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离开仕途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陶渊明仕途如何

网友提问:

陶渊明为什么选择进入仕途?

优质回答:

入仕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的梦想。有的说入仕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不对。孔子以前的读书人也是很想入仕的。儒家虽然主张积极参与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别人入仕却不一定是受它的影响,即使在国外,读书人渴望入仕的也不在少数。我觉得读书人想入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入仕当官会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富裕点,生活过得好点。当官就意味着拿国家俸禄,这对于务农的农民和清贫的读书人来说当然算富有阶层。

二、入仕当官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权有面子。当官的人俗称官老爷,高高在上,与草民比起来就是人中龙凤。

三、入仕当官可以光大门庭,光宗耀祖。古人讲孝道,祖宗观念非常强。取得了成就,首先就是祭祖告坟,向逝去的先人进行报告,算是给祖宗增了光,为家族的兴旺贡献了自己力量。

四、入仕当官可以实现抱负,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要想一个人来影响天下,必须当官,当大官,要想建立丰功伟绩,必须有权才行。读书人非常重名,能在史书上写上一笔,是莫大的光荣。

基于上述四个原因,作为读书人的陶渊明当然也想入仕,只要一遇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跳入官场。那为什么他后面又辞官了呢?其原因如下。

一是工资不高。陶渊明说了只有五斗米,钱不多,富不了,解决不了大问题。

二是官小,地位低,没尊严,在官场受欺负。陶渊明性格不好,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经常受上司训斥,与同事关系紧张,人见人厌,继续呆下去也难。

三、陶渊明有自知之明,知道实施抱负无望,建功立业难成,光大门庭成梦。一句话自己不适合官场,没发展前途,早走早好,要是被别人谋害罢官,更没面子,下场更惨。主动辞官,好歹还落个清高的美名。

陶渊明回乡后自己说辞官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污浊,喜欢田园生活。当然这也算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失意。宋代苏东坡本来是一个很喜欢当官的人,但每逢官场失意时就对陶渊明大感兴趣,读陶诗,和陶诗,说自己非常向往田园生活、隐逸生活。谁相信?估计不但王安石不信,连司马光都不信。

陶渊明后来在家乡过得很惨,非常穷困。不知他后悔否?反正从此以后官场上少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吏,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大诗人。

“人生不幸铸伟词”,“诗穷而后工”,正是陶渊明不凡的人生经历,才使他在诗艺上精进,创造出众多杰作。陶渊明的诗如叮咚的山泉,清澈明净、扣人心弦、润人心脾、淡雅隽永、意味悠长。

其他网友回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夫子所极力提倡的这一整套,原本就是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所奉行的人生信条。陶渊明作为一位杰出的知识分子,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个人价值,必然是要走“出仕”这一条道路的。

出仕后的他做过几任小官,“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为生计而屈居人下的日子里,已算是见识了官场的种种丑恶与腐朽。最终,早已看透、看淡了的他,毅然选择与官场彻底决裂。

“把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挣脱牢宠之后的豁然开朗!躬耕劳动虽然清苦,却无拘无束,足以怡养性情。这世间少了一个庸碌的官僚,却多了一个旷达的诗人。而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诤诤傲骨 ,以及那些早已流芳百世的山水田园诗,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看他的出身。

祖父当过太守,一生严肃谨慎、正直仁爱,惠及千里。 父亲性情淡泊,喜欢广游天下,不因做官与否而愠喜,且有一妻一妾。从这些看来,陶渊明的父辈家境较为殷实。直到他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才逐渐没落。到十二岁,庶母也去世了,他跟小他三岁的庶妹便成了孤儿,从此家境愈发贫困。

再看他的教育。

由于幼时家境尚可,家里对他的教育一定也十分重视。陶渊明自幼就修习儒家学说,喜好《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诗能教人温柔敦厚,书能教人疏通知远,乐能教人广博易良,易能教人清静精微,礼能教人恭俭庄敬,春秋能教人连辞记史。 受到祖父的为官作风、政绩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陶渊明早年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希望日后能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最后看他的困境。

二十岁的时候,因家境极其贫困,他也不得不开始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