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与汉碑有什么异同(汉碑的特点)

网友提问:

汉碑和汉简有什么异同点?

优质回答:

碑和字很明白。

其他网友回答

汉简大多数出自无名书家或工匠之手,与汉碑相较,显得稚拙古朴,也更加没有规则,不平正,不匀称.但我们不能低估和轻视它们。从文字的实用角度和普及程度来看,字体越规范化,越平正匀称,就越走普遍意义和实用性。但是我们如果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要求,如果讲究规范化,讲求平正匀称,显然就缺乏时代和个性特点,缺乏典型意义,只能是僵化死板无生气,而失去艺术性。简帛书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生命力,其关键就在于此。

汉简大多数比风化,剥蚀,磨损的汉代碑刻要完整,清晰,并且完全是笔墨功夫,未经刻工洗礼。汉简用笔熟练自然,笔法沉着多变,风韵各具一格,天然跃然于简上,落落大方。由于简帛书不是经意之作,有的言史,有的记事,加之时间跨度大,有的无明显波势,用笔具篆意;有的夹杂着篆,隶,草的笔法,有的已具隶书造型,虽然结体长方,但波磔已出,有的用笔飞动。

汉简的用笔总的特点是迅疾,畅朗,奔放,流利,这是由于采用了简易速成,草率急就的方式所致。简帛书的字体都比较小,多数为小楷,极少数可归入中楷范畴。汉简的行笔不能像东汉碑刻隶书那样正宗严格的蚕头雁尾点画,也不能像唐楷那样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更不能像秦篆那样端庄肃穆的平正对称和圆起圆收的中锋用笔。

简帛书的结体有楚系文字,有秦隶,有西汉隶,有东汉隶和章草以及隶楷,楷隶等。由于汉简的结体直接收到木片或者竹片宽窄的限制,加之须简易速成,因此其结构不能像汉碑那样过于横向发展,而是以中宫紧密,左右分展之势作为基础。为了使一枚竹简或木简写更多的字,多数都写得比较紧而扁。另外,简书中有将竖笔拉长的处理,并且常有渴笔出现,使章法布白更加生动有致,疏密相间。

汉碑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东汉晚期,隶书由出自徒隶的庶民化书风,成为庙堂体。在汉碑之前存在的简帛书法虽然已具有隶书的性质和风味,但他本身所包蕴的多级发展方向,使其处于一种不定的隶化进程中,而难以构成隶书的完型。因此汉简和汉碑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且简帛书在隶书的进化过程中有推动作用,但是将汉碑视作隶书的典范最符合书史事实。个人一点愚见,如有不当,欢迎指导,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汉碑就是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主要以隶书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流传非常多﹐著名的有《张迁碑》﹑《乙瑛碑》《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汉隶不仅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汉碑,还包括大量的汉简。汉碑只是汉隶中的一种形式,仅仅以汉碑来代表东汉的书法,似乎有失偏颇,东汉的书法在汉碑之外还另有一番天地。汉碑和汉简共同构成了汪洋浩瀚的汉隶世界。汉碑和汉简因为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两者之间在审美上既存在着一些共性,又具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汉隶不仅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汉碑,还包括大量的汉简。汉碑只是汉隶中的一种形式,仅仅以汉碑来代表东汉的书法,似乎有失偏颇,东汉的书法在汉碑之外还另有一番天地。汉碑和汉简共同构成了汪洋浩瀚的汉隶世界。汉碑和汉简因为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两者之间在审美上既存在着一些共性,又具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一提到汉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诸如《乙瑛碑》、《曹全碑》等等汉隶碑刻,这些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东汉时期的丰碑巨碣,它们被认为是汉隶中的典范,并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成就。但是汉碑还只是汉隶中的一种形式,仅仅以汉碑来代表东汉的书法,似乎有失偏颇,东汉的书法在汉碑之外还另有一番天地。近现代出土的大量汉简就向我们展示了这番天地中精彩的一部分。汉简因为是汉代人的手书墨迹,因而能更清晰地体察到汉代人精妙的笔法,比汉碑来的更加真切。汉简的出土,为人们学习汉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与汉碑一起,成为人们学习、取法汉代隶书的对象。对于二者的关系,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汉碑如一位正襟危坐的儒士,而汉简则如一位潇洒自在的散仙,形成鲜明的对比。汉碑和汉简因为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两者之间既存在着一些共性,又具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汉碑从汉简而来,二者无论在笔法、结构和章法上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蚕头燕尾”作为隶书成熟的典型标志,从西汉中晚期出土的竹简中我们可以看出,蚕头燕尾这一特征性的书写方式已经运用的十分娴熟。它与东汉中晚期成熟时期的汉隶名碑如《乙瑛碑》等中的写法已十分相似。在用笔上,隶书上承篆籀,继承了篆书圆笔的用笔方法。圆笔给人的感觉是含蓄、内敛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君子藏器”。它体现出一种优雅、柔和之美。除了继承篆书圆笔的用笔方法外,汉字在“隶变”过程中,还出现了方笔。从现在已经出土的大量汉简来看,书写者已经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方笔,这无疑增加了它在用笔上的丰富性。

汉隶和汉简相比,毕竟是经过刻手二次加工的字迹,已经不是书写时的原貌了。由于刻工不可能完全地传达书写的笔意,再加上漫长岁月中饱受风雨的洗礼,汉碑因而显得更加苍茫、浑厚,古意盎然。虽少了几分巧妙,但却多了几分金石意趣。汉简由于一直深埋于地下,没有受到太大的侵蚀,因而得以保留了书写时的原貌,种种用笔之变化,纤毫毕现,清晰可睹。

其他网友回答

材质不同书写性汉简更生动,碑要经过刀工的二次加工。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个大问题,但一眼就能看穿!大体说,一应用材质不同。二是凿与写的制作性质不同。三是体式的不同。四是一个多简便,一个求凝重。五是用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