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有机结合

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有机结合
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上个世纪80年代,是纸质传媒的一统天下。除了广播、电视和电话之外,人们获取信息及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主要是依靠书籍、报纸和杂志。那时的新华书店,天天是读者盈门。特别是文化教育图书的教学辅助读物柜台前,家长和学生们更是趋之若鹜。
有一个星期天,一位学生在街边的公共电话亭用IC卡给我打来电话。原来他是在新华书店,想要买一本作文参考书。书店里《作文宝典》《作文一点通》之类的很多 ,他问我买哪本好。因为我没在书店,也没有办法比较,他又急着要买。于是,我让他在书的目录上比较一下,如果哪本书把“场面描写”列在“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中,就不要买那本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有的人,包括有的作文类书籍,把场面描写误认为是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这可能是望字生义吧,倒是应该纠正的。
一、场面描写的概念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在一定场合内,描写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一种手法,称为场面描写。这是人物描写的一种方法。
人物描写的内容,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场面描写。
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区别
(1)景物描写,包括对自然景色、环境、动植物、器物等的描写。
其中,自然景色,是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风霜雨雪、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城市乡村、房屋道路、所处场所……)、社会环境(历史渊源、人文状态……)的描写。
(2)场面描写,是指对众多人物在一个特定环境下共同活动的描写,是属于人物描写范畴的。
残荷 史可燃摄
二、场面描写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对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特定环境进行交待,对自然环境(场所及风光)或社会环境(历史渊源或人文背景)进行描写。
对众多人物活动的描写,要有中心,即有一个确定的活动主旨和共性。
虽然是写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但要有层次。要点面结合,不仅有整体活动的鸟瞰,还要有典型人物的特写。
对于人物的特写,要遵循人物描写的一般方法。要形象鲜明,形神兼备,要有其特有的精神风貌。
例1:优秀作文《毽舞飞扬》 。
人物描写(场面描写)
毽 舞 飞 扬
也许你喜欢课间在教室里谈天说地,也许你喜欢课间在教室里奋笔疾书, 也许你喜欢课间在球场上挥洒汗水……而我最喜欢的是我们学校毽舞飞扬的课间。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过,同学们便拿着毽子冲出教室,飞一般地跑进操场,不等老师发话,大家便三三两两地对踢,也有几个人围着踢或自己踢的。几个“捣乱分子”在破坏人家踢毽子,更有几个“反抛帝王”在用脑袋把毽子顶来顶去。我马上进入了状态,开始专心致致地踢起毽子。可是毽子就像一只淘气的小狗,不服从我的指挥,我的脚在前,它偏在后,我的脚去左,它非得向右。把我弄得晕头转向,大汗淋漓,竟然一个也没踢上。
自己踢不了,看看别人是怎么踢的。我看身后的教导主任在踢毽子,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踢着。毽子在他那便是一只已被驯服的听话的“小狗”,和我的“小狗”截然不同。那边传来一阵欢呼声,定睛细看原来是体育老师们在围圈踢。这位老师使了个“飞毛腿”,那位老师又来了个“蜻蜓点水”,还有的老师亮出了“海底捞月”……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我试着又踢了起来,可还是感觉像一只猴儿一样蹦上蹦下。
突然,学校保安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的方法独特,是用脚尖踢毽。“咦,这个挺有意思。”我偷偷地数着,他踢了43个,我的20倍再加三个。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长得胖胖的他却踢了这么多,真是“外行变内行,行行出状元”。由于自己踢不好,只好灰溜溜地站回原位,自己研究起来。踢着踢着,竟也让我找到了窍门,发现只要保持身体平衡,踢得高度适中、有节奏就能踢好毽子。我一口气踢了21个,打破了我自己的记录,正想和同学比试时,广播中下达了整理队伍的口令,只好遗憾地收起了毽子。
我爱毽舞飞扬的课间:望着操场上宽阔的天空,那一个个彩色毽子就像欢乐的小鸟一样,飞在天空中,和同学们的心一样,一样欢快,一样自由。在飞扬的毽舞中,我的心也在校园的上空飞扬。
( 初中生习作 )
残 荷 史可燃摄
【佳作欣赏】
《正月里来浪秧歌》是徐安然老师关于场面描写的力作。通过农村大队部操场上放露天电影和在屯子里浪秧歌的生动描写,再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农村文化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渴求。值得大家欣赏和点评。
正 月 里 来 浪 秧 歌
徐 安 然
我童年时的高家烧锅是个大村,人丁兴旺,搞个会战啥的,特有气氛和规模。就是有一个那时候的通病:文化生活太少,说是文化的沙漠并不过分。
记得我们四队前面有个羊圈,是个老房子改的。据说那就是大队从前的文化宣传活动室。我从那过,发现羊圈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早前的壁画:蓝蓝的海水,红红的太阳……乌烟瘴气的环境里,依然遮掩不住墙上图案的鲜艳和美丽。可见原来的文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然而自那以后有一段时间连这些极端的文化符号也消失了,与文化挨边的只剩下偶尔一次的露天电影或野台子戏,还有过年时的大秧歌。
先说说露天电影。记得在大队部的前面有个很大的操场,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这个场地上看电影。那时放映电影由公社的电影放映队负责,每个大队轮着放,一般一个多月或者更久才能轮到一次。看电影成了全村人尤其是村里年轻人最喜欢最期盼的事。有时电影轮到附近的大队了,这些如饥似渴的年轻人甚至黑灯瞎火摸半个多小时跑去看。我们大队来了电影,这个消息就会很快传开。孩子们早早地回家催着妈妈做饭。飞快地扒拉完饭,扭头就往外跑。去的当然是大队部。其实大队部前的操场上早已经支起了放映杆子,两根竹杆子中间扯开的是一块电影布(银幕),杆子上还挂着电影匣子(扩音器)。天不黑,电影是不会放的。孩子们打闹了一会儿,看天色暗下来,就在银幕的正面不远处席地而坐,急切地等着开映。那份急切等待的心情也是一份享受哩!很快,大人们也陆陆续续地来了,家在附近的还带着板凳,否则看电影时就只能站着或坐在地上了。当然坐在前面占据最有利观看地形的一定是那些孩子们。他们显得异常兴奋,不断地大声喧哗、吵闹,即使开始放映了,喧闹声也一时不会消停下来,因为按惯例开始放的都是纪录片。那时的纪录片都是政治题材的,农业学大寨或者国家外事活动的事,这引不起我们这些孩子的兴趣。我们要看的是纪录片之后的“正片”。倘若“正片”真是我们最爱的战斗片,特别是当那个可能是八一厂徽的八一红星放射着光芒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我们屏住呼吸,一颗激动的砰砰跃动着的心揭示着我们洋溢的幸福。那时看的大都是黑白影片,只有《闪闪的红星》、《奇袭》是彩色的。村东头的聂景河边看边指着银幕上战斗的场面说:“电影都是真的!都是打仗时当场拍下来的!”哦,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一个英雄不可能在一部电影里牺牲,在另一部电影里又投入战斗啊(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小孩的解释应该更加匪夷所思)。所以,那时还没有追星族,因为我们追的是英雄。
偶或也有县里的剧团或其他野戏班来演出。演出的主要形式就是二人转,那时的二人转在农村非常受欢迎。
来了一场戏,
如投下一块巨石,
荡及十里八村。
微笑也在蔓延,
温暖所有的面孔。
套车接回娘家的女,
骑车接来未婚的媳,
老干姐妹——近乎近乎,
亲家会亲家——盅对盅……
看戏吧,去看戏吧!
这个日子,
便芬芳起来……
看戏,是个借口,
看戏,是种交流。
戏是苦戏,结局
却是皆大欢喜。
——引自拙作《野台子戏》
村东头有个叫于宝仓的小伙子,就参加了县剧团搞的培训,后来又挑团四处演出,他的媳妇也是唱戏的,我见过,白白净净的,长两颗小虎牙。她唱戏的活儿好,嗓子也好,名气要远大过宝仓。两人很恩爱。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还在唱戏,是否恩爱如初,祝福他们。
秧歌过年时才会有。不过那时的秧歌才叫大秧歌。一个秧歌队至少有一百多号人呐!由大队组织,要排练半个多月,练熟了先是拉上队伍去附近的各大队拜年,然后还要上公社参加汇演和比赛。办秧歌是每个大队过年期间的重要工作。所以,年年都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表演形式上年年也都有所创新。
其实扭秧歌也是一门艺术,高手扭起来,也像武术一样讲究个手眼身法步。有一年大队让张月英、陈桂芝两个小姑娘在秧歌队前面带着扭。也不知道她们在哪儿学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一般,轻盈、灵动、默契。她们就是两只大蝴蝶,时而纷飞,在队伍前面翩翩跹跹;时而又演绎成梁祝,多情地互动,一扬扇子,一回眸,又有彩又生辉!村里还有一位叫孙嘟嘟的人也有一手绝活,不,是一身的绝活,他能扭得全身都动起来,无论脑袋还是肩膀,都是旋律都是点儿。他只把一条彩带搭到两肩上,随着秧歌的调儿,或手,或臂,或肩,带着头连着胯,踩着节奏点儿,嘚嘚嗖嗖、欢欢喜喜地就扭开了。其实,严格地说他扭的不是秧歌,更像是另一种新鲜的舞蹈——霹雳舞。如果当时他的舞蹈就此传播开来,也许他就是中国霹雳舞的第一人。
东北的秧歌起码有几百年的传承了,在这过程中既有对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兼收并蓄,也有自个儿的独特创新。就说踩高跷吧,这其实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最高难的一种秧歌舞蹈形式。因为太耗力,所以这个活儿基本都是由男人来承担。高跷就是一根木棍,一般是一尺到两尺长。也有长达三尺的,不过玩三尺的必须是专业的表演,普通的庄稼人、普通的场地都不行。人只要上了高跷就不能杵在那儿,不动就站不住,就必须不停地走,不住地扭。农村冬天里地上大都是雪,有的地儿还难免有一溜子一溜子的冰。踩着高跷走上去,稍有不慎闹个前趴后仰,后果就不堪设想。踩高跷的队伍很打眼的,离老远就听到鼓乐喧天不说,还见到这好几排的巨人扭扭哒哒地过来,于是,人们便都不自主地奔这场面涌过去。
跑旱船也是秧歌里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舞旱船的多是男扮女装的大包头,纸糊的旱船一定要尽其可能地鲜艳和好看,舞者站在旱船中间,两手握持住船舷,随着鼓乐舞蹈。旱船舞有很高的难度,既要表现出渔人迎风斗浪的艰辛和勇敢,还要展现出渔娘在生活与奋斗中的娇美和乐观。旱船舞里至多两艘船,在秧歌队的前面或后面。从秧歌的名称以及旱船舞等艺术形式上不难发现来自南方鱼米之乡的遗传元素,只是到了东北,当地的一些火辣辣的表现方式很直接地融入了进去,进而形成了具有鲜明东北风味的大秧歌。
过去传统的秧歌里都少不了包头。毕竟扭秧歌的人里男多女少,阳盛阴衰,秧歌队就给一些大老爷们脸上擦胭涂粉,再用包袱皮包上头,插上五彩缤纷的绢花,他们就摇身一变成了二八佳人了。扭秧歌的人啊,一扭起来,满头的绢花就颤巍巍地跟着动;腰里系着彩带,那彩带一端还在左手里舞着,舞起来一道道漫天的彩虹;右手里摆着扇子,摆起来一只只硕大的彩蝶翻飞。呀,在这冰天雪地里,真的好似春天乐颠颠地来了呢!
秧歌队伍的前面还有拉扇儿的,那是打头儿的,是秧歌队的总指挥,后面四溜大长队的人都看着他哪。他手里的扇子一摆,或队伍变个队形,编个蒜辫,或变个舞曲,或加快节奏,无论扭的还是吹喇叭、打鼓的都必须跟上点儿。有的地区非常形象地把扭秧歌称作浪秧歌。这绝对是个艺术和形象的说法。秧歌,扭的就是个浪劲儿,拘拘谨谨扭出来的也不招人看。最好看的是拜年或比赛时,几支大秧歌碰在一起。碰在一起都起劲儿,互相比着。比着比着,节奏加快了,整个队伍情绪激昂起来,打鼓的恨不得抡圆了鼓槌,打破了鼓皮,咚不咙咚咚咙咚!吹喇叭的腮帮子鼓得溜圆,滴儿啦哒滴啦哒,半天缓不过一口气来。队伍里扭的人,尤其是排在队伍后面的人,手上忙着舞摆,脚下忙着捯饬,一时跟不上步,就会被队伍甩开。那场面,着实紧张和热闹。
打鼓又叫打大鼓,鼓面大约有一米多的直径,一鼓槌擂下去,站在附近的人会感到心都被震得颤动。打鼓的好鼓手姓王,是个聋子。我不知道他是打鼓震聋的,还是因为聋了才去打鼓的。村里数他打鼓技术高,年年秧歌队都请他。他对鼓点掌握得非常到位,啥时舒缓啥时激昂啥时把场内气氛擂起来,从不会乱了鼓点。到需要打大场的时候,老王头那狗皮帽子的帽耳朵挽起来,一脸紧绷,那鼓槌一下下能扬到肩膀头,能把别的鼓音都盖下去,一副霸者在此舍我其谁的气场。
喇叭匠子有两个,老喇叭匠子姓吴,带着他的徒弟陶运才。冬天天寒地冻,故此喇叭匠子都缝一个棉护手套子,喇叭从套子里穿过,两手在套子里操按着喇叭眼。自认为干这行的必须要底气足。紧关节要的时候,要一气吹半天不得换气。每次看到老喇叭匠子两腮的皮肤皱纹纵横,像褶褶哄哄的老橘子皮似的,我就想那是不是吹喇叭吹的。吴喇叭匠子是个五保户,冬天别人都戴大帽子捂个严实,他就只戴一只酱色的瓜皮小毡帽,也从没见他有过笑模样。据说年轻时他也有老婆孩子情人什么的,后来不知怎么就都没了。老人们也说不清他的事。我只记得他一直自己一个人住在我家西南的两间小土屋里,没事也不出门。他和大人、小孩都不愿交际,我们再淘也不去他家玩。夏季无事时,偶尔听他在屋里吹喇叭。他吹的喇叭倒是有很多人爱听,什么《满堂红》、《老三点》,总像喇叭里有人在唱歌。有时喜兴,叽叽喳喳地像鸟在清晨的树林里鸣叫;有时情感饱满,歌声就像空谷里袅袅不绝的回音;有时悲悲切切,好像喇叭声里都能滴下泪水儿来。
吴喇叭匠子病死在自己的小屋里好几天才被人发现。后事是大队张罗办的。他也没什么家当,人们就把那只陪了他半辈子的铜喇叭做了他的陪葬。
此后再办大秧歌的时候,只剩他的徒弟陶运才陶大喇叭一个人了。陶大喇叭底气更足,吹得也狂,会的曲子也多,一般人和他搭不上。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也够了,每年的秧歌大赛还是他的喇叭镇场子,别的大队几个喇叭也吹不住他。
本来以为那里的文化生活就一直这么过下去,而我们的秧歌也一直这么浪不丢儿地扭下去。然而十六年后我再回到故乡高家烧锅,这些都已成了过眼的云烟。即使我是刻意过年时回去,并反复提起当年的谁谁秧歌扭得浪,谁谁鼓打得好,谁谁喇叭吹得神,那里的人却都显示得很漠然。更年轻的甚至指着电视里的秧歌表演,问:“比他们扭得还好吗?”现在早没了过去的大秧歌,有的只是群众自发办的小秧歌队,猫冬儿的人们像城里的大妈那样,聚在一起活动身子骨,锻炼锻炼身体。问到陶大喇叭,他们说还在吹。我去看了看,是个年轻人。原来是陶运才的儿子。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外号也一并继承了下来。吴喇叭匠子的技术总算没绝,有了传承。再问起陶运才,人还在,只是身体不行了,吹不动了。不过还是有人说:前段日子谁家办红事,还见他去赶川儿(讨钱)去了呢,吹了几声,人家就不让吹了,赶紧给钱打发了走人。
原载2018-7-29《谷雨知与行》微刊、2017年2月《黑龙江日报》
残 荷 史可燃摄
上期 【佳作欣赏】 续 《有爱,才有璀璨》是徐安然老师为单位年会所写的一篇演讲稿。本篇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使读者心悦诚服。于泽威老师对本文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有 一 种 爱 叫 热 爱
——读徐安然老师《有爱,才有璀璨》有感
于 泽 威
爱是love,爱是amor,爱是rarc,爱是爱心,爱是love,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风帆撒播到我四方;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题记
初读本篇,就被文中的旁征博引和娓娓道来惊艳到!没想到,温文尔雅的安然老师,讲起道理丝丝入扣,聊起家常循循善诱,动起情感脉脉含情!笔锋既刀削斧劈又大开大合,话锋既鞭笞挞伐又和风细雨。长者的谆谆智慧,邻家大哥的执着朴素,诤友的直斥其非……相互糅合,篇幅不长却撼动人心,怎不叫人拍案叫绝?
结构整饬的演讲稿。用散文的笔触,议论文的视角,跨界演绎,让演讲稿超凡脱俗。首先,题目采用条件复句,简短有力地“剧透”出文章的主旨;接着,文章开头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引申出“爱”的重要意义,用时传祥、马恒昌的实例印证了“爱”的伟大;然后,话锋一转,聊到了“不爱”。不爱的不良后果,不爱产生的截然不同的人生,不爱的根源,不爱的种种表现,以及在心理学角度剖析不爱的成因;再然后,作者集中笔墨,着重书写拥有“爱”的人们可歌可泣的精神以及基于爱的无私奉献给予人们的正能量;最后,借助诗人艾青的诗句作结。仔细阅读全文,不难看出,丝丝入扣,对比强烈,铺排情感,实例论证……真是“十八般兵刃”轮番上阵,于开头抛出观点,行文中论证观点,结尾升华主题,作者于“杂乱”中井然,于娓娓中悍然;读者(听者)于对比中俨然,于铺排中了然。在结构安排中,作者的匠心凸显。
富于对比的演讲稿。在写作手法上,对比的手法让人印象深刻。既有对“不爱”的鞭挞,又有对“爱”的拥护。“不爱”中,“外科手术”般抽丝剥茧,对不爱产生的根源、严重后果、心理学成因做了细致剖析。“我们终于堕落成工作上的爱无能。我们不再爱。它是负面情绪累积的结果。因为我们的内心被消极的思想侵袭,逐渐眼睛里也被灰色占据。我们的思想与身体散发出负能量的信息,必然会吸附到更多的负能量的磁能,这改变了我们的磁场,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了灰色的世界。”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醒世恒言”!在痛斥“不爱”的同时,作者的伤心、痛心、忧心表露无余!“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人生,一点一点地感召这我们,照耀着这个世界,它是充满了爱的阳光的、温暖的,拥有着十足的正能量的人生。他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只有把爱召唤回内心,才会看到和认识他们。他们是爱的天骄!”在压抑了很久的“不爱”后,终于迎来“爱”的晴空。作者眼中,正能量并不遥不可及渐行渐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欣喜、惊喜、狂喜之情溢于言表。在对比中回味,在对比中甄别,在对比中成长。对比,是作者行文的利器。
铺排情感的演讲稿。从修辞角度赏析作者的遐思,也是我们学习的途径。请看:“有一种爱,它很神奇,我们称它为男女之爱,它可以让一个人甘愿以手臂为枕,用一生无怨无悔地托起另一个人的幸福;有一种爱,它很伟大,我们称它为亲子之爱,它可以让一位母亲永世为仆,无怨无悔、呕心沥血地伺候自己的儿孙;还有一种爱,它既神奇又伟大,我们称它为工作之爱,它可以让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事业,像丈夫对爱妻,像母亲对子女,无怨无悔,呕心沥血,矢志不渝。”排比的修辞运用,句式连绵跌宕,语势强劲;于铺排中达到抒情效果,在罗列中类比,从类比中凝练题意,我把它称之为“排比抒情,转折点题”。再看结尾:“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名句用在这里,发人深省,让人共鸣!如果说前边的旁征博引是文章的华丽的镜面,那结尾的引用无疑为镜面镶上五彩的花边。实例的丰满,委以诗意的装饰音,让这篇演讲稿“活色生香”,意蕴悠长。
“只要你的心中有情有爱,只要你的心中有情有爱,风里走雨里钻,刀山雪岭也敢攀也敢攀。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苦辣酸咸全咽下,啥也难不倒咱!只要你的心中有情有爱,天也蓝地也宽,再苦再累心也甜心也甜……”至此,俺的读后感也将告一段落。学着安然老师的“样儿”,俺也引用啦,算是对品读妙文的感悟与交代,对于此文的教义,俺受益匪浅,“现学现卖”,也算是首尾呼应吧。
小小的遗憾,如果能当场聆听安然老师的倾情演讲,该多美!
( 2020-8-13 哈尔滨 )
本刊专栏作家 秦世营
秦世营 1943年生,哈尔滨市中学高级教师,退休教育研究员,多年从事中学生作文研究和教学。从196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1981年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在文学、史学期刊和报纸发表过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出版过个人散文集。近年作品多见于纸媒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