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札记之一(《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读《三国演义》札记之一
疫情期间,遵守政府规定,闭门不出,为打发消磨时间,重温古典名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看到精彩处,若有所思,随手笔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作者罗贯中浓墨重彩描写的男主之一,书中老罗对其的定位,在《三国演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借许劭之口已说出,原文如下“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在书的后面章节回合中,老罗写了两个小故事来表现曹操的奸雄形象。
第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叫“望梅止渴”。在书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曹操宴请刘备,两人喝酒纵论天下英雄时,曹操自己讲起。原文“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第二个故事大家可能相对不熟悉一点,叫“借王垕头”。在书的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中,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在寿春(现安徽省淮南市)大战袁术,曹操缺粮,又遇大旱。当时管粮的是曹军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请示曹操怎么办。曹操叫他以小斛发给士兵。王垕说:"这样做,军队会怨。"曹操说:"你就这样办,我自有良策。"王垕按曹操意图办,果然部队怨声载道。此时,曹操密召王垕,借王垕头以安定军心,让王垕做了替罪羊。书中原文: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都是为了激励士气,“望梅止渴”还可以说是表现了曹操的足智多谋,“借王垕头”那绝对是曹操无毒不丈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读到这里,只是深深为王垕感到可怜。一个如你我的小人物,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后请示领导,然后按照领导的意思办事,却谁知一朝祸从天降,身首异处。原文中尤其是那一句“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那种对小人物命运的漠然,细思极恐。
特意去百度了一下“王垕”,松了一口气。实际上,真实的历史中,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包括王垕的这个人,都是罗贯中虚构的,只是为了突出曹操的奸雄形象。
垕,音“hou”,意同“厚”,忠厚、厚道,老罗把这个虚构人物人物取名为“王垕”,来对比曹操,还真的是有点恶趣味。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郭劲珉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分归一统所发生的故事。书中有不计其数的人物,主要描写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等。他们各有千秋,胸怀韬略。就这样演绎了诸侯割据纷争战乱的时代。
先从曹操说起吧。他是一个乱世奸雄,也是一个治世臣,他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性格,曾置吕伯奢和杨修于死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曹操疑心太重最终没有完成他的宏图霸业。接下来说说诸葛亮和周瑜,诸葛亮有着过人的才智,善于观察天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出茅庐便做出三分天下理想,并且有着宽广胸怀。而周瑜和诸葛亮却恰恰相反,周瑜心胸狭隘,嫉妒心强,一心想置诸葛亮于死地。每次给诸葛亮下的套,都让诸葛亮一一化解,正应了这样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都有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知识和韬略,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说一说关羽吧,关羽义博云天,知恩图报,一生不忘忠义二字,华容道因感恩,放走了曹操。
在这部小说里,“空城计”和“官渡之战”使我受益匪浅。
在我看“空城计”时,我不禁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包围西城。但孔明却使用了空城计,把城池四门大开,自己在城楼上深情自若的弹琴,结果,司马懿以为有伏兵,只好下令全军撤退。
诸葛亮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和他大智大勇胆量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后来我又看“官渡之战”不由得为曹操担心,曹军八万精兵VS袁绍七十五万兵马,几乎毫无胜算,但是曹操通过谋略烧了袁绍的粮草,许攸为袁绍献计,袁绍自以为是,不纳忠言。最终导致粮草被烧,军队大败,自己死在仓亭。
袁绍输给自己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采纳别人计谋。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虚心接受别人建议和忠告,不能目空一切,否则受伤的是自己。
“滾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又是一个浪淘英雄的很快时代,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自己国家和民族奉献了一生。所以我要努力读书,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在此我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和平不有战争。
作者简介:
郭劲珉,籍贯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辛堡乡南沙洼村,现在张家口经开区南兴渠小学五年级学生宝玉文学社m42925
长按左边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