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原因是什么 清帝退位原因有哪些

清帝退位原因?

1912年,清帝退位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北洋军阀头子)为他们在华的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有在中国称帝的野心,但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军维护共和制。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妥协(国内外的反动势力逼迫)。孙中山承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

于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掌握清政府的实权,逼迫清帝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接任。

延伸阅读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是否正确?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是正确的。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统治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妄图使其镇压南方革命。袁世凯一方面派兵向南方施压,一边派人与南方和谈。

经过南北议和,清政府最终同意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并停止使用“宣统”年号。至此,在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清王朝的统治也正式结束。

清帝退位诏书译文?

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历),颁布退位诏书,作统治之最后结束。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孝定景皇后)临朝称制。

《清帝退位诏书》翻译为白话文: 宣统皇帝和隆裕皇太后的旨意:之前因为民间义军起兵,各省响应,全国都陷入战乱,生灵涂炭。

1912年清帝退位历史解释?

公元1912年2月12日,是清朝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已经到了农历辛亥年的年底。这一天对于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国来说,是一个无比悲惨的日子,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因为这一天,清朝隆裕皇太后在内外交困、压力山大的情况下,万般无奈颁下一道旨意——这也是清朝统治者颁布的最后一道合法的旨意——宣布宣统皇帝逊位,也即是宣布清王朝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清王朝的灭亡,是中国封建王朝彻底崩溃、封建帝制结束的标志,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清朝末年的状元张謇起草的宣统皇帝退位诏书,成为清朝和中国封建王朝颁布的最后一道合法的诏书,写的很好,内涵丰富,十分得体: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清帝退位诏书?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下达了退位诏书。

张勋复辟后于宣统九年五月二十日再次下达退位诏书。

退位诏书如下:

宣统九年五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张勋等奏称,国本动摇,人心思旧,恳请听政等语。朕以幼冲,

深居宫禁,民生国计,久未与闻。我孝定景皇后逊政恤民,深仁至德,仰念遗训,本无丝毫私天下之心,惟据以救国救民为词,故不得已而九如所请,临朝听政。乃昨又据张勋奏陈,各省纷纷称兵,是又将以政权之争致开兵衅。年来我民疾苦,己如火热水深,何堪再罹干戈重兹困累。言念及此,辗转难安。朕断不肯私此政权,而使生灵有涂炭之虞,致负孝定景皇后之盛德。著王士珍会同徐世昌,迅速通牒段祺瑞,商办一切交接善后事宜,以靖人心,而弭兵祸。

钦此!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什么时候宣布退位的?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  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 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民国政府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史称“逊清小朝廷”。

清帝退位的意义?

它代表着中国已经和平地进行了政权的交接,让中国进一步走向了共和。表明了中华民国作为清王朝领土的接续者,从法理上彻底断绝了分裂分子拿清帝退位作文章。

清帝的退位诏书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其非常出众的一个作用就是统一了各少数民族的领土。辛亥革命兴起之时,提出第一条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所以这场革命是具有“满汉对立”的色彩的,革命也引起了全国各省脱离清廷的活动。

如此一来即便是政权交接,国家还是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退位诏书在法律上确认了领土的完整性,少数民族如果意图独立割据就师出无名。而且为了保证少数民族不至于分裂,少数民族的贵族身份还是得到保证的,所以退位诏书对于少数民族稳定还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