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有哪些特征(什么叫循环经济产业园)
- 知识
- 2023-02-10
- 22热度
- 0评论
什么叫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高级化体现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得益于大自然恩赐的资源与环境。但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赐予人类的生态环境由于人的活动而不断改变。
现代技术发展及其应用使人类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的能力持续增大,人类得以享受用自然界无偿提供的资源制造的各种各样的海量消费品,但人类反馈给大自然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改变了天然性质的废弃物,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到无情的破坏。
人类对于自己取得的科学技术进步沾沾自喜,然而,正是科学技术进步使人均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量不断攀升,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果,也是人类毁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人类本指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来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不幸的是,技术越发达,人均资源消耗越多,人均排放的废弃物也就越多,人类自身的贪婪本性使自己被异化,进入了悖论怪圈。如任由这种趋势无节制地发展下去,人类会将自己从地球上消灭。
在传统的资源与环境利用模式下,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如影相随,科学技术进步似乎并没有解决它们之间的孪生关系。发达国家高收入低污染并非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更主要是污染转移的结果。今天世界的技术水平较之100年前已是天壤之别,但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反而更多了。简单的对比就可以得到一个深奥的结论,即,人类要避免被技术异化和被自己消灭,就必须转变资源与环境利用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和污染的低排放。
“减物质化”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实现资源消耗增长1倍,经济增长X倍的跨越。仅有减物质化还不够,还必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增加的资源消耗由废弃物循环利用来提供。因此,要保持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一要靠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要靠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发展循环经济。
污染的低排放是保持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影响身心健康的唯一出路。大自然对人类相当宽容,对人类排放的废弃物默默地进行分解去毒。
但当我们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界分解去毒能力后,废弃物的毒性就会在自然界积累,直至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异化物而消亡。任何污染物都类加工利用和消费自然资源引起的。尽管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已经很发达,但高昂的成本和人类的拜物主义财富观,导致废弃物排放成为第一选择,任何环保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都困难重重。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的减物质化和资源循环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人类从原始贫穷的低等生态文明向富裕高等的生态文明转变的唯一途径。
这是资源环境认识论的一场革命。基于此逐步建立科学生态观的循环经济文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但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解决循环不经济的问题。要使循环经济既循环又经济,还必须进行两大创新,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是要把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之中,使环境利用具有成本,向环境排放任何废弃物要支付费用。同样,开采资源要破坏原始生态,对资源开采和利用实施环境税制度,会使原始资源消费变得昂贵。这种制度设计会使循环利用废弃物,或利用少产生废弃物但成本相对高的技术变得有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是要通过发明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的更高效率的技术并使之应用于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循环经济成本,提高循环经济效益。
过去十年,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之路。2005-2013年,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从9.45亿增加到18.63亿吨,替代一次资源总量从2005年的11.77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21.90亿吨。即使如此,我国人均年主要物质资源消耗仍然在2013年达到了19.62吨(不完全估计),超过了多数发达国家,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量占物质资源利用总量的比例只有约7%。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潜力仍然十分巨大。未来中国需要进行文化、制度和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实施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才能全面加快循环经济发展速度。
简述循环经济的四大体系?
现代循环经济一共有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是工业园区模式、杜邦模式、循环型社会模式、回收再利用体系。
1.工业园区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将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关系,让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等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能源。
2.杜邦模式
该模式又叫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它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间的物料循环,延长产业链,减少物料、能源的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排放,在最大限度上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典型代表是杜邦公司。
3.循环型社会模式
代表国家是日本,它建设循环型社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推动构建多层次法律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首要问题就是资源再利用;三是要求国民改变观念,将垃圾看作有用资源。
4.回收再利用体系
代表是德国DSD,它是专门组织回收处开立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它提出的“绿点”计划原则是:谁生产垃圾谁就要付出代价。
循环经济主要表现出三种特征?
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循环经济,完整的表达是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_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名词解释:什么是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经济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圈子。
比如,抓好了草场的发展,畜牧业就起来了,畜牧业发展促进肉类的发展,同时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发展促进饲料的加工发展,饲料加工促进农业发展,就这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循环就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指的是什么?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该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应用化工,经济,社会领域等。
拓展资料: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在中国出现于90年代中期,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已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技术范式的角度、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等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