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 — 伊斯兰教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穆罕默德创立的(复兴的)伊斯兰教在世界主要宗教中是最晚出现的,所以他在创立(复兴)宗教的过程中吸取了众多其他宗教的优点,同时又根据当时阿拉伯民族自身的特点设立了新的宗教观,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伊斯兰教具有后发优势。
伊斯兰教有一点与其他宗教不同,那就是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伊斯兰教所解决的,不仅仅是信徒教众的精神需求和信仰,也包括对种种现实生活方面信众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甚至包括婚姻、继承、房事、饮食等方面。
他的宗教神学与世俗政权是一体的,发展到了现在,世界上除了土耳其那样很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之外,还有一些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我们看看其他宗教比较一下,佛教是出世的宗教,修行者要割断与世俗社会的联系,是不与世俗沾边的,清心寡欲,是真正的“出家人”。佛教的教义最受统治者喜欢,可以让统治者更加便于管理百姓,在历朝历代备受统治者推崇。
基督教的神学与世俗政权是分离的,上帝的归上帝,国王的归国王,偶尔这两者也会有冲突,所以有国王被教皇解除教籍这样的事情发生。
穆黑栽赃诬陷伊斯兰教上了瘾,把这教籍一词硬扣到伊斯兰教的头上,造谣说抗日英雄马本斋被阿訇开除教籍,伊斯兰教根本就没有教籍一说,如何开除?
而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这两者合二为一,密不可分,宗教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就是世俗政治的最高统治者,是伊斯兰政治和宗教的双重领袖,这极大的发扬了宗教的拓展性,也极大的增强了世俗政权的战斗力,两者相辅相成,具有顽强的战斗力生命力。
伊斯兰教的长盛不衰绝非巧合,要知道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时候,阿拉伯半岛是怎样的一个环境,那时候可没有黑色黄金石油,现在的富裕与那时的贫瘠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
当时阿拉伯人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生长环境极其艰苦的社会中,奴隶制、血亲复仇、部落战争、高利贷盘剥,一个又一个,让人们生活困苦不堪,无论是从物质上来说,还是精神层面上。
而伊斯兰教的创立改变了这些,人们首先在精神上富有了起来,不但生活上有了可依据的标准,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采访过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不仅仅局限于穆斯林,也有佛教居士和基督教教徒,他们共同点是有了宗教信仰之后,心灵不再空虚,面对以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磨难,现在可以接受并适应,他们形象的说就是心被填满,心跳逐渐放慢。
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人当然对这些嗤之以鼻,但信仰这东西你不去占领,自然有其他的什么去占据,这样的信仰不去占领,那样的信仰就会上位,选择怎样的信仰不但与个人选择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
毋庸置疑,宗教也是分档次的,完美的宗教可以解释世间万事,可以让人心灵宁静,差点档次的宗教就比较麻烦,不能自圆其说也就难以让人信服。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一种宗教被另外一种宗教替代的事例,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宗教自身找原因。比如萨满教被佛教替代,伏都教拜火教被伊斯兰教取代等。经过了历史数千年的岁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
与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的强大无疑是自然法则遴选下的必然结果。相比之下,没有信仰的人是非常软弱的,而不同的信仰也带来不同的结果,东方的佛教讲究禁欲,欲望都没有了还怎么去和人家抗争,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要我命?尽管拿去,佛祖早就有过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举动。
(敦煌壁画中的舍身饲虎)
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呢,说好听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实世俗了的道教就是听天由命,放浪形骸,无所作为,树木长的好会被砍了去做家具,歪瓜裂枣的杂木反倒可以善终,诸如此类这样的观点。
道教竞争不过三大宗教也很正常,现实中有点脑子的人谁看见过吃了丹药后就长生不老白日飞升的神仙?吃下去后象《红楼梦》里的老爷子贾敬一样肚腹坚硬的死去倒是大概率事件,这些神神叨叨的话不好忽悠信众,道教的衰落是必然。
既然是禁绝一切欲望,既然是无为而治,对修行者个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是好事,但作为一个信奉这样宗教的整体那怎么可能竞争的过对生活充满了积极进取态度的宗教呢。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还有着一些非常明显的优点足以吸引那些异教徒皈依,比如平等。
说起来让人惊讶是吧,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平等的重要意义,也无法相信伊斯兰教具有平等的理念。这些穆黑都被忽悠傻了,他们认为伊斯兰教十恶不赦,《古兰经》是本犯罪大全,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怎么可能有客观理性的观点。
平等在其他宗教中也有,佛教也说众生平等,但那是在虚幻的宗教的精神世界中,佛教徒是方外之人,一旦进了红尘圈子,还是无法平等。基督教则有点过了,圣经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你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人们都有原罪,生而有罪,你这辈子就慢慢赎罪吧。
伊斯兰教的平等则是确实可行的,实实在在的,这也和创始人的身世有关,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国王的王子,身份高贵,他是低头看世人,看到生老病死的世间疾苦,心中不忍,坐在菩提树下悟道,修成正果创立了佛教,他的平等角度是高高在上的人往下的施舍。
穆罕默德则不一样,他本身就是贫苦之人,又穷又没文化,甚至是个文盲,他在他的青年时期,在他人生的前半段,是切实感受到了世间的疾苦,他的肠胃挨过饿,他的肌肤受过冻,他被上等人使唤呵斥,他的身体和精神都被奴役,对平等的渴望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骨髓。当他创立宗教的时候,自然会把这渴望融入其中。
在伊斯兰教中的平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种族上承认民族间相互平等。信仰上承认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相互平等。性别上承认男女平等。这对于伊斯兰教的推广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古兰经和圣训中有众多章节表达了平等的观点,穆罕默德最后一次朝觐演讲中说“所有人都是亚当的子嗣,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优越,白人不比黑人优越。”想想千年之后,在民主自由的灯塔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黑人还不能与白人在公交车上共坐一席,真是莫大的讽刺。
穆罕默德还说过“穆斯林的庇护一律平等,虽卑微者也享有此项权利。”所以当穆黑攻击伊斯兰教,骂中国的穆斯林是什么“黄皮马瓦里”时,可见我有多么的惊愕和好笑了。
穆罕默德之后的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对埃及总督说过一句名言“人民生而自由,你们怎么能把人当奴隶对待呢。”听起来活像是穆斯林版的《自由宣言》。
信手在从古兰经里摘几条关于平等的话“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
“我不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我不会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会崇拜我所崇拜的,你们有你们的报应,我也有我的报应。”
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应当对非穆斯林有宽容的心胸和气度,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不歧视他们,不伤害他们感情,不辱骂他们的宗教领袖和圣人,更不能侵占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财产和其它物质利益。
在信仰上,更是反对穆斯林把自己的意志、观念强加于别人。《古兰经》明确指出:“对于宗教,决无强迫。”
在对待宗教之间和个人信仰上的冲突时,伊斯兰教强调更多的是和解与宽容。并且要求穆斯林,“如果两伙信士相斗,你们当居间调停……你们应当秉公调停,主持公道。”
对穆斯林大众,则更是反对极端,反对迫害弱小民族和滥杀无辜。“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圣训也指出:“谁伤害异民族,我便是谁的仇敌”。
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因为这是我在北京牛街清真寺亲耳听到的。
去年开斋节,我跑到牛街看热闹,随着人流走进清真寺,进了清真寺一看,不得了,别说屋子里挤满了跪拜的信众,连院子里都没有了下脚之处,礼拜毯一条紧挨一条,到处都是,上面挤满了准备礼拜的穆斯林,清真寺里的大喇叭在广播着说教解经的声音,我听着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呢,好像是德云社说相声的徐德亮,他是穆斯林吗。
这老兄拿出说相声的功夫侃侃而谈,我听到了他铿锵有力的话“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我正在想说的多么有哲理啊,想留下来继续听,但是不行,人太多了,密不透风摩肩接踵的人流把我脚不沾地的给挤走了。
看印度电《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里面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信仰印度教的男主角为了给与父母失散的穆斯林小姑娘找到家,带着小姑娘冒险穿越边境线来到巴基斯坦,为躲避当地军警追捕躲进清真寺。
警察来清真寺盘查,问清真寺的阿訇有没有看到陌生人,清真寺的老阿訇泰然自若的说“真主的屋檐下没有陌生人。”这句话让人感动,让人温暖,在伊斯兰教的教义里所有种族信仰都是平等的。
伊斯兰教主张男女由生至死都应平等,不能歧视妇女。伊斯兰教创立之前的蒙昧时代,阿拉伯半岛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甚至有留下男婴而溺死女婴的恶劣行径,《古兰经》对此给予了严厉的谴责。穆罕默德也说:“有女婴不活埋者、不重男轻女者,真主必使他进乐园。”
因此,伊斯兰教认为,生男生女都是真主的慈悯,他们的生命处于真主的保护之下。对于成年妇女的地位,指出并强调,“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得强占妇女,当作遗产,也不得压迫她们。”
伊斯兰教法还规定:成年的穆斯林男女,必须结婚,男子有选妻的权利,女子有择夫的权利,强调婚姻不可由父母包办,须经本人同意,且要有证婚人,以确保婚姻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她们的衣服。”指出夫妻双方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先知穆罕默德也说:“孀妇的婚事必须与她们协商,处女的婚事要取得其同意。”
不仅如此,伊斯兰教还主张女子同男子一样,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先知穆罕默德说过:“求知是穆斯林男女的天职。”伊斯兰教强调,成年妇女的素质对家庭和社会,更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阿拉伯谚语“母亲是学校”的哲理也体现了这一点。
在财产继承方面,伊斯兰教规定妇女也享有权利。《古兰经》指出,“男子得享受父母和至亲所遗财产的一部分,女子也得享受父母和至亲所遗财产的一部分,无论他们所遗财产多寡,各人应得法定的部分。”甚至具体继承份额,在《古兰经》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对妇女的名誉权,在伊斯兰教中也得到明确保护。“凡告发贞节的妇女,而不能举出四个男子为见证者……这等人是罪人。”“凡告发贞节的而且天真烂漫的信女的人,在今世和后世,必遭诅咒,他们将受重大的惩罚。”这经文痛斥了那些诬告、诋毁妇女名誉的恶劣行径。
伊斯兰教之所以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有这样平等尊重的态度也是与创始人的经历有关。我们同样对比一下佛教,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位王子,身份高贵,身边从来不缺少美丽的女性,无数美女想求得他的青睐,但贵族王子对女性的角度是从上往下看的赏玩,他抛弃美丽妻子去悟道修行,然后又回来把儿子带走出家,这样的行为对女性来说真是灾难一场。
佛祖对女性也没什么好感,他当王子时,有一次在宫廷宴会上喝的酩酊大醉,半夜醒来,走进宫殿中,看到那些白天无比美丽漂亮气质优雅的宫女一个个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酣睡,有的打呼噜有的磨牙放屁,睡相狰狞,与白天的美若天仙风度翩翩完全判若两人,他不由非常厌恶,坚定了出家修行的念头。佛教中对女性比较歧视,红粉骷髅之类的观念也比比皆是。
再看看穆罕默德异性缘的情况,我在《穆罕默德的婚姻》一文中介绍过他的婚姻状况,在他20多岁时,穆罕默德为富孀赫蒂彻经商,他虽然是个穷人,但善良、坚定、热心、公正、乐于助人,不但道德高尚,还表现出了事业上的机敏和才干,受到赫蒂彻爱慕,两人结为夫妻。
赫蒂彻是个富有的寡妇,穆罕默德的这次婚姻使他获得了地位和财富,由此跻身于麦加社会上层,赫蒂彻改变了穆罕默德的生活,把他带入了富裕的生活,同时她不仅仅是他生活上的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坚定支持者,是他的灵魂伴侣。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在山洞中苦苦的思索,深思冥想许多年,终于有一天真神对他说话了,让他读神谕,穆罕默德大为惊慌,回答说“我不会读”,他是个文盲啊,怎么可能读出来,真神坚持让他读,他惊惶之下一溜烟的跑回家。
回到家中,穆罕默德还处在惊恐不安中,妻子让他躺下,给他盖上毯子,他倒在赫蒂彻怀中,把头枕在她膝上喃喃自语“我的爱人,抱紧我”。
赫蒂彻用她的温存理解支持抚慰了穆罕默德的灵魂,坚定了他的信念,终于创立出(复兴了)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影响了几十亿人的生活,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众多人的人生。
在穆罕默德创立(复兴)宗教和传教的过程中,经常陷入被攻击被迫害艰难无助的境地,这时赫蒂彻给予了他巨大的坚定的支持,穆罕默德的妻子是伊斯兰教最先皈依者,陪伴穆罕穆德生活了28年,是伊斯兰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赫蒂彻去世后,穆罕默德把妻子死去的那一年称为“悲伤之年”,终穆罕默德的一生,对她的思念始终如一,从来没有减弱过,以至于他后来娶的其他妻子都对此产生了嫉妒。
对比宗教创始人的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对待女性不同的宗教观,为什么伊斯兰教中对女性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女性各种权利。
现在我们以南亚次大陆的宗教更迭为例看看平等观念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佛教在印度曾经极为兴盛,类似那烂陀寺那样的寺庙中竟然有数万僧侣,其中包括远道而来取经求法的大唐玄奘法师,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曾经兴盛一时。
但是在印度随后的宗教发展过程中,佛教被婆罗门教(即今天所称的印度教)所替代,迅速的衰落了下去,无论是佛祖出生地蓝毗尼,还是曾经无比辉煌的那烂陀寺,早就是一片长满荒草的废墟,现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只有0.7%,连1%都没有,可以说基本失去了国内的宗教地位。
佛教在印度的的衰落是由于婆罗门教的打击,由此可见婆罗门教是一门多么牛逼的宗教,居然把三大宗教的佛教灭了。现在印度教是南亚次大陆上的主要宗教之一。
但是随着十二世纪末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开始入主印度大陆,婆罗门教也受到重大打击,大量百姓皈依伊斯兰教,现在,南亚次大陆中,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是穆斯林国家,加上在印度生活的数量巨大的穆斯林人口,总共有将近6亿穆斯林。
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如此吸引人,主要原因就是平等的观点,众所周知,印度教几乎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宗教,把人分成四类,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除此之外还有个贱民阶层。
我在印度时看到一些扫马路的清洁工,有的是年轻女孩子,穿着挺好看的丽莎,拿着巨大的笤帚,我随口一句这么年轻漂亮怎么成了清洁工,导游说当那些人世代都是清道夫,祖传的,这让我大吃一惊,习惯了奋斗改变命运,习惯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中国人,哪里见过这样的事情,真是无法理解。在印度的下等人基本上是永无出头之日。
当这些百姓发现远道而来的伊斯兰教在做礼拜时,不管是什么身份,贵族还是平常百姓都可以在同一个清真寺礼拜堂中礼拜时,无论是对社会的下层还是上层来说,对此都大吃一惊,对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下层百姓欢欣鼓舞,上层怅然若失。大量百姓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改变了南亚次大陆的宗教信仰格局。
关于平等还有一个故事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流传下来,萨拉丁,穆斯林的英雄,与十字军抗争的豪杰,为穆斯林夺取耶路撒冷的一代伟人。
我小时候就看过他的事迹,萨拉丁大战欧洲三大名王的故事,萨拉丁与英国的国王狮心王理查,法国的小狐狸腓力国王,德国的红胡子巴巴罗萨腓特烈大帝之间脍炙人口的传奇。如果现在的人对他不了解,可以看一下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主演的电影《天国王朝》,里面有关于萨拉丁的描写。
(电影《天国王朝》中的萨拉丁)
一次萨拉丁非常疲惫在军帐中休息,一个战士来到跟前,交给他一份文件签署,萨拉丁说“我累了,一小时后再来。”但这士兵很坚持,不签字不走,就差没把文件张钉在萨拉丁脸上了,执拗的说“主人请签字。”
萨拉丁拗不过他,可怜巴巴的回答:“我没墨盘。”他当时正坐在帐篷的入口处,这士兵注意到帐篷内有一个墨盘,在帐篷里面,他叫道:“那儿有一个,就在后边。”
萨拉丁转身一看,果然看到墨盘,他说:“天啊,你说得对。”他太累了,用手撑着地爬过去拿墨盘签了字。这段小插曲之所以流传下来,也说明了穆斯林世界中平等的观念是多么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用两名当今社会世界级别的人物结束,美国拳王阿里,美国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偶像,原名凯瑟斯?马塞勒斯?克莱,1964年2月25号,他击败对手成为新一代拳王,从此职业拳击进入了阿里时代。成为新拳王的第二天,他向全世界宣布皈依伊斯兰教,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穆罕默德?阿里。
在谈及为何加入伊斯兰宗教的原因时,他是这样回答的,“选择伊斯兰教是因为它可以让我感受到仁爱,仁慈和自由,不管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穆斯林就会张开胸怀给你拥抱”。这份真诚让身处尔虞我诈金钱至上环境中的阿里分外触动和珍惜。
让他尤为感动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我外出旅游经过一所穆斯林清真寺,当时正巧碰上穆斯林最盛大的节日-开斋节,在这里我看到所有的大人小孩齐聚清真寺,做礼拜,在家里的妇女们把最美味的食物带到清真寺里,大家一块享用,在这里大家欢声笑语,甚至是乞丐都可以享用同样的待遇,感觉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在这里没有歧视,只有仁爱,平等,仁慈与自由。”
(拳王阿里的穆斯林葬礼)
另一位拳王泰森,这个出身纽约布鲁克林区底层社会的坏小子,有过无比的辉煌,也有大起大落的人生,他生活放荡不羁,因强奸罪入狱,在监狱服刑期间,泰森感觉前途渺茫,心理恐慌之际接触到伊斯兰教,据说正是阿里托人带给他的书让他迷上伊斯兰教,但是泰森拒绝了阿里到监狱探望他,因为他觉得在监狱这样的地方见阿里对老拳王太不尊重。
出狱后。他很快到清真寺见阿里,然后皈依成为真正的穆斯林。他现在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并且去了麦加朝觐。曾经在拳击台上凶狠无情的目光,现在充满了慈悲怜悯,仿佛换了一个人。
伊斯兰教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从来不会因为诋毁抹黑而受影响,对于那些被歧视被欺压的人来说,对于那些渴望平等自由的人来说,那圆形的拱门,悠扬的诵经就是他们心灵的港湾,在这里他们富有而平等,在真主的屋檐下,没有陌生人,没有等级,没有欺压与歧视,这里就是他们精神上的天国王朝。(完)
打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