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中动词和形容词能对仗吗 格律诗动词与形容词对仗
- 知识
- 2022-08-29
- 208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古代律诗中有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对仗数词的吗?
优质回答:
【诗坛漫话】(第11期)
古人的有些律诗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律诗的颔联、颈联,一般需要对仗。有的表面上是数词对名词或者数词对形容词。但是,仔细看,实际上是名词对名词。
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就来说说看?
(一)
明代杨基《春草》的颔联: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六对南,是数词对方位词,方位词也是名词的附类。
但是,六朝和南浦就是名词。
六朝指历史上的吴、东晋、宋、齐、梁、陈,都是在南京建都,所以称为六朝。
(二)
杨基《感秋》的颈联:
八阵云开屯虎豹,大江潮落见鼋鼍。
八对大,是数词对形容词。
但是八阵对大江是名词对名词。八阵指诸葛亮的八阵图,因此,八阵和大江就是名词对名词。
(三)
近代的曾广钧《携眷登南岳观音岩作》一诗的颔联:
一片空岚罩云海,全家罗袜踏苍烟。
一片对全家。
(四)
梁启超《自励》一诗的颈联: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
十年对举国。
(五)
近人梁鼎芬《春日园林》的颔联:
一水饮人知冷暖,众花经雨有安危。
一水对众花。众是形容词,众花是名词。
(六)
毛主席《长征》的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对乌蒙。实际上也是名词对名词。情况和前面所举的例子相似。
(七)
宋代林逋《宿洞霄宫》的颈联: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一鸟对乱蝉。
(八)
宋代张舜民《苏子瞻哀辞》的颈联:
满载中山酒,重添丈八盒。
这就是数词对名词了。
其实对仗有很多名堂,很多讲究,很多学问。
这里只是举一些例子,没有详细加以分析。
至于数词对动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很少有的。就不举例子了。
另外,律诗还有首联或者尾联对仗的,也有少于两联打仗的。这都是允许的。但是一般多是颔联和颈联两对的对仗句。这是题外话。
好吧!就说这些。
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可以,如毛主席的七律南京:钟山风雨起猖狂,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曲型的例子,其中钟山是个名词,而百万却是个数量词。律诗与对联不同,如是对联却不可,对联似乎要求更严些。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说“动词、名词、形容词”这类的词性说法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一百多年而已。在我国历史只有动静虚实。我们都知道汉字一字一义,我们的先人写诗是用字义写,并不是什么词性这些西方的东东。“对仗”也是后人自己总结的,包括王力先生。在我们古代没有对仗一说,有“对偶”,现在写古典诗词的,大多数是自己爱好,或者是在某某网络学校跟学,并没有一点古汉语知识和常识,他们甚至反对古汉语,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看上去花里胡哨,貌似工整,其实根本没有可读性,没有一点内涵可言,就像一汪清水,一眼望到底,所以他们写的不是律诗,是按律诗格式写的打水诗而已,连油也够不着。写古典诗词对古汉语有一定造诣才是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有,但相对来说较少。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这个词具有词性变化的属性才可以。否则是不对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