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没口是怎么回事 野钓没口咋办

网友提问:

野钓没口,怎么回事啊?

优质回答:

野钓,是很多钓鱼人追求的钓鱼方式,它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一个“野”字,正是因为野,才充满未知带来的惊喜。很多钓友经常开玩笑说,野钓啥都不怕,就怕没口(没鱼咬钩),足以看出没口对钓鱼人来说相当于是暴击伤害。钓鱼的影响因素很多,非单一因素我们很难控制其结果,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客观规律,天时地利人和同样适用于钓鱼。结合自身经验,野钓没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天气因素导致鱼的活性差、食欲不佳

天气对钓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各种天气指标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温度。温度是影响鱼吃饵最主要的因素,因为鱼是趋温动物,需要靠外界水温调节自身温度,鱼的舒适温度在15到25度之间。当温度过高,达到35度以上时,超出了鱼的舒适温度,鱼会寻找水温适合的区域栖息,无暇觅食,温度高也会使鱼体内消化酶活性降低,鱼的胃口差食欲不佳,自然不会吃饵。

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出钓,或者选择水域温度相对舒适的区域,例如夏季可以钓早晚,钓位选择树荫下、水草边。

2、气压。气压对钓鱼的影响是间接的,气压主要影响水中的溶氧量,鱼对氧气的需要量不大,正是因为这样水中氧气的微弱变化会被鱼明显感知。在养殖塘里面都配备有增氧泵,就是防止在气压低时,鱼缺氧而“翻塘”。

解决办法:选择气压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或以上时出钓,在水域溶氧量最高的钓位做钓,例如排水口、下风口等。

钓点鱼的密度小,水底情况复杂

钓点有鱼是有口的前提条件,至于口好不好,就要看鱼的密度大小了。除此之外,钓点水的深浅,水底是否有树枝、石块、淤泥层等,直接决定了鱼好不好就饵,这也会影响鱼口。

解决办法:针对野钓鱼的密度小,我们可以利用打窝的方式改善,在选择钓位时多进行找底尝试,找水底平坦,深浅合适的钓位。

人的因素对鱼口的影响

1、饵料的搭配、饵水比例是否合理且对口。

2、浮漂的调钓是否正确。

3、人的活动让鱼不敢靠近吃饵。

解决办法:人的因素一方面是钓技钓法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积累慢慢掌握,另外,在没口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寻找问题根源。

其他网友回答

不论是野钓还是黑坑,没有口太正常不过了。

举例:本人在2019年9月7日,浙江刚送走台风“玲玲”后的第二天,天气晴朗,西北风2-3级,按道理说这种天气应该会很好钓鱼。但从7号下午开始一直钓到8号上午就是没有口,坚守了10几个小时,最后的结果是钓了一条小鳊鱼一条鲫鱼和一条小螺蛳青。

这么差的收获,最后的总结是:白天气温高(33度)晚上气温骤降(18-20度左右),晚上水面雾气腾腾,早上太阳一出来后温度又迅速升高,导致鱼儿没了食欲。

所以,早晚温差太大的时候建议就别去钓鱼了,很容易做“空军”。

其他网友回答

野钓无口,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最常见的就是天气,气温高,气压低,天气闷热,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水中溶氧量降低,鱼儿不活跃,即使到了窝子里也不容易开口吃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明明窝子里有鱼星,却偏偏没有鱼来吃饵的原因。

二、没有找对鱼层,虽然理论上来说,不同种类的鱼都有自己活动和觅食的水层,但是有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就拿上边说的天气闷热来说,溶氧量降低之后很多鱼都会略微上浮,活性不如平时强,总的来说不怎么开口吃东西。这时候就可以试试看找一下鱼层,从水底往上搜,我一般每次二十公分,依次往上搜,哪层有口就钓哪层。

三、水底的地形不好,选窝子的时候选到了水底地形不怎么好的地方。简单的来说,选窝子的时候我一般要么选草边,要么选石头底稍微有点儿泥的地方,鲫鱼等小型鱼类喜欢在水草从中觅食,嬉戏,鲤鱼喜欢在石头泥里拱食。但是如果你选的地方淤泥很厚,并且调漂调得不好,导致饵料陷入了水底的浆层,就会导致鱼儿无法找到饵料,当然也就无从下口。

四、该水域没有鱼,或者是鱼比较少。钓鱼本来就是和鱼斗智斗勇的过程,水域面积宽广,鱼儿数量又比较少的话就相对没那么容易进窝。这种情况下,钓几个小时没有口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五、饵料不对口,其实对于这一点我并不是很赞同,说真的,市面上的饵料我也用过很多品种了,还从来没发现有哪种饵料是鱼儿不吃的,也就是爱吃与不爱吃的区别。当然你也可以从这上边找原因,试着调整饵料的状态,味型,比重等等。钓鱼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于上鱼时的刺激,在作钓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与学习,提升自己的技巧或者说对饵料以及装备啊,水域这些的认识也是其乐无穷的事。连杆爆护往往就在你不经意之间,这就是野钓最刺激的地方。

其他网友回答

哈啰,我又来了,很高兴为你解答。

最近一段时间,天天晚上夜钓,昨晚还上了两条大鲤鱼,那个感觉,那种拉力,那种手感,绝对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在这之前,夜钓,经常没口,要不就是白鲦,实在没有一点兴致。

那么,野钓没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水里没鱼吗?还是饵料有问题,又或者是钓位选择有问题?不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野钓没口,是因为水里没鱼?

首先,野钓经常没口,是不是就意味着水里没有鱼!其实,楼主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_??水里怎么会没有鱼?要是没有鱼,那么别人为什么可以钓上来?所以,水里肯定是有鱼的。

野钓没口,是不是自己的饵料有问题?

自然界的鱼,对于我们的饵料,本身就会警惕,不会马上开口,而是会试探,那么表达在浮漂上的信号,就是各种杂乱无章的漂相,但这也是口。楼主野钓,一点口都没有,饵料出现问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绝对不会一口都没有,像白鲦就不挑食,只要饵料下去,肯定有口。楼主野钓没口,恐怕主要原因不在饵料!

野钓没口,是不是钓位选择有问题?

自然界,相对于黑坑水塘来说,地势复杂的多,尤其是大水面,水下的地势更加神秘莫测,水深也要深得多,鱼层分布更加广,想要马上找准鱼层,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楼主野钓没口,很有可能就是钓位选择有问题,没有找准鱼道。

野钓没口,是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水深?

我们在野钓的时候,要懂得变化,不要一味地钓底或者钓浮,要根据鱼层来决定钓底还是钓浮,要看具体的鱼情变化!

野钓没口,是不是没有打窝,该怎么打窝?

钓鱼不打窝,鱼获少一半!可见,打窝是很重要的。在自然界野钓,我们应该要打窝诱鱼,聚鱼,这样才能连杆。

针对上述四点,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野钓没口的问题!

我们选择钓位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桦尖,并且是桦尖的左侧,因为鱼而是逆时针游动觅食的。除了桦尖,我们还应该选择大坝出水口,坝腰,洄水湾,库湾,沟汊等地方。这些都是鱼儿经常去的地方,容易钓到鱼。

选择好了钓位之后,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垂钓鱼种,确定钓什么鱼,在来决定用什么饵料。我们在选择窝料的时候,一定要有颗粒状的窝料,能够长时间不化,起到长久诱鱼留鱼的作用,搭配一些雾化快的商品窝料,可以起到快速诱鱼效果。

打窝的方式,还是要采取量少,次多的方式,一次打少量的窝料,然后隔几分钟,就补点窝料,确保窝里随时都有窝料。

长时间没有口,就要改变鱼层,也就是改变垂钓的水深,在找到鱼层之后,确定水深。

我们垂钓的饵料,要根据具体鱼情来搭配,决定开什么饵料。

一般来说,春荤,夏淡,秋香,冬浓。

我们在开饵的时候,比如钓黄尾,那就选择黄尾的饵料,然后在根据季节来确定饵料的味型,这样就可以提高诱鱼率。

只要记住这些基本点,多尝试,多垂钓,积累经验,相信不久的将来,楼主一定会成为钓鱼高手的!

其他网友回答

野钓没口太正常不过了,导致没口的因素有几种:温度瞬间下降;钓点水域本身鱼就不多;或者有电鱼的,都会导致空军或者钓的很少;钓位水域钓烂了,出鱼也会少很多;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因素,冬天想出鱼,钓点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打个隔夜窝,这个是最死板的方法,效果却很好;正常下竿钓鱼,2个小时没有口,那应该换钓位了;冬天红虫是通用饵,味道在水下的穿透力强,比商品饵料都刺味,选饵料的重要性,冬天风大,温度又低,最好别出去钓,空军几率大大增加;冬天想不空军做到大致几点:看天气,看气温;选水域钓位;水位(最好钓深)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还得自己慢慢摸索总结经验,什么地方出鱼,什么水域不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