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建筑 红楼梦中提到的建筑或地名
- 知识
- 2022-10-30
- 59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红楼梦》整篇没有“红楼”这个建筑,却为何取名《红楼梦》?
优质回答:
《红楼梦》应当是这部书最初的书名,但是,书中却没有出现“红楼”这样的建筑。没有“红楼”而叫《红楼梦》,是不是文不对题呢?其实,这个书名在书中肯定是提到了的,也就是说,故事中已经“点题”。这一处“点题”不是第一回前面的那一大段讲述书名来历的文字,而是隐藏在薛宝琴的故事之中。
薛宝琴只是一个大观园的过客,她的故事中为何隐藏着《红楼梦》书名呢?
《红楼梦》就是最早的书名
第一回书中,批阅者写了这样一段话,细细交代了《红楼梦》书名的来历:
这段讲述书名来历的文字,恐怕是作者故弄玄虚而留下了的,目的就是要掩盖真相,其本质还是“甄士隐”、“假语存”。《红楼梦》在当时是禁书,如果批阅者以真实的人名署名著作权,岂不是出卖了自己或者出卖了朋友?所以,人名是借用的“故人”人名,书名的来历也是为了隐藏《红楼梦》的真相,意思是说,作者本人写的不是“红楼梦”。“红楼梦”这三个字太敏感了,怎么能直接说是作者所为呢?
我认为,《红楼梦》才是这部书的本名,其他几个书名都是为了混淆视听,以避免当时的文字狱。同时,这几个书名其实也是说的一件事,都是“红楼梦”。《红楼梦》中肯定是没有“红楼”的,红楼在哪里呢?红楼就在紫禁城中,因而,《石头记》记的就是“玉峰”之下“金陵十二钗”所做的“红楼梦”。
说《红楼梦》书名变迁这段文字是批阅者故弄玄虚以藏真相,是有很多依据的,在此,我讲其中一个依据以证之。
书中说,“东鲁孔梅溪”给这部书题名为《风月宝鉴》。孔梅溪就是山东曲阜人孔尚任,清初诗人、戏剧家,《桃花扇》就是他的作品。孔尚任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假如把甲戌(乾隆十九年,1754年)本作为现存最早的《红楼梦》本子,那么,孔梅溪已经于三十六年前去世了。以《红楼梦》为书名的吴玉峰则死得更早,他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殁的。而虚构的“曹雪芹”,书中也说他“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壬午”到底是哪个壬午?我认为,应当是庚辰之后的壬午,也就是说批完庚辰本之后的第三年,“曹雪芹”就去世了,到了甲戌年时,他与吴玉峰、孔梅溪都已作古。即便是批阅者(脂砚斋)在甲戌年把这几位“出卖”了,也是死无对证,随他查去了。
说到孔梅溪的《风月宝鉴》,这也是一段扯不清的公案。脂砚斋在甲戌本中批注道:“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但是,这个虚构的“棠村”此时在哪里呢?脂砚斋说:“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棠村也没了,《风月宝鉴》这个有明确指向的书名也是“死无对证”,随他查去了。
其实,从《红楼梦》文本故事看,“风月宝鉴”不是一本“旧作”,而是故事发展到那个阶段必须有的情节。这段情节就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正文,说的是明清之交大明末世从此开始。风月,也就是清风明月的隐写,《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中的“朱楼梦”。
所以,这段写《红楼梦》书名来历的文字是“增删批阅”者加进去,目的是为了掩盖“朱楼梦”,这部书的本名其实就是《红楼梦》。所有其他书名,都是《红楼梦》中的“红楼梦”。
薛宝琴暗示“朱楼梦”终结于真真国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以薛宝琴真真国的故事,将这部书点题,作者真正的意图写的就是《红楼梦》。
书中写道,薛宝琴因看见了装汪恰洋烟鼻烟壶上的画,想起来了她在真真国的一段经历。宝琴说,这个真真国中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会写汉诗,其中一首五言律诗被宝琴记下了。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薛宝琴是继秦可卿、贾探春、刘姥姥之后,《红楼梦》中翻转式的大人物,她所带回来的真真国女儿诗,是直接点题,并预示贾府开始了由衰落直至灭亡的大转折时刻的到来。薛宝琴的这首诗,我做过几次解读了,此处,直入主题:这首诗写的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的终局。
桂王朱由榔是万历的孙子,被当时公认为是正宗的大明皇统。因而,南明很快就以这家藩王为正统,建立了永历小朝廷。从万历到朱由榔,期间就是秦可卿说的“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但是,在朱家各路藩王的相互内讧之中,永历小朝廷实际上就是一个东奔西逃的流亡皇统。以吴三桂为首的明朝降将步步进逼,永历十三年(1459年),朱由榔被迫逃到了缅甸。薛宝琴讲的真真国,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缅甸为何就是薛宝琴所讲的真真国,我也在其他文章中所有解读,指向非常明确。而“今宵水国吟”这句,并不是讲的诗人惬意地吟诗,而是讲的南明永历流亡小朝廷在真真国的悲惨遭遇。水国,是以泼水节为全国最盛大节日借指了缅甸。
泼水节,也是缅历年节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书中以此象征缅甸。永历帝逃入缅甸当年的八月十五,被迫换上当地民族的服装,赤着脚朝见了缅甸王。这一幕,与北宋徽宗在五国城的遭遇何其相似。所以,“宁国府”其中的一个“原型”就是来自宋徽宗,在做皇帝之前,赵佶曾经被册封为宁国公。
永历十五年,以政变做了缅甸王的莽白制造“咒水之难”,斩杀沐天波等三百余侍卫,进兵围攻永历小朝廷的驻地,劫掠财富侍女。一时之间,哭号之声传至十里之外。“水国吟”,吟的不是诗,而是大明末世的挣扎与呻吟。
永历十六年(1662年),吴三桂攻入缅甸,莽白把朱由榔交给了这个明朝叛将。当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把朱由榔及其家眷二十五口以弓弦勒死于篦子坡金蝉寺。
“朱楼梦”终成昨夜之梦,这就是贾家经历末世劫难之后,对故国的追忆。所以,《红楼梦》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主题,寄托的家国情怀。同时,红,是火的象征,也是大明国运的象征。后金改大清,正是针对的“朱楼”,火遇到“水”,难道还能惬意地吟诗吗?
无论哪个书名,说的都是“红楼梦”
上文讲到了“风月宝鉴”,这不是一部书的书名,而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故事。脂砚斋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作者太过写实,批阅者而不忍,“因命芹溪删去”。其实,批阅者在这里再度“说了谎”,也就是“隐去真事”、“假语存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故事并没有删去,而是写在了“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中。
贾天祥名贾瑞,写的就是“朱楼”的奠基者和建造者朱洪武。朱元璋字国瑞,元春点戏“仙缘”的典故其实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是朱洪武出世时的一段“仙缘”传说。这部官修正史中说,朱洪武出世前的这天夜里,他母亲陈氏在“舍南麦场”吃下了一粒神仙送给她的白色药丸,醒来之后“口尚有香气”。
这就是书中的“冷香丸”、“天香”,所以,贾瑞借用了朱元璋的字,贾瑞字天祥,其实是字“天香”。贾瑞是因为正照了风月宝鉴而“淫丧”的,所以,贾天祥之死,就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正文。说作者用“史笔”,这一处却是批阅者(脂砚斋)实话实说了。
风月宝鉴,讲的就是明清之交,朱楼此时已经“忽喇喇似大厦倾”,灯油将枯,明亮不再。
“金陵十二钗”也不是书名,而是讲的明朝在北京的十二陵。南明时期,崇祯尚未正式被朱家认可为第十三陵。上面讲到的永历皇帝曾经袭封桂王,桂,在书中与夏金桂、“自从两地生枯木”、“玉带林中挂”都是月中桂子,月中“天香”。朱由榔在被吴三桂擒获后,怒斥了这个大明叛将,并责成他:“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
由此可知,“金陵十二钗”并不是说的生活在南京的十二个美女,而是明朝的十二陵,与书中所有的“十二”都是这个寓意。金,是朱洪武为朱家皇室确定的“金木水火土”辈分中的“金”,在《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都是朱明的象征。
所以,“金陵十二钗”本身就是一座座“朱楼”。“朱楼梦”,就是对故国明月的“仰头看”。
“石头记”同样不是书名,而是《红楼梦》主题故事的地点所在。书中的无稽崖是“掩耳盗铃”的故意,而“青埂峰”就大有出处了,这个“石头记”的产地,其实是桂林靖江王城中的独秀峰。荣国府写的就是桂林靖江王城,而不是金陵的江宁织造府,更不是其他什么地方的大花园。
我在其他文章中,以林黛玉在荣禧堂的所见,解读了这个只在书中描述过一次的场景中,暗示了荣国府就是一座明代规制的藩王府,隐藏了“荣穆王”三个字。靖江王城是朱洪武下诏,按照金陵皇城的样式和藩王的规制,以石头筑成,可谓一座小“石头城”。小石头城中有一座独秀峰,恐怕就是“青埂峰”的出处。
荣穆王是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朱履祜的儿子朱亨嘉在崇祯死后的第二年自称监国,以洪武278年为纪年,篡夺了大明皇统。当时的隆武帝暂代大明皇统,发兵讨伐朱亨嘉,攻陷了靖江王城。随之,又将朱亨嘉秘密吊死,对外谎称其得暴病而亡。
朱亨嘉因为“朱楼梦”而导致了两种死法,书中的秦可卿、贾元春、林黛玉,乃至香菱、王熙凤、贾探春等人也是死于缢杀和药石。
靖江王城被攻破之日,一个太监救出了朱亨嘉三岁的儿子朱若极。后来,主仆二人逃到了全州湘山寺并在这里出家,书中的“湘江”、“潇湘”不是说的湖南,而是湘江边上的湘山寺,以及湘山寺中的清湘老人“石兄”朱若极。朱若极就是后来的清代四僧之一,大画家石涛,作为明朝宗室,“石兄”经常做“朱楼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与石涛同为清初四僧之一的大画家八大山人也是出自朱明皇室,其祖上是大戏剧家、道学家、茶道家宁王朱权——宁国府也有宁王的影子。八大山人作画时,经常钤“三月十九”印章,这一天是崇祯自缢于煤山之日——八大山人同样做着“朱楼梦”。
两大画家两大名僧,岂不就是“情僧录”?因而,脂砚斋所列举的每一个书名,都是虚晃一枪,这部书真正的书中其实就是《红楼梦》,也就是“朱楼梦”。朱楼是一座偌大的“建筑”,象征的是大明王朝。
“情僧录”其实说得也不太准确,书中明明写的是一僧一道共同引出了“石头记”,怎么把跛脚道人给忽略了呢?其实,石涛倒还真的忘了“朱楼梦”,康熙南巡时,曾经在南京两次接驾。书中骂“赵子昂的马”,恐怕就有指责这个“石兄”屈膝拍马屁的意思了——康熙属马。
后来,石涛又上北京做紫禁城的“红楼梦”却遭到了无情讥讽。于是,石涛束发为道——一僧一道恐怕也指的是同一人,也就是大明没落的皇室宗亲石涛。
同时,《红楼梦》中还隐藏着一个清宫中流落到贾家的一个皇子,他同样做着紫禁城红楼之梦——这是《红楼梦》一击双鸣的另外一个故事。因篇幅所限,搁下不表。
其他网友回答
《红楼梦》有意隐藏了这部奇书的来历及作者,故意写得含混模糊,玄之又玄,就连故事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也失落无考。然而《红楼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作者看似字字小心,却又处处设伏;句句闲笔,却又无一闲笔。
红楼二字,到底是想代表什么呢?当然关键在这个“红”字。再一看,“红”字出现的地方可不少,曹雪芹在“悼红轩”增删十载;贾宝玉点名要住进怡红院,自号怡红公子,而且他看到红的就心旷神怡。至于绛珠仙草、赤瑕宫,这“绛”和“赤”也是红色。
诚然,中国人有几个人不喜欢中国红呢?但奇怪了,喜欢就喜欢好了,为什么还要“悼红”呢?为啥有“千红一窟(哭)”呢?肯定有人说,这还不明白?这“红”就是指“红颜”,是指大观园里那些奇女子,都是贾宝玉的红颜知己,最后花落人散,当然要悼念啊,当然是千红一哭啊。
《红楼梦》的“红”,当然有“红颜”的意思,这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开篇就说了,就是想写这些奇女子——“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
不过如果只是为一众奇女子做传,何必写得这般隐晦,这般谨慎,还写得那般辛苦,那般悲怆,以至于“字字泣血、句句含泪”,最后还“泪尽而逝”?
如果只是为奇女子做传,为何八十回后“迷失无稿”?为什么在清朝时此书长期被列为禁书?为何刊印出版时要删除一切批语并且找到高鹗续写80回后?难道是因为80回后有不和谐的内容?还是如《金瓶梅》一样少儿不宜?
红,便是朱;红楼,便是朱楼;
红楼梦,便是朱楼梦。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薛宝琴说她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有个真真国女子,念了首诗,开头两句便是: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原来书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红楼梦就是朱楼梦!
我们先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大意是‘朱楼美梦早已是昨夜星辰,今晚高歌吟唱、嬉笑狂欢的,是水国人!’水国?何许国也?稍微联想下《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就不难得知:水国,乃大清国之谓也。
当年皇太极改“金”为“清”,就是因为清属水,而明属火德,故取“水克火”之意。另外,朱是红色,青是绿色,以绿克红。大清国不就是水国,水国不就是大清国吗? 而朱,明朝皇帝姓朱,大明也叫朱明,那“朱楼”岂不喻指大明朝?朱,从字面上是红的意思,朱楼梦,可不就是红楼梦?
红,就是朱;红楼,就是朱楼;贾宝玉怡红公子,看到“红”就喜欢,其实是看到“朱明”的就喜欢;那“千红一哭”,正是千千万万的大明子民在哭泣……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上少有的悲惨壮烈,前有李自成、张献忠作乱,后有满清大屠杀,加之天灾瘟疫……总之明清交替那几十年的那些悲惨画面,那场景岂能不让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谁知二百年后的大学者胡适,将《红楼梦》解读成了清朝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霑的自传,从此,真相被彻底掩盖,一部血泪红楼竟然就这样变成了曹家红楼,红学被演绎成“曹学”,甚至还被歪解成满清皇宫秘史!《红楼梦》作者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哀叹他的良苦用心却被后人任意歪曲!
其他网友回答
女子居住的地方称红楼,与称女人为红颜是一个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清代诗人曹雪芹《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唐诗#:#长安春#
#唐 #· #韦庄#
#长安二月多香尘#,
#六街车马声辚辚#。
#家家楼上如花人#,
#千枝万枝红艳新#。
#帘间笑语自相问#,
#何人占得长安春#?
#长安春色本无主#,
#古来尽属红楼女#。
#如今无奈杏园人#,
#骏马轻车拥将去#。
#长安春色谁为主#,
#古来尽属红楼女#。
#红楼指的就是富家女儿的闺房#。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思想价值##《红楼梦》#是一部天才的#、#精心构撰的巨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红楼梦》书名的由来,确实十分有趣。
在这本小说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一共列出了四种书名:
一、《石头记》
二、《情僧录》(空空道人改)
三、《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者改题)
四、《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改题)。
而直到第五回,才出现《红楼梦》这个名称。
它原本是一首曲名,而且是太虚幻境的仙姑们演唱的十二支歌曲的总名,而非一开始就定为书名。而且,它和建筑“红楼”并没有关系。
首先,“红楼”在此并不代之某个特定的建筑,它是一种虚指。
白居易曾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的诗句,而杜甫同样也作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这些著名诗句来解读,“红楼”就是朱门,都是古代富贵家庭的代名词,那么作者将这个意象借用到书中。
其次,这里的“红”字,是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而“楼”则是指深闺大院,那“红楼”,往往代指深闺中的女性,比如像红楼梦中这些钟鸣鼎食之家的小姐们。
从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我们可以看到: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那仙姑笑道:“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之后,宝玉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说完,回头就命小丫鬟取来《红楼梦》原稿,交与宝玉。宝玉接过来,一边目视其文,一边耳聆其歌曰:《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这个章节中多次提到“红楼梦”,尤其是“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几个字,充分能体现男女主角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红楼梦》包含的十二首仙曲又谕示着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
所以,“红楼梦”是本书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后人选此作为书名是非常契合的。
想了解更多关于红楼梦的精彩回答,欢迎大家关注“醉美红楼”,我们将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红楼梦的衣食住行、生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