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劭待式的主要内容(张劭待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网友提问:

张劭待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优质回答:

张劭待式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阐述着做人的道理:

一、志同道合

什么样的人算是朋友?“志同道合”方为朋友。朋友讲求“道”、“义”,而非酒、色、财、气,非利益。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张劭与范式二人同学于东汉最高学府,道同义合,是真朋友的典范。

二、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正因为二人的孝与善,才有了后来的“千里之约”,才有了“张劭待式”,才有“生死相托”。他们的“善”不光对自己的家人,对朋友,还有对朋友的家人。

三、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张劭待式”重在讲“信”。“诚信是金”,无论生意、生活还是为人处事都要讲诚信,小至个人,大到集体、国家。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信”为立人,立业,立国之本。

张劭、范式二人互守着两年之约,相聚于千里之外,在跋山涉水、车马劳顿的古代已属不易;其间张劭为了朋友之约不为功名利诱所动,毅然坚守信约,谢绝了做官机会;张劭去逝后将妻儿老小托于范式照顾;甚或于张劭去逝后“死不瞑目”,不见到范式棺不入穴,柩不前行。这皆缘于“信”。

总之,张劭待式无不闪现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思想光芒,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并对现行文化有着积极影响。是古今君子立人之本,王朝国家立国之本。

其他网友回答

【原文】

汉张劭、与范式游太学。告归。式曰。后二年某日。过拜尊亲。届期。劭告母。具鸡黍候之。母曰。千里约言。尔何信之审耶。劭曰。巨卿信士。必不失期。是日果至。后劭临终。谓妻曰。范巨卿可托。劭卒。式为营葬。护至临湘。

距千里之遥。积二年之久。定一日之期。无怪劭母之未敢信之也。而劭则信之深。可为式之知己。亦由式之信德。足以孚之耳。卒能如其约。省其亲。后复葬其身。护其眷。劭之信知己。可谓至矣尽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两个很重信义的朋友。一个叫做张劭。一个叫做范式。两个人同住在太学里头读书。张劭要回家去的时候。范式对他说道。后两年的某一天。我要到府上来拜见你的尊亲。后来到了这个时期。张劭告知了他的母亲。杀了鸡。备了饭。等候范式到来。他的母亲说。远远地隔开了一千里路的期约。来不来是不得一定的。你为什么这样的相信呢。张劭说。范巨卿是一个有信义的人。必定不失期约的。到了这一天。范式果然来了。后来张劭将要死的时候。对他的妻子说。范巨卿是可以付托的。张劭死了。范式替他经营丧葬。一直保护他们到了临湘地方。

其他网友回答

当信与利发生了矛盾的时候,唯有取信于人,才能立身于世。

信字当先,张劭与范式如何面对得失是我们看他们的故事需要学习的重点。因为遵守约定从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以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得失心,才能让我们更多地守信,也用更多地守信相互传达一种信用精神,从而营造一种信用社会。

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守信始终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上传承着,在这一期的节目,我们又一起重温了曾经感动中国的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动人故事。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张劭待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jpg"/>