,在备受压抑与侮辱后,她得以在死前最后一刻见到自己的女儿。我认为他死的时候是满足的。另一个与秀贞密切相关的人物——小桂子。小桂子就像是秀贞命运的翻版,只不过更为悲惨。作为一个孩子,在家中被父母打骂,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必须在父母的逼迫下日复一日的吊嗓子,最后却遭遇悲惨的悲剧。小桂子与秀贞不同,她还有未来可以展望,梦想可以实现,而这一切都被这个社会残忍杀害。
本书中还有一位女性人物与秀贞产生了鲜明对比,她就是兰姨娘。25年来,在家中充满了凌辱与迫害的生活迫使她逃离了那里。不同于当时社会的其他女性,她敢于同自己悲惨的命运做抗争,敢于在家庭与婚姻方面变得独立,对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敢于主动追求。最终与德先叔相爱,摆脱了宿命重塑自我。
《城南旧事》中叙说的童年并不只是那纵情完了的单纯时光,而充满了悲欢离合与人性关照。在我眼中,这本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过滤着成人世界。儿童的世界是纯净的,而只有这样一双没有被社会所影响的眼睛才能真正发现隐藏的那些真善美。而故事里纯真的英子也会渐渐长大。成长的每一站都少不了离别。最好的玩伴妞儿和秀贞惨死于火车轮下,约定与她一同看海去的“小偷”被抓走,深受英子喜爱的兰姨娘奔向新的生活,从小照顾她的宋妈离开,最最敬爱的父亲去世。英子难过过,不解过,但正如电影“千与千寻”中说到的“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在无数次道别中我们也会渐渐长大,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我们身边的人相继离去,我们也再也不是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